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都福禄游苏轼的一生

李白(701 ~ 762)

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是盛唐大诗人。祖籍陇西季承(今甘肃天水市附近),祖上隋朝时因犯罪被流放至中亚碎叶(今前苏联托克马克附近,属唐朝管辖)。李白出生在这里。五岁左右,随父迁居四川,住在绵州张明青莲镇(今四川江油县)。“紫罗兰色”由此而来。

李白与杜甫齐名,被誉为世界“杜丽”。李白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五岁背六经,十岁读百家。他常读经典,孜孜不倦地作(商安裴昶史书)。“十五妙书,作赠凌相如”(《赠张》为两首之二)。

一方面来自家庭背景,另一方面来自从小接触很多文化经典。李白思想复杂,有儒、道、游侠、军事家的成分,而且以儒、道为主,甚至把庄子提到了屈原之上。李白的政治理想是“把寰区搞大,把海贤县搞清”(答孟少府的调令)。但按照李白的性格,他并不想参加科举,而是隐居广交朋友,希望走一条“南下捷径”,在京师扬名立万,直到朝廷将其夺取。李白非常崇拜姜尚、范蠡、卢忠廉、张亮、谢安等人。他当过帝王的老师,做出了突出的成绩,然后退休了。

就李白的思想而言,是典型的盛唐产物。对此,近千年后,诗人龚自珍说:“庄与屈氏不能合,以为心,自白;儒家,神仙,侠义是三样东西,不能合二为一。如果他们生气了,他们就会坦白。”

然而就在它即将有所作为的时候,开元盛世已经过去,朝廷日益腐败,社会上酝酿着新的危机。欲望是极其奢侈的,但实现的希望又是极其渺茫的,所以他被自己打击的感觉是加倍沉重的。每当遇到挫折和不公时,他都会爆发出强烈的愤慨,对当时秩序的大胆批判和否定往往是铺天盖地的。但他在悲愤之余,往往想用隐居求仙,狂饮荒淫来暂时缓解自己的精神痛苦,可见道家批判现实和隐居思想的深刻影响。就这样,李白在理想与现实、出世与入世的激烈思想斗争中度过了不平凡的一生。

李白的人生经历可分为四个时期。在少年时代,李白学习的范围很广。除了儒家经典和古代文史名著,他还浏览百家之书,成为“剑术高明”的人。信奉道教,有超脱世俗的想法;同时,他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少年时在蜀中写的诗,保存下来的很少,但却表现出了杰出的才华。李白大约二十五、六岁时游历川东。在随后的10年里,他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很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曾一度到达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无功而返。天宝元年(742年),被玄宗召入长安拜翰林,作为文臣大臣,参与起草文书等工作。不到两年后,他被迫辞职离开北京。这一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11年后,继续浪迹于黄河、长江中下游,“浪迹天涯,自适诗酒。”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希望重新获得朝廷的任命。天宝三年,李白在洛阳认识杜甫,成为好朋友。第二年分手后他们没有再见面。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隐居在宣城(今安徽)和庐山。第二年12月,他被邀请到王勇幕府李林,希望消除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王勇触怒苏宗被杀后,李白也被定罪,囚禁在浔阳(今江西九江),不久又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在路上,我被原谅了,回来了。我当时59岁。晚年生活在江南地区。61岁时,听说邱李光弼率军出城攻打安史叛军,北上准备参军杀敌。他因病中途折返。次年,他死在叔叔当涂(今安徽)县令李的寓所里。

杜甫(712 ~ 770)是唐代诗人。漂亮的话。祖籍襄阳(今湖北),河南珙县人。

因为他在长安时曾住在城南少陵附近,所以自称少陵夜老。在成都时被推荐为员外郎,参谋兼校对员。后人也称他为杜少陵和杜工部。

杜甫一生成长于一个具有“奉儒守官”文学传统的家庭。杜甫的祖父杜,是吴代著名诗人,官办酒席的人。父亲杜宪,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7岁开始学诗,15岁时,诗歌引起洛阳名士的关注。从20岁开始,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为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两次长期流浪。第一次是在江南。他去过金陵、姑苏,穿过浙江,在屯溪泛舟,直到天目山脚下。开元二十三年,回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他开始第二次漫游齐国和赵国。晚年回忆当时情景:“齐赵之际,秋马颇野。”在这两次流浪中,他看到了祖国美丽雄伟的山川,吸收了河流。

