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工作随着社会学被取消,学校社会工作自然没有了立足之地。取而代之的是以政治教育为核心的学生工作,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合拍。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发展,地方和民间的学校社会工作实践也开始尝试。比如北京社会学学会成立后,一些曾经从事社会工作的老教授、老专家,在雷洁琼教授的支持下,成立了社会公益团体。这个福利团体的重要活动之一是为宣武区弱智学校(一所智障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儿童提供福利服务,这是值得称赞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开创了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先河。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上海和深圳的学校社会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起来。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四川省广元市开展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延续并实现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本土化。学校社会工作在资助贫困学生、帮助边缘青少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学校社会工作还没有制度化。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负责人,都没有真正意识到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面对市场化改革的巨大变革和剧烈的社会转型,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成长,建设良好积极的校园文化,我们应该大力推动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目前,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缓慢有一些制度性原因。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社会工作不了解。他们往往依靠制度化、系统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和学校安全来解决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一些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就是这样处理校园欺凌的。二是不太了解学校社工的职责。此外,当前中国政府对教育系统编制的严格控制,使得学校很难系统地设置社工岗位。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上述情况,有必要通过积极的建构来发展学校社会工作。我们应该是教育(学校)的管理者,因为他们是决定是否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决策者。要与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者、心理工作者合作,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促进社会工作新结构因素的发展;发展包容性发展社会工作,不仅要给予困难学生社会支持,还要帮助困难学生,减轻学生压力,培养他们的社会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开发策略和方式上,可以探索“嵌入式开发”和“嵌入式开发”的结合。所谓“嵌入式发展”,是指校外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社会工作团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公共服务支持的方式进入学校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力量是进驻学校的合作者和协作者。“嵌入式发展”是指学校社会工作元素的开发,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社会工作与学校工作的融合,学校社会工作的一体化发展。这种“嵌入式发展”是在不增加学校编制的情况下,通过学校内部人力资源和职能的整合,使原有的学校教育管理者、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者、心理学家等人员学习社会工作知识,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社会服务的活动和策略。从发展方向看,应积极推进“嵌入式发展”与“嵌入式开发”的结合与融合,发展“大学社会工作”,进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社会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