古代的“永嘉地区”指的是哪些地方?
永嘉县,秦代原名闽中县,建于公元323年(东晋晋明帝泰宁元年)。永嘉县位于临海县文桥岭以南,行署设在永宁,辖永宁、安固、衡阳、松阳四县。县城建在瓯江南岸。相传有白鹿捧花,故名鹿城。是永嘉建县的开始。422年(南朝宁武三年),谢灵运被贬永嘉郡,以多首诗游遍各郡,成为山水诗的鼻祖。前几年,郑继志写了《永嘉群记》,这是温州最早的地方志。今天有一卷孙诒让系列。589年(文帝九年),永宁、安固、衡阳、乐城四郡合并,成为永嘉郡,为一州。592年,郡县改名为朔州。州府设在括苍(今丽水市)。
607年(杨迪大业三年),改州为永嘉县,县治仍在仓仓。辖永嘉、括苍、松阳、临海四县,10542户。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永嘉县改为围州。次年,州永嘉县设董家洲,辖永宁、安固、乐城、衡阳。624年(唐武德七年),乐城并入永宁,称永嘉郡。上元二年,唐高宗迁都温州,因气候温暖,因“隆冬不变”而得名温州。724年(唐玄宗天宝元年),温州改为永嘉郡,辖四县,42814户,241690户。天宝二年(743),浙江海贼吴灵光在永嘉县作乱。当时南海郡太守刘聚林从屯军镇调兵平息起义。758年(唐肃宗甘源元年),永嘉县改名温州,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