鲁南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元二十九年,居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大概此时娶了妻子杨。天宝三年,李白在洛阳相遇。他们游历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谈论文,有时也谈时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行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了,再也没见过面。杜甫写了许多感人的诗来怀念李白。

这个时候的唐朝还是比较强大的,粮仓也是相当充实的。然而,玄宗开始欢腾,扩张边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社会上已经潜伏着不稳定的危机。杜甫对此早有预感,只是没有正视。他过着爬山涉水唱歌打猎的浪漫生活。据他自己交代,这期间他写的诗可能有几百首,但流传下来的只有二十几首,主要是五言诗和五言古诗。虽然也有《望岳》等优秀作品,但总体来说,还没有超过杜时期著名诗人的水平。

长安时期,从天宝五年到天宝十四年,杜甫在长安生活了10年,其生活、思想、创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去长安是为了得到官位,做出政绩。天宝六年,有一技之长的人被玄宗选到京都,杜甫参加了考试。然而,由于李的破坏,一个著名的中国书,没有候选人入选。天宝十年,玄宗举行了三次隆重的祭拜老子、御殿、天地的仪式。杜甫写了三篇《赠赋》,得到玄宗赏识,命丞相验其文,待发,再无下文。他不停地写诗,送给有权势的人,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但都无济于事。最后,游尉率政府加入曹骏,这是杜甫在长安逗留的最后一天,也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晚年的玄宗彻底改变了开元时期励精图治的优良政治作风。有一位宰相腐败傲慢,而他却军国主义,他自己在宫里也玩得不亦乐乎。人民被苛捐杂税残酷地剥削着。杜甫被“困于温饱”。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出入贵族大宅,充当“客人”,陪他们吟诗作赋,饮酒作乐,并得到一点资助。同时,他结交了一些和他一样穷的朋友,也广泛接触了劳动人民。他的足迹从穷乡僻壤到高贵的园林,从高楼林立、亭台楼阁争奇斗艳的曲江,到招人前必去的咸阳桥。仕途要求的失败,让他对制度有了客观的认识。

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个人的饥寒交迫让他感受到了人民的疾苦,而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都在杜甫的诗中得到了体现。天宝十一年后,他写出了《车库车店》、《二为路》、《堡垒前》、《堡垒后》等不朽名作,并开始为当时的诗歌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表现手法。天宝十四年冬,杜甫探望住在丰县的妻子,写下《从北京到丰县,我要背五百字》,表达“穷年忧李渊,肠中叹热”的深情,以“朱门酒肉臭,路冻死人”概括社会尖锐矛盾,描写“入门报□,小儿子饿已死”的家庭情况。这是他的十年。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100多首,大部分是五七言古诗。

左拾又从肃宗流放到德元载(756年)到甘源两年(759年)。安史之乱后,他南下,很快占领了洛阳和长安。杜甫这时在漳州。他听说唐玄宗逃到蜀西,肃宗在灵武即位,就把家安置在城北羌村,独自北上灵武。不幸被叛军截住,送往长安。杜甫陷贼近半年。他眼看着肃穆的平定之都荒凉凄惨,听着唐军在陈涛、青坂两次反攻后全军覆没的消息。他悲愤交加,写下了《伤心陈涛》、《伤心清坂》、《春望》、《哀江头》等诗篇。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杜甫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到肃宗暂居地凤翔,被任命为左补遗。不久后,因为抢救房子,苏宗被得罪,受到审判。8月回□周探望妻子,完成了堪比《从北京到丰县五百字》的长诗《北伐》,描绘了旅途上的凄凉风光和家中的贫困,表达了对时局的见解。

