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发展史
随着旧石器时代的结束,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已经出现了独立的雕塑。当然,它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从现有的考古研究资料来看,一百多万年前,中国大地上就出现了原始人类。如周口店的北京人,云南的元谋人,陕西的蓝田人等等。他们住在洞穴里,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大约20万年前,“猿人”进化为“古人”,向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如山西的“丁村人”和湖北的“长阳人”。“新来者”时期约在5万年前,如内蒙古“河套人”和四川“资阳人”。7000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繁盛一时,最具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从此人类进入了宗法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统治与被统治,然后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
人和猿的区别
就是在劳动中创造出一种生产工具——石器。在上面提到的漫长过程中,人类的祖先从简单的制作石器,到打磨、分类使用,发生了变化和发展。同时,随着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的提高,精神文化层面的装饰品也越来越漂亮。最早的雕塑萌芽可以算作原始石器,大量精美的石器具有雕塑的性质。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陶器。它们的形状和图案非常丰富,不仅是生活中必备的日常工具,也是可以欣赏的艺术品。此时的陶器还没有脱离实用目的,但对后来的青铜器和象形文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塑造的
与其实用价值密不可分,从技术手段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以动物造型为器物,如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瓷鹰鼎,高36厘米,以鹰为鼎身,两脚为三支点,造型饱满,是这类雕塑与器物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品之一。二是装饰部分的雕塑,有些是以配饰的形式出现的,比如纽扣、手柄等;有些以表面浮雕的形式出现。主题是动物、植物、人等等。甘肃大地湾出土的一个陶瓶的瓶头,可谓中国早期人物雕塑的开端。作者巧妙地将陶瓶的瓶口塑造成一个人的头像,使之精致生动。第三,塑造小动物或人物。这些小雕塑是古代工匠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制作的。它们很紧凑,有很强的人情味。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可能是中国江南地区最古老的雕塑,距今已有7000年。虽然作品只有6.3厘米大小,但它的形象非常生动,显示了雕塑家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历经夏商周。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于霞是黄河流域最大部落的统治者。从此确立了皇位世袭制。商朝的时间跨度大约是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还是一个部落国家。商朝后期,都城迁至安阳。因当时地名为“殷”,故史称“商”。后来是Xi安附近的周朝,历史上称其首都为“西周”,东周晚期迁都洛阳,历史上称其为“东周”。东周包括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跨越了大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221年。
商周青铜器是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河南二里头的一种文化现象。商周青铜器和原始陶器的性质一样,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雕塑,而是用于祭祀、生活、乐器、武器和工具的实用物品。一些历史学家称夏商周为“青铜时代”。这些青铜器是奴隶主拥有的,也是某种统治、权威和财富的象征。
青铜雕塑因素的分类
