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是怎样的?

华东师范大学195110出生。是以私立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文理为基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沪江大学、东亚体育学院的教育系、动植物系、音乐系、体育系合并而成。全新的华东师范大学在原大夏大学的旧址上成立。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是上海知名的民办高校。两所大学的教员中有很多知名学者,两所大学的学生也同样才华横溢。大夏大学校徽

大夏大学由原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欧怀、、傅等原厦大教授和学生于1924年7月创办。大学名字的意思是“中国光大”,它被命名为“大夏大学”。当时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而闻名。大夏大学成立后,学校的声誉不断提高,所以报名参加考试,转到大夏做学者的学生越来越踊跃。到1928秋季学期,学生人数达到1000多人。后来,李娃丽达河由荣捐赠,使大夏因其美丽的校园而闻名。从办学之初,一大批教授包括郭沫若、田汉、朱经农、马、、等著名学者都曾来我校任教,其中包括天才诗人徐志摩。良好的办学实力让大夏大学享有“东方哥伦比亚大学”的美誉,与复旦大学、光华大学、大同大学并称为上海民办高校“四大金刚”。光华大学校徽

光华大学于1925年6月由数百名退出美国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的师生创办。19从圣约翰大学辞职的中国教师是光华早期教学的骨干力量,许多有学问的人为了表示对爱国斗争的支持来到光华教书。当时的校长是张守永,文学系主任是张,中国文学系主任是,政治系主任是罗隆基,教育系主任是廖世诚,社会系主任是潘光旦。胡适、徐志摩、吴梅、陆谦、姜维乔、黄仁植、姜文玉、吕思勉、王造时、彭文应、周有光、钱钟书等知识分子都曾在光华大学任教,这是当时中国以自由派知识分子为主的私立大学。老师经常用英语教学。其校纪管理严格,学风有口皆碑。学校成立初期(1951-1957)后,开始了学校的各方面建设。建校时有11教育、中文、外语、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音乐、体育等院系。9月,1952,圣约翰大学教育、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系;浙江大学地理系;沪江大学教育与社会系;大同大学教育物理系和震旦大学教育系合并到学校,从交大、同济、浙大抽调了多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师。体育系和体育专业课转移到新建的华东体育学院。开拓(1957-1966)大夏、光华大学及相关院系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奠定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基础;50年代初的院系调整给华东师范大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各项事业蓬勃发展。1959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全国十六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改革发展“文革”十年间(1966-1991),民族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教师被送往工厂和农村地区。从1966到1969,学校连续四年不招生,1970才恢复招生,但规模很小。1972年5月,学校被迫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读师范大学、上海教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学校合并,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再创辉煌(1992-至今)80年代初,学校清醒地认识到,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和生存空间,就必须走师范性和学术性相统一的道路,面向和服务于基础教育。学校从理顺校内各种关系入手,从单项改革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改革。1993年初,学校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设立国际商学院、理工学院、文学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人文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育科学技术学院八个实体学院。学院进行了专业和学科的建设和改造,后来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了多种二级学院。1994的人事改革,将工作人员从4000多人减少到3500多人。从1993开始,学年学分制改为学分制,打破了专业限制,拓宽了学生知识面。主辅修制在1987试行后,全面推广,逐步扩大。并对自主招生和非师范生招生进行了改革。改革学校科研运行机制,实行有偿专职科研编制,加强科研经费宏观管理。后勤改革实现了经营机制的转换,完善了承包责任制,提高了经济效益。学校在进行各项改革的同时,召开了本科生教学会,加强特色和主干课程建设。1959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16重点院校之一。1978二月再次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4月,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学校之一。1996年4月,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根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6月5日至2月38日

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战略部署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占地2070亩。2006年8月,学校机关和院系迁至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2006年9月,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华东师范大学,成为国家“985工程”高校之一,迈出了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