今年九月,唐军于十月收复长安、洛阳。苏宗十月底回京,杜甫此时也回到长安,仍担任左拾遗。次年五月,杜甫受苏宗新贵与玄宗旧臣在朝廷斗争的影响,被调至化州四公参军。从此告别长安。

甘源的第二年春天,杜甫去河南参观他的故居。他在归途中,目睹了百姓在官吏残酷压迫下的苦难,写下了《新安官》、《潼关官》、《石湖官》、《新婚》、《辞旧》、《无家》等六首著名诗篇,被后人称为“三官”。

《三次告别》。

杜甫回到爱荷华时已是初夏。此时饥不择食,李在朝廷专权,玄宗旧臣室被排挤。杜甫对政治失望,秋初毅然弃官西征周琴。不到周琴四月,初冬去了铜鼓;在铜鼓呆了一个月,就踏上了艰难的蜀道,年底到达成都。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朝廷在国内失去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无法抵御海外蛮夷的入侵;经济上,由于连年战乱和自然灾害,农村一片萧条,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加剧,导致人口锐减,生产力下降。杜甫也亲身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变化:流放、身陷贼境、被皇帝留下收拾遗骨、出洋中国、流落荒凉的洛阳路、周琴的四川之行——无论是人事关系还是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的悬殊。这种生活经历比长安时期要丰富艰苦得多,所以诗歌种类繁多,流传下来的有200多首,其中绝大部分是杜甫诗歌的代表作。

西南时期流浪,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间,杜甫在蜀中度过了8年,在荆襄度过了3年。杜甫说自己在夔州“漂泊在天地之间的西南”(《丰碑颂》)。其实他在成都生活了五年,生活比较稳定。上元元年春,在成都城西浣花溪边建草堂,结束了四年的流放生活,获得了安身之所。他离开了多灾多难、哀鸿遍野的中原,眼前呈现出一片田园美景。花鸟虫鱼似乎对他殷勤备至,使他从多年的辛劳和忧虑中暂时得到休息。他还写了许多诗歌,用无限的爱歌颂自然。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些被流放、无处栖身的人们。在《秋风破草堂之歌》中,他唱出了名句“安得有千千万万宽敞的楼房,天下穷人皆大欢喜。”

去年年底,来到成都,出任成都尹兼御史,给了杜甫很多帮助。代宗宝应元年(762年)七月,严武被召入朝鲜。成都少尹和许圉师知道他在成都叛变,杜甫流亡到子洲和朗州。

宝应二年春,持续七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欣喜若狂,认为有希望回到洛阳。他脱口说出了黄河两岸被帝国军夺回的七大法则,表达了他内心的喜悦之情。这是杜甫一生中最快乐的一首歌。然而,幸福只是昙花一现。中国的混乱局面并没有得到澄清。西部吐蕃大举入侵,曾于十月攻占长安。杜甫对此表示无限担忧:“西京安全吗?”没人来。“他写了许多诗,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

广德二年(764)春,任成都尹、剑南,杜甫三月回成都。严武推荐杜甫担任我们参谋和工业部的外交部长。杜甫在我省幕府住了几个月。因为不习惯幕府生活,他多次要求回到草堂。最后,严武同意了他的请求。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猝死,杜甫失去了依靠,不得不在五月带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船东去。“蜀郡五客,子洲一年”(《去蜀》)结束了杜甫“流浪西南”的前半部分。

杜甫九月到达云安,因病无法前进。直到第二年春天病情好转,他才搬到夔州。他在夔州居住不到两年,创作非常丰富,有四百多首诗,占杜甫诗歌的七分之二以上。诗中歌颂了夔州贫苦的劳动人民,描写了这里险峻的山川,反映了四川的动乱和对长安、洛阳的向往,怀旧作品数量大增。然而,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疟疾、肺病、风湿病和糖尿病不断困扰着他。

由于夔州气候恶劣,朋友不多,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正月出发前往峡谷。三月到江陵。他想北上洛阳,因为河南乱,又堵车,没能成行。我在江陵住了半年,搬到公安住了几个月,年底到了岳阳,写下了生动反映湖南人民疾苦的《随燕行》。

