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哪些避暑神器?
作者:曾杰方静思
华西杜诗堡
夏天骄阳似火,都市人最幸福的状态莫过于“空调WiFi西瓜,同款葛优沙发,夕阳西下我就去”。但是在没有空调的年代,古人是如何避暑纳凉的呢?
不要以为古人纳凉的方式就是在林中找一个临水而建的亭子,摇一把蒲扇摇到胳膊酸痛,等风来。其实,古人为了给夏天降温,创造了很多神器,比如冰冷透明的瓷枕、存放冰块的冰导、高端奢华的象牙座椅、人工水循环的“空调房”等等,不仅脑洞大开,而且科学前卫。
天气热,晚上睡不好,白天自然没精力。古人尝试用玉、瓷、石膏、竹、药等各种材料做枕头,让我心凉,让人入睡。
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所谓枕是“卧推之用”,枕头是睡觉时放在头下的物体。枕头的好坏可以直接看出主人的档次。上流社会的贵族以玉为枕,以示高贵。普通人只能用石膏枕消暑,瓷枕消暑,最不济用竹枕。
玉枕的降温效果最好。清末慈禧太后的玉枕极为奢华。她死的时候,头下放了一个雕成西瓜的玉枕。这件慈禧的宠信在她死后被带进棺材,后来被军阀孙殿英偷走。
唐朝的郭夫人也是一个玉石死忠粉,她的“夜明枕”更是不同寻常。五代王人禹在《开元天宝遗》中记载的“夜明枕”,其实是一个玉枕:“郭夫人有一个夜明枕,设在厅中,照于一室,无假灯蜡烛。”郭夫人是杨玉环的第三个姐姐。如果她把夜枕放在卧室里,晚上不用点灯,会让房间亮堂起来,很省油。
此外,“膏药枕”也是古人消暑的好东西。除了消暑纳凉,还具有解暑安神的保健功能。唐代诗人冯雪写过《石膏枕》称赞这件神器:“里外通明,不假。比春天还冷,白如瑶。我怕风把太阳吹了卖了。”
隋唐时期,聪明的古人发明了瓷枕,表面覆以青釉,清凉透明,清凉爽口,从宫廷中的贵族到普通百姓都非常喜爱。李清照在《醉花吟》中记载了夏日每日“玉枕柜子,半夜凉”。这个“玉枕”并不是慈禧太后的玉枕,而是一个蓝白色的釉面枕,因其洁白无瑕而被称为“玉枕”。
瓷枕在盛夏的炎热夜晚,带来一股从头到脚的凉意。“半窗千里,一枕连风。瓷枕有灵气,胜似杉杉。沉睡的云是泥泞的,梦蝶应该更安全。忘机如画床,枕最幽。”不同年代的瓷枕,造型各异。唐代,形制中规中矩,方方正正。到了宋代,瓷枕的长度和高度增加,枕面变得平凹,光滑舒适,紧贴颈部,设计非常人性化;腰形瓷枕在元代很普遍,明清时期逐渐衰落。
婴儿枕是瓷枕的“蜕变”。工匠们把枕头做得像一个胖乎乎、面带微笑的孩子,非常讨喜。成都博物馆收藏了一个婴儿枕,是北宋定窑烧制的精品。宝宝侧身躺在沙发上,那么妩媚可爱,仿佛在午睡时翻身。造型生动,瓷胎细腻均匀,釉色白温,润滑柔和。
最有技术含量的瓷枕叫“冷暖枕”。这种瓷枕是由一个中空的夹层构成,夹层与注水口相连。夏天注入清凉的井水,冬天注入热水,再套上枕巾,简直冬暖夏凉。受这种“冷暖枕”的启发,古人将枕头做成“百宝箱”,小气孔、注水口成为机密信息的藏匿处。传说张亮的《素书》,是黄石公送的,被埋在枕头里,后来被盗墓贼发现,流传于世。
就像现代人一样,在漫长的夏天到来之前,每家每户都挖出竹席来清洗晾干,为突如其来的桑拿天做准备。著名历史学家倪说,古代人使用凉席的时间很长,尤其是富裕的古代人,尤其偏爱两种凉席。
