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半坡人取水用的陶瓷尖底瓶。仔细观察它的形状(补充历史知识)。

仰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半坡型器物之一。它是由红陶器和手工制作而成的。其形状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对称双系,用于穿绳。该装置的表面有多条绳线。它具有良好的烧结度和坚实的质地。打水时,瓶口会因重力自然向下,水快满时,瓶身会自动反转。嘴向上。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与马家窑文物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庙底沟文化中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细长,肩部和腹部无系带。马家窑文化中的尖底瓶是用细泥桔陶制作的,表面有一层浅红色的陶衣,花纹富有动感。

几十年来,学术界对尖底瓶的误解和认识一直没有得到澄清;近年来,这种误解和认识进入了中学历史教科书和教学活动,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

○尖底瓶不是汲水器、取水器也不是一般的饮水器、盛水器,而是一种礼器,主要用于祈雨、祭祀、庆典等祭祀活动。尖底瓶之谜已经到了“解谜”和“揭开谜底”的时刻。

尖底瓶是指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流行的一种陶器。这种陶器一般口小颈细,肩斜腹鼓,器身细长,底尖,腹部有对称的耳朵,可称为口小底尖瓶。大约产生于6500年前,大约5000年前的庙底沟二期文化中还能看到,所以至少延续了1500年。其分布范围西起甘肃、青海,东至河南腹地,南至湖北西北部汉水中游,北至内蒙古中南部、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可以在各种类型的仰韶文化和一些受仰韶文化影响较大的考古文化中找到。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研究,尖底瓶最早见于渭水流域仰韶文化的半坡型,后被以陕晋豫交界地区为核心分布区的庙底沟型迅速接受和改造,也主要流行于这两种主要类型的仰韶文化中。

仰韶文化这种尖底瓶近年来被编入中学历史教材,进入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但却沿袭了多年来考古学界和学术界流行的一种对尖底瓶的错误理解和认识。当然,相关的教材和教学活动也给学生带来了错误的引导,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以便及时调整和纠正。

第一,流行了几十年的错误进入了中学历史课本。

自2001秋季开始,新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史无前例的重大改革举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新编写的初中历史教材三个不同版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简称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在全国相关中学正式使用。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历史教材(上册)或老师的教学用书,都涉及仰韶文化尖底瓶的内容。以半坡型尖底瓶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其美,设计出既省力又方便的水瓶。

由国家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七年级上册》在每个学习单元后设计了一节“学习与探究课”,书中有四节这样的“学习与探究课”。第一单元的教学主题是“中华文明的起源”,相关的学习探究课是“解开彩陶之谜”。这节课一开始就以提问的形式出现,提出了三个相关的问题:“大家注意到所学课文中的彩陶图片了吗?你想知道彩陶的奇迹吗?彩陶画反映了什么样的生产和社会活动?”文中给出了四幅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图片,分别是陕西黄陵出土的人形陶罐、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的小口尖底瓶、青海大同出土的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陕西半坡出土的鱼面纹彩陶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彩陶的形状和图案,想象和描述彩陶的用途,从而想象和描述先民的生活场景,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至于尖底的瓶子,教材的提示是:“观察小口尖底的瓶子。想一想:这个抽水的瓶子为什么要做成这样?如果用这个瓶子从河里打水,会发生什么奇妙的现象?为什么?”(全书19页)。本课的“活动目标”是:1,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片直观感受历史;2.在探索彩陶奥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3.学习和运用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登录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新世纪课程网也可以获得以下信息: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4月28日出版的《历史》教材,2001第一次送审就被评为一级教材,其许多内容得到了国家教委领导的一致好评,引起了学术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也是使用范围最广的同类教材。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关于“解开彩陶之谜”或尖底瓶的教案、教学讨论文章或经验;至于尖底瓶,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其特殊的汲水功能,以及汲水时会出现的“奇妙现象”(即尖底瓶入水时会自动倾倒汲水,陶瓶装满后会自动拉直,通过拴在陶瓶耳上的绳子将陶瓶托起,完成汲水任务)。