在大理的四五年是杜甫生命的最后两年。他居无定所,往返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都在船上度过。大历五年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一条船上,享年59岁。死前写了一首36韵的长诗《风雨舟枕眠》。诗中有一句“战血犹在,军声犹动至今”,他还在想着国家的灾难。杜甫死后,灵柩停在岳阳,43年后,也就是宪宗元八年(813),才由他的孙子。

儿子杜被迁葬在河南首阳山。

在11年间,杜甫写了1000多首诗,占杜甫全部诗歌的73%以上,其中大部分是近体诗——绝句和格律诗,还有长诗。

杜甫诗歌创作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紧密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景,生动地记录了他一生走过的旅程,达到了唐代诗歌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他的诗歌能使读者“知其人”、“议其世”,起到“能启、能观、能群、能怨”的作用。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但是,杜甫的诗作为“诗史”,并不是客观叙事。他们以诗的风格书写历史,却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作者的心情。阿清朝人蒲启龙说:“少陵之诗是一个人的气质,三朝之事必寄于他人。”(《读——杰《少陵年谱诗品》)杜甫的诗大多涉及玄宗、肃宗、代宗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人民生活等重大问题,却处处渗透着诗人的真情实感。比如杜甫中年时期的两部代表作《从北京到丰县,唱五百字》和《北伐》,包含抒情、叙事、规训、推理、观察自然、揭露社会矛盾、内心冲突、政治抱负和主张、个人经历和家庭不幸、国家和人民的灾难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这两首长诗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作者情绪起伏,语言驰骋,证明了他在这个不幸的时代对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现象有着敏锐的敏感。这样的诗是诗人生活和内心的自我报告,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照。个人的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两者也达到了高度的艺术融合。再比如《与君子共赴慈恩寺宝塔》《爱江头》,篇幅虽短,但也有这个特点。

从天宝后期开始,杜甫写了大量的时政诗,无论是陈述政治观点,如子洲写的《洗兵》、《有感》。或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如《两为道》、《两忆往事》、《云安三绝句》等;或寓言讽刺,如“凤凰”

皇台、病橘、干棕、客上座;或对穷苦百姓的同情和关怀,如《茅屋被秋风吹破》、《又是武郎》;是个人感觉和事实的结合。也有很多长篇故事,有的记录了国家近十年来的大事,如《怀府书怀》、《到现在》;有的叙述地方乱象,如草堂、入衡州;有的追忆往事,如《强行漫记》、《送别》;更何况,正如蒲启龙所说,“舍世还是舍身”(《读解,读杜提纲》)包含着强烈的抒情成分。

战争主题在杜甫诗歌中占有相当数量。杜甫对不同类型的战争持不同的态度。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人力物力,如《车房铺》、《夔州上书》、《又到后院山下》;对平定叛乱、抵御外侮是支持性的,如安史之乱前期的《观西兵赴关中待命》、《观兵》两首,吐蕃入侵时写的《年谱》。这些诗谴责和赞美的是非常清楚的。还有一些关于战争的诗歌,既有赞美的,也有谴责的。著名的两组诗,堤前和堤后,描写了士兵在参军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实际上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不同看法。这两组诗歌颂了战场上的英雄景象,军人如何善于战斗,勇于牺牲,取得胜利;他还谴责国王没完没了的边疆探险和领主的骄奢淫逸,使记录失去了积极意义。这两组诗通过一个士兵的告白,概括了无数英雄士兵的不幸命运。再比如《三官》《三别离》,更具体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冲突。在洛阳的路上,杜甫看到暴力警察强行征召年轻男孩和孤寡老人。他指责这些人,谴责那些官员,但一想到壮丁的缺乏和当前的敌人,他就改变了语气,尽可能对被征召的人说几句安慰或鼓励的话。在元代,杜甫写了许多关于自然的诗。他唱歌的目的常常是联系自己和时事。诗评和历代评论对杜十力的高度“情景交融”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而杜甫的诗,不仅情景交融度高,而且情、景、时事交融。作者在写场景、抒发感情的时候,很少离开现实,想到的是那个战乱纷扰、民不聊生的年代。如他被困被占长安时写的《春望》和他入蜀时写的《剑门关》,最具代表性。杜甫晚年在这类诗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五律《客亭》、《江上》、《江汉》,七律《登楼》、《腐乳》、《亭中夜》、《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交融、时事交融的名篇。

