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的起源和演变(3)

从这些古代档案可以看出,档案是历史文明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满足处理事务或记录公私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档案自产生以来,就是人们生产和政治、科学、文化活动等社会实践的记录。同时,档案作为历史文化经典的遗存,成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源泉。所以一些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档案是历史文明和文化之母。古代历史学家记录君主和贵族的言论、行动和法规,作为国家档案保存。史家的保存和知识代代相传,成为专属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王朝保存的档案内容向社会传播,史家的知识也逐渐传播到民间。“学而优则仕”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著作和讲学盛行。许多人从各方面收集和研究档案中积累的各种专业知识,并加以选择、整理和发展。比如,百家争鸣中各个学派的学术思想和资料,很多都是源于或借用档案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档案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由于纸的发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文件的书写材料逐渐被纸取代。纸的广泛使用不仅促进了汉字的演变,促进了祖国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对文献档案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至于完全应用纸来写文书,经历了竹简、帛书、纸的过渡时期。由于公文的处理大多是在几个卷宗上进行的,汉唐以后,公文、卷宗也被称为“文案”、“案文”,有时也用“文书”、“书籍”来表示。《汉书·刑法志》中有“文书多几亭,纂者不可全读”的记载。在唐宋的法令中,有很多这样的名字。比如“每做一份,公司就完了”、“柜子里的文件全丢了,员工一百”等等。文章的诗词里也有章节和句子,比如“为什么急着写书?”,“没有文书工作?”而“文书工作越来越重,民力越来越疲。”

“档案”一词最早出现在清代,据现有材料记载。现存的顺治时期的政府文件中一直使用“档案”一词。比如顺治十八年(1661),十月初一,户部大臣阿莎在巴州打听干青宫的土地和土质,也就是有“请顺治大臣于十年四月写档”的说法写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的杨滨《柳边略》说:“界外木中多书,寄人唤名,亦须削木屑。存放久了的叫档案,叫档案,这样就积累了很多皮条客挂在墙上。但是,今天用文字写的书,也叫品牌,也叫档案。”这也是对档案词源的一种解释。“档”字在《康熙字典》中解释为“横木架档”,意为木架。“案”和《说文解字》解释为“几属”,有点像小桌子。由此,处理一个事件的相关文书被称为一个案件,它们被编入清朝的档案中。收集到的官方文件一般称为“案例”。“档”和“案”一起用,顾名思义就是文件架的复制。这个称呼一直沿用到现在,仍然有它的形象和内在含义,有了新的科学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