新编写的人教版历史教材,不涉及尖底瓶及相应的教学活动,但在人教版网站上也有相关内容。在“学科教育历史与社会”部分,有一个半斜坡式尖底瓶的实物图片,表明它是一种打水工具。正文如下:“高46.2厘米,系于其腹部两侧箍耳处。打水时,用手绳把瓶子放在水里。因为瓶身腹部是空的,重心在瓶身的中上部,所以瓶子在水中是倒置的。灌满水后,重心移到瓶的中下部,瓶口。在“中国文化中国文物”版块上,有一张马家窑文化实物图片,文字介绍为:“此尖底瓶为汲水用,实用美观。“第二,科学界和考古界对尖底瓶的理解是错误的。在中国科学院网站“科学传播与科学史”首页,有一篇专题文章《中国科学史上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将仰韶文化的尖底瓶视为“物理知识的萌芽”,文中写道:“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小口尖底瓶是专门用来盛水的容器,符合力的平衡原理”。由中国科学院有关机构和部门主办的全球最大、最权威的中文科普网站中国科普博览会的网站打出广告称,“本网站只宣传科学真理,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每一个馆或每一个专题都由该领域资深专家撰写,保证知识的权威性”。“科技之光,中国古代科技馆,机械”网站对尖底瓶的介绍如下:“关于物体的重心及其应用,我国在新石器时代约6000年前就已知晓。Xi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盛水陶罐,为红陶制,口小直,颈窄,腹长圆,底尖,肩或腹对称双系,用于穿绳。手表上有很多绳线。烧结度好,质地坚实。打水时,瓶口会因重力而自然向下。水快满的时候,瓶身会自动反转,瓶口朝上。这是仰韶半坡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在核科学技术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网站上介绍半坡博物馆时,作者说:“有一种汲水器叫尖底瓶,形似梭子,口小肚大,底尖,腹部有拴耳,颈下有斜弦纹。打水时,圆柱形瓶口会自动下沉,装满水后,用绳子将尖底瓶吊出水面,这样就不会漏水了。这说明,通过长期的实践,先民们已经发现了中心原理,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对尖底瓶的介绍如下:“它是一种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水泵。具体方法是在两个耳朵上各系一根绳子。因为水的浮力,瓶子一碰到水面就会自动倒掉,然后装满水后会因为重心的转移而自然立起来。用它盛水有两个特点。一是便于携带和肩扛,二是口小,所以水灌满后在从河边到居民区的路上不容易溢出。“中国陶瓷信息资源网也说尖底瓶是一种汲水器。”打水时,瓶口会自然向下,水快满时,瓶身会自动翻转,瓶口向上。“至于多年来各种科普书籍的相同或相似的介绍和解释,这里就不赘述了。不仅教育界、科技界、科普书籍对仰韶文化有很好的了解、认识和介绍,文物考古领域几十年来对仰韶文化的描述、认识和理解也是如此。中国文物报1999做了一个“谈中国古代科技文物”的专版,其中在头条文章中介绍仰韶文化的尖底瓶是“引力机”。文章说:“这是一个打水的工具。扎瓶耳时,空瓶入水时重心发生变化,瓶口自然倒向一边。当水流入瓶子到一定量时,它会自动站起来。取水人松开绳子,尖底瓶不在水中。取出后可以得到满满一瓶水。尖底瓶综合利用了重力和重心,体现了平衡原理”(王冠卓、季玉绵《弓箭与尖底瓶——弹力与重力机械》,中国文物报第3版,6月1999+08)。仰韶文化的半坡型,因始于1953年的Xi安半坡遗址发掘而得名。1957年发掘后,建立了中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当游客进入博物馆时,他们会发现庭院中央有一个游泳池。池中的小山上,有一个打水的少女形象:手腕上戴着陶圈,穿着麻布裙子,手里拿着一个半坡型的尖底瓶蹲在池边,做着打水的手势。半坡博物馆中一个年轻女孩的醒目形象仍然向观众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尖底瓶是一种打水装置。