此外,杜甫还写了一些关于绘画、音乐、建筑、舞蹈、器物和农业生产的诗,也吸收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气息,不失为一部丰富多彩的文化史。明代朱允明写了杜甫的《秋兴八首》。

杜甫的文集里也有一些诗,时代气息不强,个人感情淡漠,尤其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写的一些诗。经过多年的迁徙和流离,杜甫到了成都,建立了草堂,开垦了田地,得到了暂时的休息。所以他仔细观察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动态,感受到无限的爱和深刻的体验。如《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寄心》、《追思远行》、《《春夜喜雨》》等诗,我们可以想象杜甫当时的心情。这种诗当然不能和上面讨论的诗相比,但也代表了杜甫人性的另一面。他不仅对国家和人民有深厚的感情,而且对微小的生物也有爱好。他隐居近物(屏迹),喜欢看“细雨中鱼出,清风中燕斜”(水槛送心走),觉得“花柳更无私”(倒游)。

杜甫写了一些诗来纪念他的家人和朋友,其中大部分是感伤和迷恋。我想念我妻子被困在贼中时写的月夜,我想念我哥哥在周琴写的月夜记我的兄弟们。在众多怀念朋友的诗中,李白是最突出的一首。杜甫赠李白,记李白,梦李白,寄李白等与李白有关的诗,有十余首。几乎首都对李白表现出了深厚的友谊、热情的关怀和由衷的敬佩。杜甫视诗歌为终身事业,认为“诗是我家的事”(宗武圣日)。他7岁开始学习诗歌,一直到去世前夕都没有停止过写诗。从安史之乱到抵达成都,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他写出了最深刻的诗篇。他在夔州体弱多病,写得最多。他人生阅历丰富,充满爱国爱民的政治热情,在艺术技巧上也下足了功夫。“语不惊人死不休”(《谈江上水如海潮》和《新诗长自唱》(十二首解闷诗之七)显示了他在创作上的认真态度。杜甫也以诗评诗,在《戏为六绝句》、《解闷诗十二首》(第四至第八首)中表达了继承优良传统、评论古今诗人的思想。杜甫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领域。明代胡振亨说:“以时事入诗,始于杜少陵。”这句话(唐寅归钱)也不尽然,因为在杜甫之前,就有描写时事的诗,但杜甫深入民间,洞察时弊,把所有具有社会意义的重大问题都融入到“惊人”的诗中,是很少见的。杨伦说:“六朝以来,乐府模仿抄袭,陈相因最令人厌恶。当子美出来时,她感受到了她当时的感受。当她去本杰明时,她遇到了麻烦,那里的人很穷。她随意设问,试图摆脱前人的刻板印象。”(《杜诗经全》卷五)这虽然是对“三官”“三别”的评论,但也能概括杜甫的大部分重要诗作。元稹在唐代检校工部袁外郎杜军墓上写杜甫题词,说“自诗人以来,再无一人美如孩童”,说得不为过。

