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为什么叫瓯?

温州古称,又称“东瓯”,唐代称温州,简称“瓯”、“温”。

温州历史上以造纸、造船、制鞋、刺绣、漆器闻名,也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之一。北宋时成为当时重要的港口,被朝廷辟为对外贸易口岸。南宋时期,海上贸易特别发达,是四大海港之一,至今仍是货物进出浙南、闽北的咽喉。

郭璞,人,在《山海经》中把温州的地形描述为“瓯居海中”,这是最早的有关“瓯”的文字记载之一。据清末学者孙诒让考证,夏为瓯,殷为鲁,周为瓯,与世不同,故“瓯”始于夏。

地形学

温州市区地貌受地质构造影响,地形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东宫山脉从福建省东北部一直延伸到泰顺、文成两县,括苍山脉从永嘉西东北部延伸到黄岩、仙居,海拔1000多米。因为断层,构成了巍峨的中山。与之平行的是南雁荡山脉和北雁荡山脉,逐渐下降为10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

再往东是冲积和海洋平原,散布着被侵蚀的孤山和丘陵。海岸有两种:基石和淤泥。因为有许多河流和山脉,河口往往是一个淹没的山谷形状。沿海岛屿是山脉入海的延续,都是大陆岛屿。海岸和大海之间,有或宽或窄的沙滩,是新的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