在近年出版的《仰韶文化》一书中,研究仰韶文化的著名考古学家龚先生不仅将尖底瓶视为盛水的容器,还将其介绍为“仰韶文化居民的科技知识和文化艺术”,称“尖底瓶抽水是熟练掌握重心原理的体现” 另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王先生也以尖底双耳瓶(龚文化)示意图,认为尖底瓶是一种汲水器和盛水器,能在汲水时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机械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思考和追溯仰韶文化的起源或半坡人的起源。 他说:“尖底瓶的意义很可能不在于它是一种盛水的容器,不在于它在抽水时表现出特殊的机械特性,而在于它的小口可以防止水蒸发或溢出。这是干旱少水地区特有的盛水容器,它的分布范围最能说明问题。尖底瓶的起源并不清楚,虽然我们可以看到零口文化中的小口瓶,但能否进化成后来的尖底瓶,尚无定论。”认为“半坡人的传统明显来自干旱的黄土高原,使人怀疑它可能生长在甘肃、青海一带,似乎仰韶文化的真正源头应该从关中以西寻找”(王《仰韶文化起源研究》、《考古学》至今,考古学家不仅普遍把仰韶文化尖底瓶视为盛水的器皿, 而且还将其与其他水器混在一起进行类型学和谱系学研究,甚至排出“非尖底瓶水器——非尖底瓶水器”这类水器的发展演变过程(颜著《地区新石器时代水器,考古与文物》2004) 3。 实验和研究证明尖底瓶不是抽水装置。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从60年代+0920年代安特生发现和研究仰韶文化至今已有80多年),我国的文物考古界、科学教育界,无论是专门的研究著作,还是通俗读物和介绍,都普遍将仰韶文化的尖底瓶视为抽水装置,甚至具有特殊的“机械特征”和”。当然,权威部门、专家学者一直是这么说的,普通知识分子和大众也是这么接受的。时至今日,它们已经进入中学历史课本,教育和教导后代。然而,我们不知道仰韶文化的尖底瓶是一种怎样的汲水器具,具有特殊的“力学特性”、“重力原理”和奇妙的汲水功能。我们不知道这个结论和认识是怎么来的,是经过实验、研究还是实践活动检验的。相反,否定这个结论和认识的研究和实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产生,论文至少发表过两次。鉴于仰韶文化尖底瓶在考古界和科普书籍中的流行说法,半坡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对1988中的一批半坡式尖底瓶(包括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出土的)进行了实验考古,发现“大部分半坡式尖底瓶由于盛满水后重心高于瓶耳而翻倒,不能用于自动汲水”(孙晓, 赵建刚)1989年,他们与北京大学力学系的专家合作,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半坡博物馆的7个样品尖底瓶进行了模拟实验。 同时,他们还对一个石膏模型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测量,验证了该方法和程序的可靠性。石膏模型瓶实验和数值模拟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即“模型瓶的空举状态是底部向上倾斜,注水适度时底部朝下,注水较多时底部再次朝上,水倒出”。对7个尖底瓶和1个模型瓶的研究结果表明,5个瓶子有“弱则斜,中则满”的表现,2个瓶子有“弱则斜,中则满”的表现,只有1个瓶子有“不盖”的表现(该瓶双耳位置明显高于其他瓶子)。他们认为:“这七个陶瓶具有代表性,基本上反映了半坡型尖底瓶的特征。数值模拟显示,大部分瓶子会自动倾倒至水平状态并进入水中,但由于装满并覆盖的性质,无法实现自动抽水的功能”,以及“自动倾倒至水平状态并非由尖底形状引起,大部分瓶子的最大直径与瓶高比基本在2-2.6之间(原文如此,实际上是瓶高与最大直径之比, 即H·:D在2和2.6-王宪生之间),因此,它不是为了自动倾倒到水平状态而制成尖底形状。 "他们说:"半坡人住在禅河边,平坦的河床大概用不着用绳瓶抽水","至于为什么做成尖底不方便放置,耳朵朝下,要多方面综合研究"(王大军、唐宓、张静,北京大学力学系,孙晓、赵建,半坡博物馆, Xi安)以上研究表明,大部分半坡式尖底瓶只能装半瓶左右的液体(水),使提耳的绳子不能倒出瓶内液体,即“中正”,只有少数尖底瓶能装液体。 这个事实决定了尖底瓶不可能成为生活中实用的水泵或盛水容器。仰韶文化的尖底瓶起源于半坡型,也常见于半坡型,所以半坡型尖底瓶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大致反映和代表整个仰韶文化尖底瓶的性质和功能。苏先生整理了庙底沟式尖底瓶的演变发展顺序,* *选取了四个样品瓶:第一、三个尖底瓶的耳很低,耳的高度约为瓶高的三分之一。目测可以判断,这个瓶子只能装一点液体正常携带;第二种尖底瓶腹部没有耳朵(这种没有耳朵的尖底瓶在庙底沟型尖底瓶里占很大比例),所以不允许打水和用绳子运水;第四种尖底瓶是喇叭口(这种瓶出现在仰韶文化晚期,处于尖底瓶文化末期)。只有耳朵竖起来,这个瓶子才能装得下液体而不翻倒(苏《中华文明起源新探》第23页,图4,三联书店,1999,1年6月版)。仰韶文化的半坡型及其影响的当代考古文化广泛流行(距今约6500-6000年),其分布范围与仰韶文化大致相同(见韩建业《中国北方新石器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版,2003年)。这种大口尖底的罐子的存在,也可以证明尖底的罐子是“没有做成自动倾倒到水平状态的尖底形状”,因为大口尖底的罐子永远不可能是接水器,也不可能是运水器。半坡博物馆和北京大学研究人员的实验和研究只是否定了一种流行的说法,即尖底瓶是一种取水装置,具有奇妙的取水功能。他们没有说明尖底瓶是一种什么器皿,五六千年前仰韶文化的先民制作尖底瓶有什么用。那么,尖底瓶的成因是什么,有什么用途,如何定性呢?笔者认为它应该是礼器,理由有四:第一,大多数尖底瓶只能装半瓶或少量液体以正常携带,证明尖底瓶的设计和制造不是从生产或生活的实用角度考虑的,它所装的物品(水或酒、液体)是象征性的、礼节性的。其次,尖底瓶在装满液体后不能随便放在平地或平台上(因为尖底必然会掉下来),只能随身携带、高挂或拿在手里(仰韶文化中没有专门的尖底瓶托),这不是从生产生活的实用或实用角度考虑的。尖底瓶在使用状态下只能直立在空中或者一直握在手中。根据上面提到的实验和研究,大部分尖底瓶在空瓶时都是瓶口朝下、瓶底朝上的状态进行搬运,即“当瓶内液体未使用(饮用)且尚有少量时,尖底瓶也会处于瓶口朝下、瓶底朝上的状态,剩余物品会被倒出。这种状态要求尖底瓶的使用者必须总是用手握住尖底瓶。这种强制性的要求和设计也暗示了尖底瓶在使用状态上的严谨和严肃,这可能与宗教和礼仪有关。第三,半坡型的尖底瓶为壶口,庙底沟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口,是区分仰韶文化半坡型和庙底沟型的典型器物类型之一。壶口有尖底的瓶子是“瓶上加瓶”,即把壶口做成很小的壶、壶或瓶或杯的形状;双唇尖底瓶是“嘴对嘴袖口”,即把嘴和唇做成一个小一个大的样式。无论是壶口还是双唇口,都不是从生产或生活的实用角度考虑的,即不需要将尖底瓶口设计制作成壶形或双唇口。这种不必要的锅口和双唇口,恰好与繁杂的床垫节的礼仪需求不谋而合。第四,仰韶文化,尤其是庙底沟型和马家窑文化,没有耳朵的尖底瓶比例很大。这种尖底瓶不仅没有系绳打水的机会,而且在装满液体后(也就是在使用中)还必须拿在手中。这个强制要求也证明了尖底瓶不是普通的盛水容器,应该和礼仪有关。仰韶文化的尖底瓶与礼仪有关,这是我国考古大师、考古学区类型理论的创始人苏所论述的。他认为半坡型的“小口尖底瓶”都不一定是水泵。甲骨文中的一些单一字符是尖底瓶的象形文字。由“尊”、“礼”等知字组成,它不应该是日常饮用的水甚至酒,而应该是用于礼仪和祭祀的酒。尖底瓶应该是礼器或礼器,俗话说‘无酒不成礼’”。苏先生根据尖底瓶等现象的存在,认为半坡时代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有些彩陶应该是神职人员专用的器皿,当时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苏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考古第1912号)。