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位于商丘南部。自商业契约建都以来,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历史悠久和自然灾害,古城多次被破坏和重建,但范围都在南北十里之内。
这座城市的形状像乌龟的背,有93条街道。俯瞰城市,像棋盘。根据五行相生的理论,建筑多为邹门楼和四合院。从明嘉靖到清初,城内有两个大学士(宰相),五个大臣,十几个侍郎、督抚、钦差、总兵、著名文人。因此,有许多官方住宅和建筑。原有的水井和厕所呈梅花形,布局合理。南门两侧有两个水门,将水排入护城河。宽阔的护城河环城荡漾,与汉唐的绥阳故城、宋代的南京、元代的归德城旧址重叠。河中小岛上有10个各具特色的亭子。
现存古城建于明郑德六年(公元1511)。城内外,看似古钱。砖城周长7.25里。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原城门外,还有一个骨灰盒,呈半圆形。城门不与正门相撞,北门朝西,东门、西门朝南,南门朝东。所以商丘古城有“四门八口”之说。
现存的商丘古城是一座极具科研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严谨,格局合理,造型古朴,世所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