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堂的主要景点
李嘉龙宫遗址位于陇西县南安乡一心村庙儿巷,相传为李氏家族居住地。唐朝中期,这里有三组宏伟的建筑,称为李嘉龙宫,殿宇众多,建筑雄伟,规模庞大,规格高于寺庙。自古以来,李姓子孙就在这里祭祀祖先,其中龙喜堂的牌位就挂在主纪念馆里。寺门上挂着龙禧堂的巨幅牌匾;这里有李氏始祖李、李氏始祖伯、李氏始祖伯有公、李氏始祖三块牌位和汉白玉雕刻的李祖像,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李氏祭祖场所。龙禧堂龙禧堂前有戏台五栋,后有龙宫建筑五座假山,均毁于军灾。现在五楼和三座假山已被夷为平地,仅存十一座龙宫建筑,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两座假山。今天只剩下牌楼了,叫头天门。黎族人还绘制并保存了一幅李嘉龙宫图,古建筑需要重建。陇西四中1958改建时,所有古建筑都是简单改建。1993年9月,李嘉龙宫西正殿和北首门恢复原貌。现存于古建筑中的雕龙,栩栩如生,栩栩如生,蜿蜒绕梁,高耸入云,似龙形之树,镌刻着岁月的流逝,记录着中国陇西李文化发源地的变迁。
仁寿山
仁寿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素有“天涯上仁寿”的传说。以前这里亭台楼阁众多,花木繁茂,一派郁郁葱葱的繁荣景象。建于唐中期的龙禧堂,曾依山而立,雕梁画栋,丹青彩绘,飞檐翘角,气势磅礴。一整天,香烟弥漫在空气中。自古以来,李的子孙就在这里祭祀祖先,缅怀先贤的丰功伟绩。唐末,社会动荡,民族交融,李在陇西大规模南迁,陇西会馆数次被毁,成为一片废墟。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支持下,积极争取资金,大规模建设仁寿山旅游景区,成为省级森林公园。同时,我们在仁寿山设立了“龙禧堂”。1994年,我们在国内外提出了恢复龙喜堂的设想,并组织力量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制定了龙喜堂的建设方案。2000年,我们又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了修改,撰写了《仁寿山省级森林公园龙溪堂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经县委、政府批准。该项目利用现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充分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建设迎宾区(太白饭店和购物中心)、祖区(设有“六堂-厅”,即画像厅、忠义堂、名人厅、金石厅、展厅、藏书厅、功德厅,并依地形建有亭、台、楼、阁)和祭祀区。本项目建设总投资304416543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937.23万元。项目建成后,将为古丝绸之路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为更多的李氏和海内外各界游客来陇西寻根祭祖、旅游观光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