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训诂学研究展望

中国传统训诂学始于先秦,春秋战国时期。训诂学繁荣的最根本原因是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古语词,后人不懂,需要解释,方言不同,或者词在词义内涵上被赋予新的含义,也需要解释,于是产生了训诂。

从训诂学的发展史来看,训诂学的繁荣在汉代是一个高峰,在清代是一个高峰。汉代学者的训诂著作和经典注释为训诂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代训诂学的繁荣与语言变化的加剧和中国古代经典的传播有很大关系。清代训诂学发展成为一门有理论、有方法的语言学科,与经学、史学研究和古音学的成就密切相关。到了近代,在语言学和语法的影响下,学者们在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改变了固守古教、固守文字形式、强调古今的旧习,创造了新的方法。

训诂学在解释古籍、了解古代科学文化、研究语言发展史、校勘古籍、编纂辞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训诂学将朝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建立汉语语义学科学体系的方向发展。理论的发展将为词汇学和词典学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工作首先是总结前人的成果,吸收前人研究的经验和外语词义研究的理论,联系古今、方言及其各自的序列,研究词义发展的各种现象,找出一般规律,帮助汉语教学和词典编纂。此外,根据古今不同时代的语音系统,对词与词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从音义的相关性展开的,并进一步发展为对词族的综合研究。这项工作的完成将为中国发展史增添新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