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契丹文化?

唐末辽初,中国北方的契丹民族迅速崛起,创造了长达219年的杰出契丹文化。

契丹族是北方鲜卑族的后裔,祖籍是今天辽西的大凌河和辽河上游的内蒙古赤峰市的西拉木伦河(黄河)。《晋书》载:东晋十六国,前燕慕容穆七年(343),慕容穆从燕都龙城(今辽宁朝阳)攻打宇文鲜卑首领宇文圭,“俘虏其众,逃往漠北。五万多人从千里之外迁徙到昌黎。落马人数按五到十算,也就三五十万多。这里所说的“昌黎”是指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和锦州市义县一带;漠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北部,克什克腾、巴林左旗周边。中国历史上的前南北朝时期,宇文鲜卑(包括部分亡国后未加入北魏的慕容鲜卑)已演变为契丹族,主要集中在松莫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吐河)流域。源远流长的“白马青牛”故事,形象地表达了契丹人的民族渊源。故事大意是:居住在辽西的宇文鲜卑和部分慕容鲜卑以“白马”为象征,沿老哈河从医巫闾山西端南下,而居住在内蒙古东南部和河北围场地区的宇文鲜卑以青牛为象征,沿西拉木伦河从大兴安岭南端而来,两个同族部落完美结合。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辽西地区有大量关于“白马”的记载,松莫草原“青牛”的习俗很悠久。到隋唐南北朝末期,契丹人自愿入党。在有效的管理下,唐朝建立了契丹的地方政权。唐朝的主要方法是设置颍州(今辽宁省朝阳市)为羁縻国,契丹疆域设置宋默为大都督,以契丹首领为大都督。契丹人非常推崇中原文化,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深受影响。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成为契丹人中的“明星”,卢野阿保机的长子叶鲁北甚至因崇拜白居易而自称“黄鞠南,字喜”。唐朝后期,契丹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已经部分脱离游牧生活,基本适应了半牧半农的生产方式。同时,它已经成为唐朝身体的一部分,具有很深的汉化程度。有些人把重点放在契丹早期的异族特征上,甚至不把很多契丹聚居地当成唐朝的土地,这是不合理的。辽宋时期的一些陶瓷理论家把契丹的逐渐南迁看作是突然闯入中原的草原异族。他们其实是把早期的契丹和经过两三百年洗礼,接受了汉文化,是唐朝臣民的契丹混为一谈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契丹人并不是纯粹的游牧草原民族。他们居住的中部地区基本上处于中原和草原的交界处。这个广阔的文化板块随着东西或南北的力量漂移,或吸收部分中原,或草原元素增加。

唐末辽初,华夏大地四分五裂,中原诸省割据争雄,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仅以人口为例。盛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全国有906万户,唐武宗有496万户(841-846)。从公元907年唐朝末年开始,中国进入后南北朝时期。南朝(955-960)后周世宗人数只有1.2万,到了宋初才恢复到200万。中原动乱的时候,祖籍在辽西、宋末的北朝契丹政权,人口比南朝多,势力越来越强,称霸北方,中原各省竞相拉拢。此时的契丹政权实际上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割据势力,疆域逐渐扩张,南迁,进入中原。从唐初开始,契丹民族长期沉浸在汉文化中。经过唐会昌的法律困境,直到周世宗毁佛。100多年来,中原的佛教势力几乎陷入灭顶之灾,但又以各种方式向契丹境内转移。契丹疆域成为东方佛教的天堂,大量佛教徒的进入势必加剧中原文化在辽宁的起源。此外,自唐末以来,由于战争等各种原因,大量汉人移居到契丹政权境内。契丹统治者将大量汉人视为财富和国力的源泉,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加剧了汉人的北移。许多汉人名士加入契丹政权,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宗汉局面,政权越来越强大。于是,在唐朝(618-907)正式灭亡的三个月前,耶律宝基登基,907年(辽太祖初年),建立了契丹(辽)王朝。契丹王朝有时叫“大辽”,有时叫“契丹”,有时两者并用。通过对契丹文字的新研究成果,我们知道辽朝实行的是两国数制。一般认为,辽太祖在9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封为“契丹”,以民族名称为国名。会同元年,由于十六州入关,辽太宗为了拉拢地区的汉人,将国号改为“辽”,少了些民族色彩。辽朝曾两次称“契丹”,两次称“辽”。什么时候叫“契丹”,什么时候叫“辽”,严格遵守了汉字。但契丹文字既是“辽”,又是“契丹”。只不过在应该叫“契丹”的时期,契丹文字资料中把“契丹”二字放在了“辽”之前。在应称为“辽”的时期,在契丹文字材料中,双重称谓中的“辽”字放在“契丹”之前。由此得出结论,契丹人有时将国名改为“辽”,是说汉语、用汉字的汉人所用。至于说契丹语,用契丹文字的契丹人,在称“辽”时,仍在称谓上加“契丹”。在国号称为“契丹”的时期,契丹语的称谓中仍加有“辽”,以不忘照顾汉人的民族感情。契丹语“一国两数”的统治策略是契丹王朝统治者“一国两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契丹(辽)幅员辽阔,北部为草原荒漠,南部为丘陵山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在南方。与北方腹地不同,南方山区尤其是辽西、赤峰地区的历史进程与中原地区基本一致,在某些时候有上升趋势。辽朝疆域南北发展不平衡,常使一些史家感到困惑,容易出现判断错误。

