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的个人资料,详细!~

竺可桢(1890—1974)

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先后在武昌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中央大学任教,65438-0928任中央研究院气象所所长,65438-0936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第一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兼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他还被选为NPC常委委员,并在1962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 *生产党。他为中国的科教发展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的是鞠躬尽瘁。他是中国现代科学家和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是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大师。

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890出生于东关镇一个普通家庭。他的大哥是一位从事汉语教学的学者。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读于私塾,学习非常刻苦。中学时就读于上海市城中学校和复旦公学,后就读于唐山路矿校。由于他努力学习,成绩突出,五次考试都名列全班第一。1910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为公派学生,前往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农学。后来,他转到哈佛大学地质系,专攻气象学。哈佛大学求实创新、自由讨论的学风对他影响很深。1918他28岁获得台风研究优秀论文博士学位。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他回到祖国,先后在武昌师范学校和南京师范学校任教。1920受聘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教授。次年,学校更名为东南大学。在竺可桢的主持下,成立了地理系,设地理、气象、地矿四个专业,新设系主任。这是中国大学建立地理系的开始。1927,学校更名为中央大学。期间担任地理系主任,主持日常行政工作;在讲授地理通论的同时。气候学、气象学等课程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气象学、地理学的研究和教育人才。、吕炯、黄、沈、胡焕庸等都是这一时期培养出来的杰出学者。他还积极参加中国科学社,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

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他积极在学校南农场建立气象气象站。从65438到0922,他购置了各种仪器设备,定期观测气温、湿度、气压、降雨量、日照等项目。每月发布南京气候报告。这是中国自主建设和创办气象事业的起点和标志。

随着1927年北朝的胜利,政府成立了中央研究院,成立了天文台筹备委员会,设立了天文和气象两个研究所。曾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副会长的竺可桢被任命为气象研究所所长。此时,气象研究所不仅是国家气象学术研究单位,也是领导国家气象事业建设的国家机构。竺可桢白手起家,克服重重困难,为发展我国气象事业付出了巨大努力。他首先领导了中国气象站网的建设,提出了建立气象气象站的国家计划。计划在十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0个加油站,150个气象站,1000个降雨气象站。在气象研究所成立的那一年,南京北极阁气象台首先建成,它是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发源地,也是当时中国气象科学的研究中心和业务指导中心。在此期间还开展了天气预报业务,拟定了《气象观测业务规范》,统一了观测时制、代码类型、风级标准和天气现象编码,开展了气象资料整编的出版业务。出版过《中国降雨量》、《中国气温》、《中国气候资料》、《气象月报》、《气象季报》、《气象年报》。1934年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

1936年4月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他以“实事求是”为校训,明确提出中国的大学必须培养符合当今需要的“有用的专门人才”的进步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团结全体师生,带着书籍和仪器,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广西太和等地,于1939年底转战贵州遵义、湄潭。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组织师生上课,用实际行动支持抗战,服务当地人民。在民主爱国的学潮中,他始终站在进步学生一边,保护浙大师生的爱国正义行动。在办学中,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注重学生的实践训练和智力培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1949年4月杭州解放前夕,竺可桢带领浙大师生,积极准备解放。同时,电告国民党政府,坚决拒绝迁往台湾省。他一个人隐居上海,闭门谢客,迎接解放。解放后,他愉快地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并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地质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主席、全国科协副主席等职务。他还当选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作为新中国地学的组织者和教育家,他倡导建立了许多新的研究机构,培养了一大批地学骨干。强调地理学必须摆脱简单的描述,运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和仪器设备,进行定位观测,建立实验室,采用现代化的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的最新理论进行研究和论证。

1956年,竺可桢牵头成立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并一直兼任主任。他多次指出: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调查。综合调查应为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其任务是调查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数量和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科学规划。早在解放初期,他就急国家之所急,以发展橡胶为目的,积极投身于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的地理调查研究。1951,西藏专案组组织成立。为了治理黄河,他主持并组织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此后,中科院成立了综合调查委员会,组织了四大调查任务。一是康滇的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研究。二是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的调查研究。三是热带地区特殊生物资源的研究;四是主要河流水资源调查研究。在他的支持下。从1956到1957这两年间,先后成立了6个综合考察队。分别是:黑龙江综合考察队、新疆综合考察队、华南和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长江、黄河流域土壤考察队,柴达木盐湖科学考察队等。此外,还组织了一个治沙和南水北调的调查组。到他去世时,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已经组织了25年不同规模的综合考察队,超过100个单位,超过10000人次。积累了大量珍贵资料,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竺可桢热心倡导和组织中国自然区划、中国农业区划、中国国家地图集等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他关心地质学、地震、古生物学、土壤、植物、动物、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他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把科研和普及比作科学的两翼,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撰写了大量科普文章宣传科学知识。