(1)以动物现象为题材的青铜器,如安阳女墓出土的猫头鹰。站立的猫头鹰圆润有力,外表装饰有其他动物图案;再如湖南醴陵出土的湘尊,在基本写实和精细铸造工艺的基础上,又有夸张的变形因素。②青铜器表面的装饰,如浮雕、圆雕、通雕等较为常见。如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体量巨大,每个角上铸有一卷羊头角,造型端庄;如河北平山中山郭杜遗址出土的人物座三联灯,以人物造型作为灯的主体结构,看起来很自然。③是相对独立的铜像。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站立像最具代表性,高1.72cm,基座高达262 cm。面部形象简洁,整体感很强,整个外表有了更精致的修饰。据考证,这种雕像不是祭祀用的器皿,可能与祭祀用的器皿有关。再如河南洛阳出土的顽童戏鸟像,面部表情生动,十分逼真。这些青铜器虽然在性质上仍然是工艺品(实用目的),但已经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属性,一些夸张奇特的装饰图案构成了一种雄伟神秘的气氛,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审美观点和认识。
整体风格
商代青铜器端庄厚重,气质非凡。西周早期和中期的作品华丽,装饰复杂,形象奇特,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西周晚期更写实,不再咄咄逼人,装饰也相对简单。
此外,还有这一时期用石头、玉、陶器等材料制作的雕塑。这类雕塑的用途是祭祀、日用品、衣物等。其中,玉雕最为突出。据文史记载,当时的人们非常喜欢佩戴玉器,玉器不仅具有审美意义,还具有道德伦理寓意。商周墓中常有玉佩,如玉龟、玉虎、玉人等,以简洁生动的方式表达了人和动物的形象特征。如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玉坐像,高8.5厘米,全身饰以饕餮兽面纹,头上钻孔,方便穿绳。再如陕西宝鸡西周墓出土的鹿形玉雕,姿态可爱。虽然很小,但是刻画的很生动。西周的都城在陕西长安,在那里发现了很多类似的文物。
在春秋晚期,陶俑已被广泛用于墓葬中,以取代人祭。山东临淄出土的陶制侍女只有10 cm左右,外观为彩绘。此外,在湖南、河南、湖北等地的楚墓中,也有木俑,造型概括简洁,讲究快体的整体效果。这类祭祀用品都是“随葬品”,有的制作比较粗糙。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陶制兵马俑和青铜车马。秦始皇吞并六国后,建立了秦朝,统一了货币、文字和度量衡。秦代的雕塑题材更加贴近生活,从功能上看,也在逐渐走向独立。秦朝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淳朴,作品趋于写实。秦汉时期的雕塑整体风格宏伟,强调力量和气势。
虽然秦朝在整个雕塑史上只占据了短短的十五年,但是仅仅一个兵马俑的出现就足以改变中国的雕塑史。出土于1974-1976,以兵马俑为主。姿势大如真人,数量多,表情各异;自然有立姿、跪姿、骑手、射手;按官兵分。马俑形象逼真,人物矫健,说明当时的雕塑家对生活观察细致,塑造技术熟练。这些秦始皇百万大军的微缩模型,都是用黏土制作而成,从造型、塑造、烧制等各个方面来看,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一般采用成型和手工成型的工艺,整体分段烘烤。其泥料细腻,烧制火焰均匀,烧制时变形小。烧制后,外表用颜料装饰。据说成千上万的兵马俑都不像,所以可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从人物结构来看,比例恰当,动感自然。秦兵马俑单幅作品动作个性强烈,有的手持宝剑,有的站立凝视,有的坚定刚毅。但总的来说,它不在乎细节,也不完全照搬现实。体方头圈上有强烈的体对比、密度变化和动静差。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
秦兵马俑的发掘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说明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很高的雕塑艺术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前进了一大步。总的来说,秦兵马俑是我们研究那段历史,推动后世雕塑艺术进步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与秦俑同时发现的另一个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迹是青铜车马。这些青铜车马比兵马俑小。它们是铸铜的,做工比较精细,就是精致。青铜雕塑艺术始于商周,像这样的青铜车马是前所未有的。
同样,由于秦代的大规模建设,我可以从现存的许多建筑构件遗迹中了解到当时的雕塑艺术。秦代瓦当艺术可以说是小浮雕艺术的代表作,大致可分为卷云纹和动物纹,构思巧妙,变化多端。动物图案的瓷砖充满了雕塑感。带有“母鹿图案”的瓷砖显示了一直带着孩子的活泼跳跃的母鹿。在只有十厘米的空间里,凝聚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具有强烈的装饰趣味。