杜甫诗歌的形式多种多样。杜甫最能掌握诗歌的各种形式,并能使每种形式得到新的发展。他善于在五言古诗中记录艰苦跋涉、社会万象、人民生活和许多戏剧性的言语动作。他的文笔很传神,让人觉得不局限于五个字,语气自然。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羌村,给八个卫,三个官,三个告别,被天府之泥喝,漂亮,严格,清廉等等。他善于在七言古诗中抒发豪放或沉郁的情感,表达对政治和社会的看法,如《为郑广文而醉歌》、《洗兵马俑》、《元曲居铜鼓七首》、《秋风破草堂》、《睢烟行》等。杜甫的五言诗和七言诗技巧非常娴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占杜甫诗歌的一半以上。五言诗在杜甫漫游时期就有所见,著名的七言诗大多是他到成都以后才产生的。杜甫深厚的感情凝聚在五律中,充分发展在七律中。五法如春望,到天尽头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寄心,客夜,九天登上子洲城,征兵,夜抒胸臆,宿江边歌,登岳阳楼,七法如书香,楼。杜甫还写了许多五言诗和几首七言诗,极大地发展了诗行。如李《秋客百韵》长达1000字。除了少数比较自然的(如五行十韵送龚燕上朝,送周玲路送陛下赴任,七行二首清明诗)之外,大部分都堆砌了太多的典故,掩盖了丰富的情感,或者填补了娱乐内容的空虚。杜甫诗里的绝句,基本都是在西南流浪的最后11年写的。由于杜甫古典诗歌和格律诗的巨大成就,他的绝句往往被忽视。但杜甫在绝句上还是有很多贡献的,现场抒情,反映蜀中暴乱和人民生活,吸收了民歌的精华。杜甫诗画轴清代张勇作品

当然,杜甫也写过一些无聊的诗,讲的是给有权有势的人送礼,伺候他们,招待他们。他在长安当贵族“客”,向诸侯乞位,在西南漂泊,不得不与地方官为温饱打交道的时候,他的一些诗,很多都是五行排列,用大量的典故赞美对方的智慧,表达自己的贫穷是为了求饶和送礼,格调不高。宋代惜春刻杜工部诗

总的来说,杜甫总是饥寒交迫,怀着济世之志,生活贫困却没有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它融合了古典诗歌的成就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杜甫在世的时候,他的诗并不被当时的人们所重视。去世40年后,他们开始比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更重要。白居易和元稹的新乐府运动在文学思想上明显受到杜甫诗歌的影响。李商隐近体诗中著名的讽刺时事的文章,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都得到了杜甫诗歌的精华,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都推崇杜甫,他们的诗歌从不同方面继承了杜甫的传统。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人俘虏,囚禁在狱中。他收集了杜甫五言诗二百首,并在《杜甫诗序》中说:“子美为我首言。”杜甫诗歌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文学艺术的范畴,更重要的是他诗歌中的爱国爱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读者,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苏轼(1036—1101),梅州眉山(今四川)人。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他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在文学艺术方面多才多艺。

他出生于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他的父亲苏洵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善于策划和写作,风格独断,对苏轼影响明显。苏轼在散文、诗歌、绘画方面的杰出成就,一方面靠的是他自身的勤奋,另一方面苏洵对他的影响也很深远。

苏轼因其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后并称为“汉、刘、欧苏四大家”。他的诗被认为是“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狂放派的代表和先驱;在绘画上,他与米芾、李龙眠并称为宋代四大家。他擅长画墨竹,但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坎坷。他20岁就中了秀才,之后的人生道路曲折凶险。苏轼确实是一个历尽艰辛,完成自我的诗人。

苏轼生存的时间,恰逢王安石变法维新党与司马光旧党之争。因为对正义的坚持,苏轼被夹在两种势力之间,屡遭贬谪,备受煎熬。足迹进入了20个地方:四川-开封-凤翔-北京-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常州-邓州-北京-杭州-颍州-宣州-惠州-儋州等等。

苏轼虽然走过了极其曲折凶险的人生道路,但从未消沉绝望,而是历尽艰辛完成了自我,达到了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或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打败他。

在大致的情况下,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压抑和消沉,终于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所到之处,他积极为百姓办实事,处处留下“政治声音”。在凤翔,他被称为“苏显能”;疏浚杭州西湖,修建苏堤;他在海南建了医院和学校。在文明的创造中,他最好的诗写在堕落中;在生活中,我所到之处,都能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赢得当地人的喜爱。苏轼在民间影响很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要么流行一时,要么流传至今。说明苏轼在民间的影响力很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很多。除了四川眉山的“苏三庙”,全国各地还有数百处有关苏轼的遗迹。苏三寺有朱德的题词:

一个家庭,三个父子,都是大作家。

诗赋传世,峨眉* * *比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