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

(1)(10)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表现出全球化之初的无序。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往的基本规范。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第一次形成了世界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期,世界银行等世界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系统化和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全球有序自由贸易新时代的开始。

(2)(10分)整理:图2所示的新事物体现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大众传媒的更新,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前因后果: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冲击;国内一些先进人士主张向西方学习,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和观念的改变。

(3) (65,438+00)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极其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东渐创造了条件。

原则:历史评价要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戊戌变法:这种观点忽视了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相对弱小的特定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这种观点忽视了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清政府“新政”陷入困境,民主革命力量迅速发展的历史现实。

新文化运动:这种观点忽视了当时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会现实,以及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精英试图引领中国进入国家政治轨道的追求。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和阶段特征的相关知识点。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以材料1中呈现的从开辟新航路到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五个阶段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六个阶段的主要史实,分析五个阶段的特点。

(2)本部分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知识点,应从信息整理和现象原因两个方面答题。信息整理要按照图4中事物的类别进行分类汇总,主要涉及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如西式婚礼),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更新(如自行车、电话等。)和大众传媒(如电影机、报纸等)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分析其原因要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

(3)第一个问题是基于“如果没有“中国风”为前提,“西学中用”无所依托,就进不了门,留不住中国”的分析评价;第二个问题的原则是基于对第一个问题的评价的分析和归纳,即“当时中国到处都是古来顽固的学者,在充满封建主义的世界里,不可能提出除了‘中体西用’之外的另一个更好的目的”的背景,所以原则是历史评价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第三个问题只能指出材料4中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看法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