俗话说,“秦篆韩娃”
指秦代空心陶瓷砖,多有龙凤或狩猎农耕图案。这种风格在秦代铜镜纹饰中也能欣赏到。这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品种,自秦以后,越来越精致。浮雕装饰纹样都是活的,这种艺术特征对后来的魏晋六朝影响很大。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时期。自秦朝统一中国以来,四百多年来一直处于跌宕起伏之中。从现存的雕塑中可以明显看出汉风的气势。比如西汉霍去病墓,至今还有一批优秀的石雕作品,是为了纪念西汉名将霍去病而创作的。《马踏匈奴》身高190 cm。作者用比喻和战马的形象来表现霍去病的伟大和卓越的军事成就,充分体现了纪念雕塑的一般性。整个雕塑浑然一体,四肢之间没有空隙,增强了形体和体积的沉重感。
霍去病墓石刻群
其规模之大,风格之独特,在中外雕塑史上都是罕见的。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在位,国力比较强大,科技艺术水平进一步提升。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风格也体现了当时的伟大气魄。石雕使用了巨大的整体石块,对其自然外观进行了艺术化处理,灵活运用了圆雕、浮雕、线雕等表现手法,使其完全从属于雕塑的整体造型。比如《卧虎藏龙》就在虎形上用了几道简单的凹雕线条来表现其内在精神。
这组石雕在20世纪20年代被发掘、整理和保护,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光辉的一页,带给人们无尽的艺术享受和创作灵感。
西汉时期随葬了大量陶俑。
陕西杨家湾出土了成千上万的彩陶俑。有人有马,阵容齐整。但这些陶俑体型较小,多为50-60厘米高,可能与墓主人的身份有关。而且这些陶俑的做工远没有大部分秦俑那么模糊和雷同。“汉承秦制”,相比之下,汉代重葬之风弱于秦。汉代明器雕塑的题材更加广泛。为了使逝者在阴间仍能享受自己的生活环境,大量的陶瓷粮仓、猪圈、锅灶、房屋、鸡鸭狗猪开始出现。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当时制陶技术的进步,很多陶器都挂有赭色釉和绿色釉。这些明器也为研究当时的农业、畜牧业和社会结构提供了生动的证据。
西汉时期的装饰雕塑也很发达,其中之一就是铜镜装饰。这一时期,除了与前代几乎相同的云雷纹、盘龙图案外,还流行吉祥语,如“长相思,念念不忘,永远富贵,快乐不完”等。胸钉的图案也是这一时期的特色,胸钉中有人物、鸟兽。其次,西汉时期的金银镶嵌技术也比较发达。它是一件青铜物件,镶嵌着黄金、黄金、绿松石等不同材质的装饰品,并灌以黑漆,称为“错金错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错金错银》博山炉。虽是微香的实用品,但其盖被雕刻成重叠的形状,这在汉代也很流行。
西汉的玉雕也是不可忽视的小雕刻艺术之一。常见的有挂钩、印花牛、头饰、玉佩等。,还有玉蝉和猪陪葬。这些小玉雕体积小,选材精良,造型完整。
从当时的建筑装饰构件也可以看出雕塑艺术的成就。《史记》中记载的建筑实物已经消失,《秦砖汉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推测的空间。就地取材,西汉瓷砖多以“长寿”、“长生不老”等吉祥文字作为装饰内容,动物图案多以“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再满足于只实用,而倾向于将日常用品变得更有艺术感。比如当时的铜油灯,就是一种普通的日用品。从出土的文物来看,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灯也有很大的不同。最著名的是河北全城出土的“长辛宫灯”,以安详少女形象为灯体,双手托起灯罩;结构巧妙,整体结构为空腔,防止蜡烛烟雾向四周扩散。比如有一些腰饰、头饰或者玉佩,都是小雕塑。云南晋宁出土的“双舞匾”以雕刻的形式展示了两个舞蹈的人物,他们的脚下是一条扭曲旋转的长蛇。整个形象饱满、浪漫、紧凑。权贵争斗激烈,社会因素非常不稳定。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厚葬的习俗变得普遍,所以许多留给后代的坟墓都保存得很好。为了使墓室坚固耐用,选用材质较好的石材来构造其框架,在石面上浮雕历史故事、动植物,或雕刻记录墓主的生活场景。其中最突出的是山东省嘉祥县乌石寺的一组浮雕,反映了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以及车马出行、宴饮游乐的场景,有的是神话传说、鬼神迷信。所用的雕刻手法多为正刻,将文字以外的部分刮掉,使物体在石面上突出。还有山东的山寺和肥城的张墓。石浮雕的特点是使用凹版雕刻,图像的外边缘轮廓带有凹线。
