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多个姓氏的家族后来衰落了?
“拉”意为“河”,于是复姓“比拉”转化为与“河”谐音的姓“和”;满族姓氏“阿克占”意为“雷”,于是“阿克占”姓氏的后代改为汉姓“雷”;满族复姓“童嘉”改为谐音的中国姓氏“董”;满语复姓“不二叉”转化为一字汉姓“卜”;满语复姓“瓜儿家”转化为汉语姓氏“关”的音译。在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即“南北朝”时代,匈奴、鲜卑、羌、羯(Jie)、狄等几个少数民族先后在中原建立了十几个政权。这些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胡人”,在内地与汉族人民一起生活和工作。为了创造民族和谐,比如鲜卑族拓跋珪在北魏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时隔近百年,在太和孝文帝(拓跋袁弘)统治时期,在各族人民反抗斗争的冲击下,为缓和各种社会矛盾,巩固北魏在中原的统治,孝文帝及其祖母冯太后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促进各民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除拓跋宏于493年迁都洛阳外,改革措施之一是朝政讲汉语。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下令“朝廷不得使用北关语言,如有违者,免官”。又云:“今欲破北方诸语言,欲从口音(汉语)入手。30多岁了,长习惯了,死不起;三十岁以下,在朝廷相见的人,还是不听语言的。如果有原因,你应该被降职。每个人都应该引以为戒。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风化才能新。”孝文帝还大力提倡汉服,讲汉语,禁止胡夫,破除胡语。在语言和服饰汉化的同时,孝文帝颁布法令确定姓氏家族,主张鲜卑复姓改为音或义相近的单音节汉姓。仅在《舒威管氏志》中单独列出,即有114鲜卑复姓改为汉族单姓。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改拓跋氏为元氏郡,孝文帝本人率先改拓跋氏为袁氏,以汉正统自居。其他复姓,如溥乃改姓周,邱敦改姓邱,邱慕龄改姓穆,卜六姑改姓陆,何赖改姓何,顾改姓刘,大改姓,等等。“拓跋”二字,据《魏书·序》载,拓跋氏为黄帝后裔,而“黄帝以土为王,北俗称土为支,称后记,故以为氏”。事实上,确定姓氏是为了保证鲜卑贵族的政治地位,并逐步与汉族家族融合,使胡汉统治者进一步消除隔阂,加强团结,形成家族制下的婚姻。元代契丹复姓主要有刘、王、李、黄、萧、郑、姜、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