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粮食酿造始于8000年前,仰韶文化中也发现了一些可能用于将酒汁倒入小口的陶制漏斗(李《中国粮食酿造起源新论》,考古1993第6期)。但根据半坡型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居民中可能不会出现大规模、大范围的酿酒饮酒活动,因此推测尖底瓶应该仍装有水,礼仪活动中可能存在“以水代酒”的现象。根据王先生的了解,尖底瓶的分布范围一般在干旱缺水地区,所以尖底瓶的存在和使用很可能主要与祭天祈雨活动有关。尖底瓶的形状和功能迫使使用者只能装少量的水,这不仅与原始的巫术活动和思维方式有关(弗雷泽所谓的“交感巫术”)。通过神秘的交感作用,少量的人水引来了天上大量的雨水,这可能与仰韶先民在缺水干旱季节进行的巫术活动相吻合,也蕴含着节约用水、爱惜水的思想和警示。当然,这并不排除尖底瓶可能是用来装酒的,尤其是在部落的各种重要活动、庆典、仪式中(或者是少数上流社会的人在这些活动中用酒,而其他人则“以水代酒”),也不排除有些尖底瓶可能是用来打水的。因为尖底瓶的高度在30-40 cm左右,刚好适合原始人抱在胸前。这种群众活动方式自然显得庄重、隆重、严肃。尖底瓶的耳朵可能主要是在器皿闲置时用来把系绳挂在高处(半坡居民普遍饲养了鸡、猪、狗等家畜,尖底瓶因为没有特定的底座,不能随便放在地上),或者在正式活动和仪式之外把系绳挎在肩上、脖子上,减轻双手的负荷(但尖底瓶绝不是随身使用的饮水器)。“以水代酒”的尖底瓶里的水当然可以喝,但祈雨活动中的水如何处置仍无法推测。第四,建议虽然以上关于尖底瓶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和推测不必作为定论,但毫无疑问,尖底瓶不是一个取水器,不是一般的饮水器,也不是盛水容器。由于对尖底瓶的误解和认识进入了中学历史课本(根据以上,“解开彩陶之谜”一课的三个目标中至少有两个,即“1,通过新石器时代彩陶图片直观感受历史”和“3,学习和运用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正文从三个问题中的两个开始,即“你想知道彩陶的奇妙吗?”"彩陶画反映了古代居民的哪些生产和社会活动?"所以,是时候正视、审视甚至纠正这种流行了几十年的说法了,是时候“解谜”和“揭开谜底”了。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考古文化,分布最广,对周边地区和文化影响最深。只有庙底沟型被苏先生视为“构成中华民族核心的人的遗骨”(《苏考古文选》苏著,188页,文物出版社,1984版)。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和典型器物,与彩陶一样被视为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尖底瓶”、史前考古、史前文化的内容进入中学历史课本是好事,甚至可能成为大趋势。中学生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也应得到赞赏和肯定,但作为教材和教学活动,也应尽可能严谨、正确、生动、开放,探究课和活动,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指导,应尽可能建立在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否则,“探究”就成了成功。“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建议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或其他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尽快考虑尖底瓶问题,甚至重新选取尖底瓶实物样品进行注水或进水实验研究(仰韶文化尖底瓶是高温烧制,多为素陶, 而且我认为用实物做实验不会对文物造成什么损害),从而取得一致的认识和意见,纠正教材中的不当之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