河南南阳是东汉皇帝刘秀的故乡,那里有许多富有的官员和皇室成员。从后来发现的石刻和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地位显赫的贵族们的奢侈生活。“南阳汉画博物馆”收藏有一千多件保存完好的墓室石刻。南阳汉墓浮雕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前期风格粗犷,中期娴熟,后期不如前两期。倾向于软弱。其技法多为阴线凿刻,题材广泛。此外,江苏徐州、陕西绥德、四川岷江沿岸等地区也有丰富的汉代墓石。四川彭山、乐山、重庆等地多有崖墓,墓壁上的装饰雕刻成20%至40厘米深的高浮雕。
从出土的墓俑来看,四川远比其他地方(包括洛阳)丰富。四川成都附近出土的一件说书人俑,表情生动,刻画了一个说书人的情感瞬间及其典型特征,并以夸张的肢体动作,强化了人物的风度。其他地区也发现了东汉时期的优秀雕塑,如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马背上的飞燕”,轰动了全世界。这匹飞奔的马三脚飞起,落在支撑点上。雕塑家巧妙地将底座设计成一只飞翔的燕子,象征着“天马行空”的潇洒。整件作品由铸铜制成,虽然只有34.5厘米高,但气势雷霆万钧,傲视群雄。中国的雕塑艺术全面发展。佛教的盛行促进了佛像艺术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中国雕塑史的面貌,使人物雕塑更加成熟;以墓葬为目的的雕塑也从另一条道路上兴盛起来。
经过四个世纪的秦汉统一,中国又回到了割据的状态。所谓三国,就是孙权统治的魏(220-265),南京,吴(229-265),汉朝后裔刘备统治的蜀(221-263)。这期间有四十年战乱,但地理位置优越,生存的威胁也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艺术成就似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佛教寺庙的修建在东汉时期就有正史记载,造像活动也开始了。自晋代以来,雕塑活动蓬勃发展,甚至官方也不得不介入,限制其对人力物力的无节制消耗。
我们能看到的三国时期的雕塑大多是墓葬和明器。如安徽亳县曹魏宗室墓葬中,有珍贵的砖雕艺术,造型古朴明快,刀工娴熟,显示了雕刻艺人的才华。
蜀、吴被魏灭后,魏司马夺取政权,建立了统一而短暂的西晋(265-316)。但由于西晋腐朽无能的统治,被北方少数民族打破,这些少数民族被统治为“五湖”。于是天下大乱。再加上“芜湖”与“十六国”的民族斗争,西晋政权随即覆灭。东晋(317-420)建立于建康(今南京),统治者是西晋宗室司马睿。之后局势更加复杂,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合称“南朝”。同时,十六国之后建立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成为“北朝”。直到六世纪,是南北朝时代。
社会动荡为外来佛教创造了广阔的社会基础,在统治者的领导下,城市的佛教雕塑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印度佛香属于犍陀罗风格,有希腊晚期艺术和波斯艺术的影子,特点是造型纤细,衣皱。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国雕塑家的融合,形成了中国独特风格的佛像,使这种博莱艺术逐渐民族化。
第三,在色彩上,表现手法越来越成熟。
云冈石窟群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石窟绵延一公里,大小洞窟(龛)约一千个,规模巨大。云冈石窟的发掘年代主要在北魏,充分利用了当地石材的特点。庞大的车身,庄重的形象,具有惊心动魄的体量感和空间感。主佛高达13.7米,站在石窟中的主要位置,是云冈石窟的第一件作品。第二期雕塑的规模明显小于第一期,但更注重形象刻画,人物动态更为生动;第三期接近尾声,时间拖到了六世纪初。当时,大规模的挖掘工作已经停止。这一时期人物和服饰完全中国化,“荐服”的中原服饰形式得到普及。
河南洛阳南部的龙门石窟,先后为东魏、北齐、隋、唐所开凿。
南北朝时期,墓前造像有所恢复,一般在墓前设置一对或多对石兽。这种想象中的动物形象,往往是“神兽”,称为“麒麟”,有的像狮虎,但偏右,称为“避邪”。这种石雕一般体型巨大,气势磅礴,整体感强,有很强的汉代遗风。现存的文物大多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尤其是江苏南京一带。其中最突出的是江苏句容石狮村梁南康简《王墓前石雕群》,造型简洁,体量感强,最能代表当时的艺术风格。
晋南北朝时期,各地佛教盛行,佛寺广筑,佛像及相关造像大量制作。单个可移动佛像有“背光”,一个是装饰,一个是坚固。陕西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北魏时期的作品,背光的反面也做了浮雕,以节省时间,讲述佛教故事。山东博物馆、北京博物馆、山西、河北等地也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单件佛像。此外,为了支撑方便,便于携带,当时还制作了大量小型镀金铜像,制作精美,雕刻精美,不亚于大型雕塑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