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部)有没有无人居住的村落?传说是什么?
根据现有的证据,开平碉楼最迟产生于明末(16世纪),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表达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和文化传统的群体建筑形象。这类建筑群规模庞大,种类繁多,造型独特,分布在开平市农村。
以中西合璧的房屋为特色,有古希腊、古罗马、伊斯兰教等多种风格。
自明朝(1368-1644)以来,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的开平,一直是“四无”之地,土匪横行,社会治安混乱。此外,河流众多,每逢台风暴雨,洪水频发,当地人被迫在村里建塔自保。
2001年6月25日,开平碉楼作为近代重要的历史遗迹和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功能
清顺治六年(1649),设立开平郡,故取名“开平”,希望从此太平。建县以来,“社贼之扰”得到了遏制,治安比以前稳定,所以清朝的瞭望塔数量很少。1840鸦片战争爆发前的时期,是开平碉楼发展的初始阶段。
清末民国时期,美国、加拿大等国实行排华政策,海外恶劣的生活环境迫使开平华侨将愿望寄托在家乡。他们把盖房子、买土地、结婚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不断把自己的血汗钱寄回开平,从而为开平碉楼、村落的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在盗匪猖獗的日子里,为了防贼,开平的村民和华侨集资在村里修建了瞭望塔。大量中西合璧的城楼的修建是开平村在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变化,众多的城楼从此成为开平村壮观的文化景观。19年底至40年代初,成为开平碉楼和村落发展的繁荣时期。
特性
开平碉楼是多层建筑,比普通房屋高很多,便于指挥防御。瞭望塔的墙壁比普通房屋的墙壁更厚更坚固,不怕土匪挖墙脚或炮火袭击;瞭望塔的窗户比居民楼的窗户小,都有铁条和窗扇,外面是铁门窗。在瞭望塔上部的四个角上,一般都有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角堡(俗称“燕窝”),突出悬垂,角堡上有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从制高点回击进村的敌人;同时塔壁上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人们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圆柱等建筑元素上大做文章,形成了千层建筑风格。根据上部的形状,开平碉楼可分为柱廊式、平台式、后退式、悬臂式、城堡式和混合式。这些不同的建筑造型体现了主人的经济实力、审美情趣以及受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程度,这也是开平碉楼最吸引人的地方。
开平的碉楼种类繁多,按建筑材料可分为四种:石建筑、夯土建筑、砖建筑、混凝土建筑。
石建筑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当地也称“石建筑”。有些墙壁是由经过常规加工的石头制成的,而另一些则是由随意放置的天然石头和填充的土壤制成的。目前开平共有10座石建筑,占城楼总数的0.5%。
夯土建筑分布在丘陵地区,主要在赤水镇和龙胜镇。这种瞭望塔在当地常被称为“泥楼”或“黄泥楼”。虽然历经几十年风雨的侵蚀,但依然很坚强。有100座塔,占总塔数的5.5%。
砖建筑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区,使用的砖有三种:一种是明代土法烧制的红砖,一种是清代和民国当地烧制的青砖,第三种是现代红砖。目前,用早期土著方法烧制的红砖建造的瞭望塔在开平很少见,应龙楼的早期部分是极其珍贵的遗迹。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三种砌筑方式。少数瞭望塔是用现代红砖建造的,外面有一层水泥。目前开平有砖砌建筑近249座,占城楼总数的13.6%。
混凝土建筑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又称“石混凝土建筑”或“石米建筑”,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们是由海外华人借鉴世界各地建筑的不同特点而设计建造的,其造型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整座塔由水泥(一般是从英国进口的,当时叫“红泥”)、沙子、石头和钢材构成,极其耐用。因为当时的建材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成本高。为了节省材料,一些塔楼内部的地板是由木制亭子制成的。目前开平有1474座混凝土建筑,占开平碉楼总数的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