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有什么问题?

边沁最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是建立了功利主义哲学体系。在1776出版的《论政府电影》中,边沁初步探讨了功利主义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政府理论(巧合的是,在这一年,经济学家斯密出版了他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历史学家吉本出版了他最重要的史学著作《罗马帝国的衰亡》);65438年至0789年,边沁出版了《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对功利原则和幸福痛苦的计算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构建了完善的功利主义理论体系。1823年,边沁与哲学家、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一起,创办了《威斯敏斯特评论》,并大力推广功利主义哲学。这本刊物后来主要由詹姆斯·穆勒的儿子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编辑和撰写。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份出版物将约翰·穆勒塑造成了一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边沁的功利观影响了詹姆斯·穆勒,詹姆斯·穆勒影响了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所以边沁可以自吹自擂,“我是詹姆斯·穆勒的精神之父,詹姆斯·穆勒是大卫·李嘉图的精神之父,所以李嘉图是我的精神之孙。”

边沁还有一个经济学研究成果,就是1787的《为高利贷辩护》。这是一封写给亚当·斯密的长信,其核心是批判斯密的利率管制思想。在《国富论》中,斯密提出限制利率,旨在防范逆向选择带来的风险,保护借贷关系中弱势一方的利益。边沁从鼓励和保护风险资本的角度批判了限制高利贷利率的观点。他认为利率管制会扼杀风险资本,进而抑制任何形式的投资。斯密的观念有些保守,尤其是他保护弱者利益的观念。按照孟德斯鸠的解释,试图通过控制利率来保护弱者的实际后果是损害弱者的利益。边沁的观点看起来有点激进,但可能更务实;这个概念甚至有些二十世纪熊彼特企业家和创新思想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