一个是“四川制造”的盛涛,在选材上非常讲究。它是用四川省阆中山区的盛涛竹签编织而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睡在上面凉快,不出汗。魏晋时期,盛涛名扬天下。西晋左思《五度赋》记载“盛涛如簪,塔于筒中。”还有一种“黄色琉璃”,在加工过程中,竹签比盛涛磨得更细,所以编织的竹席看起来像黄亮的琉璃。黄色琉璃是很好的礼物。夏天,唐朝的衢州刺史郑群举行了一次宴会。韩愈收到礼物非常高兴,并写下“来自郑群的礼物”作为纪念:“周琦的笛子和竹子闻名天下,郑钧的宝藏尤其精彩。带的时候白天不能躺着,能看到一屋的黄玻璃。身强体洁隐,目光无瑕。”
如果只用竹签做睡垫,不足以彰显上流社会的贵族气质,于是廉价的竹子被玉石、象牙等珍贵材料所替代。
古代还有一种用象牙编织的睡席,叫“牙簪”,是明清时期广州的传统工艺。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刘悦推测,编织象牙座椅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舒威传》第三十汉武载:“献七珍床象牙席。”刘欣在《西京杂记》中也记载,汉昭帝赵的妹妹赵合德居住的昭阳寺寝宫,有“玉璧、玉床、白象牙簪、青熊席”。
如果想看真正的象牙台,可以去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那里展出了一张雍正时期的2米多长的编织象牙台。根据制造处的工作记录,宫中有五个象牙座,至今只剩下三个。
那么,做一个垫子需要多少象牙呢?
有学者研究过,象牙的加工制作成本非常高。只是做象牙筷子,象牙材料的利用率只有40%-60%是因为需要先锯成块,再锯成长条,找规矩,磨平。但如果把象牙剁成条做成席子,利用率就不到10%。以故宫展出的这张象牙席子为例。如果象牙席长2.16米,宽1.39米,那么至少需要1775根象牙条的宽度和宽度,然后按照利用率换算。原料是大约两万根米粒直径般细的象牙条。
这张象牙色的席子背面包裹着紫红色的缎子,边缘铺着黑色的缎子,看起来很优雅。席子表面织有人字纹,由竹箅子般细的扁平象牙条制成,宽度只有2毫米。席子质地细腻均匀,席子表面光滑平整,可以自由卷制。它的牙齿极薄,依然洁白、柔软、凉爽、宜人。
硬象牙怎么做软垫?睡在上面不疼吗?明代朱敬昭在羽烈王记载了这一工艺:“所有象牙一颗一颗竖存,用法柔软,一颗一颗拔牙,柔韧如线,织如席。”当时广州的工匠利用象牙细腻的质地和韧性,先用药水浸泡熬煮至软身,再剁成均匀的薄片,再研磨成白色光泽,再编织成各种图案。用这种方法织成的垫子也可以像竹席一样卷起来存放。
但是象牙座的缺点是材料贵,工序多,造价贵,浪费人和钱。勤俭持家的清朝雍正帝下令,不得重修象牙座椅,刹住了这股奢靡之风。
早在3000多年前,商朝贵族就开始在冬天刻冰,储存在坑里,以备来年避暑。周朝将冰的使用制度化。据介绍,为了保证夏季用冰,周王室还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来管理“冰策”,负责人称之为“凌人”。这个部门有80名员工。他们一般在每年12月开始切冰,运到名为灵隐的冰库储存。
古代的冰库建在地下,隔绝阳光和空气,可以长时间保存冰块。根据现代考古发现,最早的冰室出现在周朝。1976年,在秦咏诚春秋时期的考古遗址中发现了一座冰库,储冰量超过190立方米。
古代的冰室分为官方和私人两种。政府办的冰室多为砖石砌成的拱形地下冰室,私人冰室犁得很差,挖坑贮冰。西汉的梁孝王刘武,不仅生前享受了随时用冰的便利,死后还把这种福利带到了自己的坟墓里。葬于今河南永城县茫荡山墓,颇为豪华。除了“厕所”,他还带了自己的冰室。刘武怕热,所以生前习惯用冰,死后将过着“伸手拿冰”的生活。
