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历史

说起RCA的前身,可以追溯到Victor Talking Machine,成立于1901。因为他们使用的圆盘唱片在方便性和实用性上超过了爱迪生留声机使用的圆柱形唱片,成为了当今唱片业的先驱。胜利唱片公司的创始人是约翰逊和被称为“唱片之父”的艾米丽·柏林。唱片的发明者柏林(Berline)于1898年在伦敦创立了留声机唱片公司(EMI唱片公司的前身),并在汉堡设立了留声机工厂(后发展为DG唱片公司)。他在美国的胜利留声机公司是为了和爱迪生竞争生意而成立的。一开始主要以硬件产品为主,后来开始出唱片。第一张维克多10 cm专辑录制于1901结束,军乐队演奏《康涅狄格进行曲第二号》。从1902开始,Victor的唱片开始打上EMI和DG都使用的“狗听喇叭”的商标。随着无线电广播的逐渐普及,唱片的需求开始激增,维克多正式开始向唱片唱片业发展。1929年,无线广播网络巨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所属的RCA广播公司收购了Victor的唱片部门,开始了RCA-Victor传奇而辉煌的唱片历史。

RCA成立的时候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首先遇到的是1929年纽约华尔街的股灾。此时,美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爱迪生的留声机公司倒下了。RCA唱片公司也奄奄一息,差点死掉。好在RCA做的收音机一路走俏,市场份额高达25%,能够支撑录制计划的发展。这一时期,RCA录制了大提琴大师卡萨尔斯和皮·迪雅·盖斯基;钢琴家鲁宾斯坦、拉赫马尼诺夫;小提琴大师凯菲兹等人的精彩表演。作为一名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库舍夫斯基领导下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和托斯卡尼尼的加盟使RCA的红色商标一度成为古典音乐的代名词。

1934之后,电录音开始普及,录音频率从机械时代的100Hz-5KHz提高到30Hz-8KHz,有了质的飞跃。RCA正当其时,规模和产量都在迅速增加。这种可喜的局面在1941达到了顶峰。随着美国卷入二战,唱片所需的虫胶原料产量减少了70%以上,留声机厂和唱片业被军方征用,唱片业进入第二个惨淡阶段。然而,早已站稳脚跟的RCA,却在战争的刺骨风雨中站稳了脚跟,靠着之前积累的生命力艰难经营。战后,哥伦比亚公司开发了33架。3转LP唱片又给唱片业带来了活力。RCA随后加入LP阵营,表现相当不错。他们的“新型正音”压片技术在当时好评如潮。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RCA一直积极从事立体声录音的研究和实验,以对抗水星“活着”唱片的竞争。

1953年,门图神带领的波士顿交响乐团成员在纽约曼哈顿中心实验性录制了德利博的芭蕾舞剧《吉贝利亚》,选曲效果出奇的好。同年5438年6月+10月,RCA的工程师在纽约的声音战争上展示了他们的两声道和三声道实验磁带,被美国《留声机指南》杂志主编彼得·里德形容为“当今最震撼的‘活体立体声’设计……”RCA受此启发,选择了“生活立体声”这个词作为他后来系列唱片的副标题。

1954年2月,RCA首次在波士顿音乐厅使用单声道和双声道录音机,并收录了由徐萌指挥的柏辽兹的《浮士德的天谴》。然后,他们在芝加哥音乐厅录制了理查·史特劳斯的《英雄生涯》和芝加哥交响乐团在赖纳指导下演奏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张唱片随着1958年LP系列《活音响》的问世,成为该系列的首张唱片。到目前为止,“活立体”系列的LP唱片已经发行到1964张左右,共计600种左右。在“Living Stereo”系列红遍全球之后,RCA在60年代重新推出了发烧概念更强的“Soria”和“Dynagroove”系列,效果更差,几乎将立体声录音推向了极致。然而,7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音乐文化的日益普及和素食主义,古典唱片的市场份额大幅减少,RCA古典唱片的质量也不再与当年同日而语,“黄金唱片时代”宣告结束。但今天回头看,我们仍然发现RCA在五六十年代带给唱片业的辉煌其实是辉煌的。他们在那些年留下的大量珍贵录音,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质量都是无价的,让今天的爱好者孜孜不倦地寻找。

综上所述,RCA的普通唱片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红、金、银图章系列:红图章代表了表演艺术大师的最高规格和一流的录音水平;金印;代表具有历史文档的不朽记录;银色邮票表示廉价唱片或再版唱片。

RCA之所以在立体声前期取得辉煌的成绩,有其特殊的背景。例如,当古典音乐市场蓬勃发展时,唱片公司愿意大量投资制作。不可忽视的是,战争使得大量欧洲顶级音乐人,尤其是犹太血统的艺术家移民美国,而RCA当年网罗的音乐人,如鲁宾斯坦、凯菲兹、霍洛维茨、赖纳、蒙奇、费德勒、范·克伦伯格等人,都处于艺术的巅峰,因此他们的唱片弥足珍贵,令人难忘。