唐朝以后,从公元907年开始,中国进入第二个南北朝时期。如果把魏晋以后(420-589)的南北朝视为“前南朝”,那么唐以后统一的南北朝则视为“后南朝”(907-1279)。南北朝以后,边界最初是北,后来是南。南方五代两宋,北方辽金元,最后袁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契丹北朝的建立比赵宋南朝早53年,中间隔着中原政权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金(936-947)、后汉(947-950)、后周(951-960)。这五代都是唐朝末年诸侯割据,政权像走马灯一样轮换,连年征战,但都在中原的一个小区域内,南方十国互相取而代之。北契丹王朝曾经视中原朝廷为自己的“诸侯辅佐”。公元947年(辽太宗在位十一年),曾一度短暂入主中原,在中原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宣布统一南北,天下一家。

唐朝灭辽灭邢时期,与中原连年战乱不同,契丹统治的地区(今辽西、内蒙古东南部)没有受到战乱的蹂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势力壮大。在这一带的南部,原本是杂居的,大量汉人逃离战乱,流入。与此同时,辽太祖多次出兵中原,将众多郡县的中原人全部迁到内地。

公元902年秋(二年),辽太祖“起兵四十万,攻河东(今陕西)和岱北,攻取九郡,得人口九万五千。骆驼、马、牛、羊所向披靡。”

公元903年冬(唐昭宗三年),辽太祖“率军至河北省北部(今河北省北部),攻取以还之。”

公元905年(天佑唐哀帝二年),辽太祖与我们的唐朝东使李克用在云州(今山西大同)结盟,结为兄弟。他们入军的时候是我们驻河北卢龙的使节刘仁功。"撤出几个州,试着让他们的人回来."

唐朝末年,中原地区的大量汉人向辽西和宋漠迁移,进一步加速了这一地区的汉化。契丹民族和汉族的共存与融合也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大规模涌入契丹境内,使契丹境内在原有陶瓷生产的基础上迅速吸收了先进的生产要素,陶瓷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各种生产生活陶瓷都带有深深的唐文化烙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契丹人在自身的发展中,大多以唐朝为范本,包括官制和器物样式。

种种迹象表明辽代的陶瓷产量在辽代初期是相当大的,因为辽代的疆域是盛唐的一部分,生产力水平是建立在与中原同步的基础上的。比如辽白瓷,源于唐代“南青北白”的传统,而辽三彩源于唐三彩,将三彩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对应辽代,南朝北宋五代青瓷仍是主要发展脉络。到北宋中后期,北宋人口迅速增加,从宋太宗的4565438+10万户到道光二年(1996年)到宋仁宗李青八年的65448户(1048)。与宋辽瓷器相比,宋代瓷器纤巧华丽,单色釉瓷器成就最高,工艺成熟。辽瓷粗糙简单。辽瓷与唐代相比,有更多的唐代遗风,陶瓷的制作基本上继承了唐代的陶瓷工艺,低温釉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三彩又称“辽三彩”,远远优于北宋的三彩。此外,还有黑瓷和青釉器皿。器皿造型具有北方民族特色,如鸡冠壶、长颈瓶、凤头瓶、戴壶、鸡腿瓶、海棠花形长板、浇壶等。辽代的白瓷和彩釉陶器(即“辽三彩”)成就很大。

关于辽宋的历史叙事往往存在时空错乱。很多时候,人们不小心把晋宋时期的南宋和辽朝相提并论,但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习惯上把北宋和南宋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南宋连半壁江山都没有。由于跨度较大,一些关于宋瓷名窑的日常说法并不能全面了解当时全国的陶瓷发展史。如四川遂宁出土的窖藏宋瓷,有龙泉青瓷、景德镇湖田窑瓷等。湖田窑瓷器确实具有冰肌玉骨、色泽艳丽的艺术效果,青花釉面瓷器光亮、典雅、纯净、细腻。但是,它产生于南宋后期。与北宋相比,是两个不同的时期,既不是一个时间,也不是一个空间。单独与北宋和辽朝相比,宋非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契丹文化就是辽文化。辽虽是契丹人建立的王朝,但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人口占相当大的比例。从某种意义上说,辽朝是契丹和汉族统治的联合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