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建》与《史记》常被混淆。两者有什么区别?
下面,我们来说说两者的区别,让大家更好的理解。
01写入时间差异
《子同治简》记载了从上周魏烈王二十三年到上周贤德六年的历史,共1362年。《史记》记述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代的历史,距今已有3000多年。
(顺便提一下,它与班固的《韩曙》、后来的叶凡、司马彪的《韩曙》、陈寿的《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因此,从时间上看,《史记》记载的时间跨度要长得多,而《子同治简》记载的时间相对较短,从三家学派到汉武帝时期重合。
02不同的写作风格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子同治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编年体史书。
什么是编年体?
简单理解,就是按时间顺序描述历史事件。它的主要特点,总结起来就是“以时记人”。这是中国古代最常用的描述历史的方式。
相比之下,两者的区别就很明显了。
传记体通史是以人物为中心,以传记人物为纲写成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可以理解为一部人的历史书。编年体史书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按时间顺序记载,强调事件之间的关联。
03不同科目的历史复习
《史记》,司马迁写的,是个人编纂历史,创作比较自由。比如孔这样在中国思想文化界主流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人物,在《史记》中是司马迁笔下,为性交而生。这种写法在官方作品中并不常见。
《资同治鉴》可视为司马光修订的一部官方史书。他的作品是官方背书,很多人参与了写作的过程。
04写作目的的不同
从历史修改的主题来看,我们大致可以感知到,这次写作的目的也是不同的。
之前杜树军写了一个内容,和大家聊聊司马迁的《史记》,里面特别提到了他为什么要写《史记》(5月22号)。
第一,是被父亲的遗嘱“表白”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武帝时期的一个官员,他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终其一生,他都有一个宏大的愿望,那就是完成一部从轩辕到汉的历史著作。
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然而不幸的是,在他开始写作之前,他生病了,快要死了。最后,在弥留之际,他把这个愿望告诉了儿子。司马迁听了父亲的话,流着泪说:
“我儿子虽然笨,但他会细述老祖宗编的历史旧闻,不敢留一点空隙。”
可以说,父亲的遗嘱是司马迁写《史记》的重要原因。
第二,司马迁的身世促使他写史记。司马迁早年曾被孔安国、董仲舒等汉代大儒学习,后来游历全国,目睹各地风土人情,这为他写史记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机会。
后来司马迁继承父业,继位太史令。之后发生了一件影响司马迁一生的事情,就是被判了宫刑。这个故事大家早就耳熟能详了。这件事给司马迁的身心都带来了极大的创伤。而这也进一步促进了他写史书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最终,司马迁以其“究天人,通古今之变,成家之言”的史学知识,完成了这部巨著《史记》。
司马光写《资同治鉴》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政权,为当时的统治者服务。
所以从编制的目的来说,两者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一个是用攻击强者同情弱者的正义感写历史,一个是用官方正统写历史,差距显著。
正因如此,《史记》一书问世后,一度被批判为反对汉朝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被当时的人们视为离经叛道的“诽谤书”。
从写的内容来看。
《子同治鉴》内容广泛,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共294卷,300多万字。
《史记》比《子同治简》少得多,只有130篇,52万多字,其中传记12篇,世家30家,传记70篇,表10张,书8本。
全书以世家、传记、人物传记为主,五种风格相辅相成,贯通古今。
这里有一个特殊的解释:
编年史:是全书的大纲,主要记述皇帝的言行;“世家”:主要用来形容诸侯封国的历史遗迹和特别重要的人物事迹;《列传》:除帝王将相外,其他方面的代表人物和少数民族的传记;“表”:主要用于列举世系、人物、历史事件;“书”:主要用来描述礼乐制度、天文军事法律、社会经济等方面。有意思的是,通读《史记》,你会发现司马迁把孔老夫子归为“家”,把项羽归为“纪”,这与常规的体例完全不同。由此也可以看出司马迁的历史观不同。
成就总的来说,这两部书都是历史事件的记录,内容全面真实,史料价值极高。自《资同治鉴》成书以来,一直是历代帝王、将军、思想家、文学家的阅读选择。《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奠定了史传文学的传统,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抛开学术研究,《子同治鉴》和《史记》这两本书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和指导意义。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做人做事的规则,都可以在两本书里找到。
所以我们常说的多读史书,提高自我思维模式,并不是一句空话。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喜欢,转发分享吧~关注我,不要迷失~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