另一方面,早期的音响还是新技术,以至于录音师不能用先进的设备偷懒,只能靠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技术基础来制作。RCA的录音师现场录音往往只用两三个话筒,中间不做任何处理就能录下指挥所的音色。这种“不务正业”的制作态度,在如今的新一代录音师身上已经很难看到了。而且他们当时用的设备都是电子管产品,音色相当温润自然。另外,RCA的录音场地特别漂亮,比如波士顿交响乐厅、芝加哥管弦乐厅、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等。,具有极其良好的建筑声学特性,混响时间和反射时间都非常合适,在这里录制的音乐自然具有一流的平衡感和空间感。

根据记录,RCA早期立体声录音使用的设备包括RCA专利的RT-21四分之一英寸双声道录音机。每首曲目都使用了单声道混音控制器分别控制Neumann U-47心形和M-49/50无指向性麦克风,监听扬声器是RCA自己研发的两个扬声器(低音单元为15英寸)。从1956开始,RCA换成了三声道录音机,用的是Ampex 300的1/2寸录音座。当然,所有的功放和电子设备都是电子管产品。RCA的立体声录音主要是根据贝尔实验室(该实验室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立体声录音,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也是实验对象)研究的麦克风放置方法,根据不同音乐的需要使用两个或三个麦克风。当时RCA的音响工程师认为两个麦克风可以模拟人耳听到的三维空间感,第三个麦克风用来捕捉场景和乐器的细节。另一方面,古典录音中使用的麦克风数量越来越多,有时多达几十个。混了之后,存在感大打折扣。这是RCA的老录音没有“罐头味”,听起来活泼迷人的一大秘密。

相对于RCA的“活生生的存在”,Mrecury的“活生生的存在”据说是在观众面前。木管音色明亮,铜管和打击乐器的力度和冲击力强;透明度和声音舞台的表现非常出色;只有琴弦质感出众,缺少一点温暖和柔软。后者的唱片声音据说是基于音乐厅的座位中间,深度感很好;乐器的质感不像前作那样直接暴力,但琴弦的音色却异常甜美有光泽;木管乐器的音色也非常丰富悦耳;铜管和打击乐不是很稳定,有些唱片极富动感,有些则有点稚嫩。

由于RCA与英国德卡唱片公司的紧密合作关系,RCA在欧洲的录音由德卡王牌录音师威尔金森负责,其出色的效果可想而知。在美国,最早的制作人理查德·莫尔和录音师刘易斯·雷顿一起录制单声道唱片。制作人杰克·普雷弗和音响工程师莱斯利·蔡斯被分配到另一个小组录制立体声唱片。后来,理查德·莫尔、刘易斯·雷顿和杰克·普雷弗成为RCA背后的灵魂人物。这群“三剑客”几乎见证了RCA在“黄金时代”的所有辉煌历程。尤其是杰克·普雷弗(Jack Preiffer),他是创造RCA“活体立体声”的最大功臣,在这里我们必须特别提到他。

Jack Preiffer在大学获得音乐和电子工程双学位后,于1949加入RCA。很快,他的才华引起了注意,他被转移到艺术家&;Pepertoire的部门开始和那些难缠的艺术家打交道。他遇到的第一个女钢琴家,Randovska,是别人很头疼的。当时正在录制巴赫钢琴协奏曲的老人已经70岁了,她不想来回纽约,让唱片公司无所适从。杰克·普雷弗(Jack Preiffer)接手后很快取得了老妇人的信任,干脆让技术团队去她在康涅狄格州的家录音。后来,直到老人去世,他都把杰克当成知己。杰克·普雷弗负责过的艺术家有指挥家托斯卡尼尼、费德勒、蒙奇、罗伯特·肖、斯托科夫斯基和勒纳;小提琴家凯菲兹、西格蒂、米尔斯坦;钢琴家鲁宾斯坦、霍洛、范克莱本;歌手价格;还有瓜内利,东京四重奏等。

在30多年的制作生涯中,Jack Preiffer获得过很多唱片奖项,包括1990由国际录音艺术与科学协会颁发的最佳制作人终身成就奖。1994《托斯卡尼尼全集》最高成就奖;1996《海菲兹全集》格莱美奖等。1992 RCA的《Living Stereo》唱片重新发行CD版,杰克·普雷弗再次担任制作人。1996年,他正在录音棚里听一张即将推出的《活立体》CD母带,却不幸心脏病突发去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

除了Jack Preiffer,发烧友中最出名的应该是RCA的金牌录音师Lewis Layton。在再版的“活立体”系列CD中,他的作品是最多的。刘易斯·雷顿手术的录音大多保持激烈的动态,声音舞台深远,通透性极佳。最难得的是,他录制的管弦乐作品,钢中带柔,有一股浓浓的淡淡的甜味。

RCA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大型唱片公司,在爵士、蓝调、流行乐坛也是众星云集,宝藏无数,比如一张《蓝宇之家》(电影编号:RCA258418)已经被音响界公认为测试人声的必备唱片。从65438到0987,加入BMG唱片集团后,RCA的录音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保持在美国唱片业的领先地位,还与前苏联的“旋律”唱片公司合作,整理了俄罗斯许多珍贵的历史录音资料。近日,该公司出版了北京版真人版《图兰朵》CD(影片编号:BMG RCA 74321 606172)、LD和4方位多角度DVD,于1998年9月在故宫博物院上演。此外,RCA音乐制作日益国际化,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音乐人也在其下签约,极大地丰富了这个品牌的艺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