作为杰出的地理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不仅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地理系,还培养了大批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对许多重大地理领域和问题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他认为地理学是经济建设事业中的基础科学,是研究现代地面环境的科学。因此,应重点研究现代地球表面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地壳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发生、发展和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和转化的科学。中国地理学沿着这个方向健康发展。在地理学研究方法方面,他非常重视区域分异的研究。早在1929,他就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划》,开创了这项研究的先河。1958年发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指出不应将热带北界移至南岭,也不应将华北各地、东南地区、新疆南部划为亚热带。他说:亚热带气候可以规定为:冬天略冷,使得喜热的热带作物无法良好生长。每年冬天,虽然有冰雪,但无霜期都在八个月以上。农作物一年可以收获两次。他不仅提出了划分的标准,而且明确指出了亚热带的南北界限。他的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竺可桢在气象学和气候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他早年从事台风和东亚季风的研究,在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地研究大量经典、历史、书籍、文集、中外文献,研究中国和世界的气候变化。1961年撰写《历史时期的世界气候波动》,1972年发表《中国最近五千年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等学术论文。前者根据相关文献描述的北极海冰变薄、苏联永久冻土南界北移、世界高山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等地理现象,证明20世纪气候逐渐变暖,并由此追溯到历史时期和第四纪世界气候, 并发现17世纪下半叶长江下游的寒冷期与西欧的“小冰期”一致。 最后指出,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可能是气候波动的重要原因。这为历史气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论据。后一篇论文,可以说是他潜心研究历史气候几十年的结晶,是震惊海内外的重大学术成果。他充分利用中国古籍和地方志的记载,以及考古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文章指出,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的2000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左右,1月气温在3-5℃左右。此后一系列冷暖变化,振幅大致为1-2℃,每波周期约400至800年;历史上的几次低温发生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公元1200年和公元1700年。在每400-800年的周期中,有一个50-100年的小周期,温度变化范围为0.5-1℃;气候的历史波动是世界性的,但每一次最冷期似乎都是先从东亚太平洋沿岸出现,然后蔓延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变化大的原因主要受太阳辐射控制,变化小的原理与大气环流活动有关。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细致,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典范,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我国历史地理学家谭栖祥说:“每次看这篇文章,都觉得这是一篇功夫深、分量重的作品,多年来少有,在世界名著中应该是侧身的。”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德说:“竺可桢在气候学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他发表的论文仍然领先于学术界。”

在气象科学研究中,竺可桢一直十分重视气象气候与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早在1922,他就发表了一篇关于气象与农业关系的学术论文。1964年发表《中国气候特征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他运用植物学原理,以太阳总辐射、温度、降雨量为依据,分析了我国气候特点及气候与作物生产的关系,探讨了各地区粮食作物发展的潜力和限度,提出了改革耕作制度的方向性建议。这篇论文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竺可桢还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竺可桢也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奠基人。他从1921开始观察记录物候。1963和万合著《物候学》一书。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普及物候知识,提倡因地制宜,利用物候规律安排农业活动。这本书一出版就很快销售一空。

竺可桢热爱中国* * *党和社会主义事业。1962年6月,72岁的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 *党,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他品德高尚,大公无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实事求是;他关心年轻人,回报落后,待人真诚,平易近人;他工作深入、认真、细致,潜心苦干;他坚持原则,追求真理,不怕强,不骄不躁;他好学,踏实,执着,始终如一。他不仅为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气候学的创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以其追求真理、忘记个人利益的精神,以及对待学术和工作的态度,为年轻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竺可桢也是中国现代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物候学是他做出巨大贡献的领域之一。中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他的工作。

他是中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组织统一严密的物候观测网络是现代物候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早在1931年,竺可桢在《论月牙序》一文中,总结了我国古代的成就后,提出应用新的方法进行物候观测。在他的推动下,从1934开始,原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选取了21种植物、9种动物、几种水文气象现象和几乎所有的农作物,委托给各地的农业试验点进行观测,这是我国最早的有组织的物候观测。目前有1934-1940的7年记录。由于抗战时期很多地方暂停测量,只有1934-1936记录比较完整。解放后开始了更有规律、更持续的观察。冬小麦的物候观测从1953开始,之后进行棉花和水稻的物候观测。从1957开始,作物物候观测向全国推广。1961年,在竺可桢的指导下,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主持下,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了国内物候观测物种:木本植物33种,草本植物2种,动物11种。可惜在1966-1971年间,大部分单位停止观测,直到1972年才恢复。近年来,国家气象局下属的农业气象试验站也开始了物候观测。观测数据陆续公布,第一份年报的命名和内容都经过竺可桢本人审定。

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物候学》一书,出版于1963,再版于1973,是竺可桢多年物候学研究的结晶。他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地的物候发展,物候的基本规律,利用物候预测农业时间的方法。在1973再版中增加的“一年中生物物候的动力”一章中,他应用唯物辩证法解释了物候变化的内因和外因及其关系。由于物候变化的复杂性,他建议从生理、遗传等方面探索其中的奥秘。他还认为物候工作是一项群众工作,希望在农村广泛开展。该书通俗易懂,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知识性。他在《中国五千年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古物候资料,采用了物候分析方法。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德在评论这篇文章时说:“竺可桢在气候学史上起了巨大的作用...时隔半个世纪,他发表的论文仍然领先于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