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当今中国的国际地位?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综合实力最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增强。
(1).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把现代化规律与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前8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的排名几乎高了一年。2008年,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今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增强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的基础。
(2)中国与世界的相关性空前提高。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22%。中国与国际社会建立了无数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在反恐、防扩散、打击海盗等国际事务中发挥负责任和建设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已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对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衰退。为应对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坚决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这些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影响世界格局。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大变革大调整。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国家深陷衰退,新兴国家如中国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从“金砖四国”的迅速崛起,到发展中国家占有一席之地的G20,有一个明显的趋势:作为“金砖四国”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正在从一个在世界舞台上不是很中心甚至边缘的位置,走向一个中心的位置。作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进出口国、第三大经济体、世界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国际秩序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备受瞩目。美欧等西方国家主动与中国深化合作,新兴大国希望与中国加强协调,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维护自身利益,各国对中国的依赖明显增加。“中国模式”等软实力大幅提升,推动了发展模式的多元化。金融危机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架,而且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相结合,而不是盲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在国有经济的大力支持下,政府受到市场的有效调控和监督,这使得中国具有很强的规避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国际金融危机让新自由主义碰壁。西方主流媒体认为,当前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在西方出现并主宰世界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它暴露了自由资本主义的深层次缺陷,呼吁在21世纪对资本主义进行重大改革。美欧日同步衰退,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国际舆论普遍关注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认为中国政府采取的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快速有效。美国《新闻周刊》评论说,中国是这场危机中唯一没有再次经历信用危机或信任危机的大国,这显示了“中国模式”的强大适应性和竞争力。高盛称赞中国是当前危机中“第一个凭借自身政策创造经济拐点,为世界经济绘制蓝图的重要国家”。
有舆论认为,在上世纪90年代苏联模式、拉美模式、东亚模式失败后,“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真正可行的“替代方案”。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代表了世界发展模式的未来趋势。如果说欧洲的“莱茵模式”和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分别在19世纪和20世纪领风骚的话,“中国模式”将主导21世纪。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和做法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肯定,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国模式”的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凸显。
总的来说,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世界的目光逐渐聚焦中国,越来越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态度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