古人迷信,认为夏天冬天用冰破坏了季节,偷了水神的东西。为了避免汉斯的愤怒,避免他的追求,第二年夏天打开地窖取冰是很有仪式感的。冰室外要放一把桃木做的弓和一把刺做的箭,谐音“逃跑”。
周朝建立了赐冰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据《左公四年》“肉之富,冰之富”,也就是说,没有资格吃肉的官员,是没有资格在夏天用冰的。明朝的刘东和宇易在《京师风光略》中记载,每年到了长夏,朝廷都会给文武大臣送上冰块。在清朝,送冰也被视为一种福利。不是直接给冰,而是发“从夏到秋初”的“冰票”,官员按等级领量。
朝廷对大臣的赏赐在杨身上变了味,成了笼络党羽的利器。五代的在《开元天宝遗》中描述了杨贵妃堂弟杨家的奢靡景象:“杨家子弟,每到一处,取大冰令匠人凿山,围宴厅。”为了笼络朝中官员,每年夏天,杨都把冰块雕成凤凰的形状,送给王公大臣避暑。只有张九龄这位贤者义正言辞,不肯接受。
普通人挖一口冰库都买不起,只好去市场买。早在唐代,在街上卖冰就成为一种谋生的职业,甚至一些商人利用天气炎热来抬高价格。
《唐朝的自负》讲的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冰商吞了大象的故事:“从前蒯卖冰到市场上做生意,苦辣的人都会买。快赚到的时候,几次想邀客;客人于是赌气走了,突然他的冰散了。”意思是以前河南洛阳的商人在街上卖冰毒,价格比原价高出好几倍。顾客一怒之下停止购买,不一会儿,冰就融化了。商人后悔自己的贪婪。如果能穿越,他一定想唱刘德华的那首“冷冰雨打在脸上,暖泪和冷雨混在一起”。
自唐代以来,街头卖冰已成为夏季街头的常态。南宋诗人杨万里写过一首诗,描写沿街叫卖冰块的小贩的情形:“皇城六月二十一日午休,城中百姓汗如雨下。”卖冰从水来,行人不吃心。“冰水还没到口,就已经满心欢喜了。回家后,“拿一桶冰,钻个洞放在地上,凉风灌满屋子。"
为什么古人没有冰就活不下去?首先,他们是肉食者。无论是自己喝肉,还是宗教祭祀,都需要冰块来保持食材新鲜。其次,葬礼也离不开冰面,尸体经过防腐处理;最后,冰块还可以代替空调给房间降温,使房间凉爽。
古人有一种冷冻冰块的特殊装置,叫剑。四川博物馆展出了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出土于成都新都区马家,战国时期用来盛冰块。
简,原意是一个大盆,早期是用陶器制作的。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剑,又称“冰剑”流行,逐渐被木质所取代。冰导可以算是一种原始的冰箱。使用时,放入装满饮料或食物的容器,周围放入冰块,盖上盖子。可以在短时间内做成“冷饮”,冰块长时间不融化。
冰镇米酒的时候如果想保持室内凉爽,只要在导冰器的盖子上打个洞,从气孔放出一点冷空气就可以了。这样导冰器就变成了一体式冰箱空调,但是冰块的消耗量会增加很多。
此前,金沙遗址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举办了“九连墩的故事——湖北省九连墩楚墓优秀文物特展”,展出的一组铜制壶组合器格外引人注目。虽然它们看起来像火锅,但实际上是升级的冰箱,专门用来冷却葡萄酒。古代祭祀用的发酵酒,不经过蒸馏很容易发酸。楚人发现低温可以保持酒的纯正,于是发明了这种神器组合。壶里装满了酒。壶与瓶的缝隙里,夏天放冰块,冬天装热水,冬暖夏凉,四季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