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古城墙的历史演变

据《宋史》记载,宝州城的建筑年代应为公元992年,李稷宣称宝州“筑城门,挖外沟,筑营寨五千,宝州初具城池……”。公元1213年,蒙古军攻陷宝州,城被弃,州迁至满城14年。公元1227年,元朝将军张柔因城内空间狭小,迁回宝州旧址,修城、划街、定宅,进行大规模的建筑工程,使宝州成为燕南大都市。公元1402年,卫戍总司令山梦首先在原有土墙的基础上“用砖石增加了女墙”。公元1567年,知府张烈文提议修砖城。当齐家和县令张士銮再次修复时,他们使用了所有的砖,并用方形砖覆盖,使城墙更加坚固。清朝顺治、雍正、同治年间,知府胡延年、清苑县知府徐德泰、直隶李鸿章等多次修缮。

据光绪《清苑县志》记载,自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设立清苑县,到现在保定市受其统治,距今已有1500多年。北宋元年(公元960年),与辽接壤。因军事防御需要,在此设立“保塞军”,清苑县改为保塞县,后升级为保州。日后“保定”之名由此而来。宝州城的建设还在继续,城内土墙、楼房的建设,1500多个营地的统一建设。挖护城河,疏一亩春江迎鸡泉,既增强了城市的防御功能,又方便了水上交通。淳化三年(992),李继选任宝州知府,工程完工。所以,宝州市有城市的规模。

到了明代,为了加强保定的防御能力,保定由土城改造成了形制宏伟、功能齐全、既能防守又能进攻的砖军城。城周长6公里多,墙高3尺5尺,有3尺宽1尺5尺深的护城河。在城墙顶部,每隔60步修建一个向外凸出的长方形墩柱,使守军能够从侧面攻击敌人,所以又叫敌台,共有81。这座城市周围有四个门。东门叫王莹,南门叫迎汛,西门叫湛月,北门叫公基。城门主层有塔,建半圆形瓮。虽然整个城市是方形的,但城市的西南方向突出了200多米,略呈弧形,笔直向北。城市的形状像一只脚靴,因此被称为“靴城”。

1900 10英、法、德、意侵略军入侵保定,烧毁城楼、瞭望塔。1903年,袁世凯为了邀请慈禧、光绪游览西陵,将永宁寺(南大寺)改为宫殿,并原样重修南门城楼,但三门门、四门翁城其他主塔未修。

民国时期,河北省第四监狱就驻扎在城市的西南角。为了加强安全,南面城墙坍塌的部分被重建了约200米。小南门开于1935,当时东北军53军万福临部队驻扎保加利亚,便于训练。

1937“七七事变”前,守军为加强防御,在南城墙(现址仍存)城墙内修建了两座大型水泥防空洞,同时对保定城墙进行了另一次维修。同年9月24日保定被日军占领后,1942在西南角的靴城尖端开了一个小西门,但好景不长,就这样被封锁了。

1948 165438+10月保定解放时,古城墙和南门主体建筑基本完好,东、西、北门主体建筑遗址留有三间平房。从1950拆除司门瓮城开始,东城、程楠、北城的城墙从1952到1954陆续拆除,西城的城墙从1956开始拆除。现仅存一段程楠城墙遗址,位于环城南路西段,现存面积545米。还有一个长方形的桥墩,从动物园北墙可以看到。这座古城墙遗迹虽短,却记录了保定古城的沧桑变迁,是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城市保卫战的珍贵资料,也是历史名城的象征。因此在1984年6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