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α,β回报?量化投资的策略创造与分析。
比如跟随沪深300的几只ETF,你发现你手里的沪深300ETF有2%的溢价,同时市场上有一只折价1%的ETF,你可以卖出高溢价的沪深300ETF,买入折价的那只。这样,虽然你一直持有沪深300ETF,但你获得的收益是超出沪深300指数本身的,这就是α收益。
解释同质化:很明显,沪深300ETF全部同质化,也可以认为20只股票最小市值同质化,银行股全部同质化,分级A同质化。自定义低估解释如下。
贝塔回报:基本面上涨本身就是贝塔回报。
比如10只定义了最小市值的股票就是一个指数,这些最小市值从5亿涨到20亿,这就是贝塔收益。自定义最低股价10作为指数,如果从牛市的5元跌到2元,那么beta回报为负。
创建量化策略有三个步骤:
战略的理论基础
历史回溯测试
找到策略,黑天鹅。?
(一)战略的理论基础:(大致分为三类):基本理论
按照基本面可以分为:1。值类型;2.成长;3.质量类型;根据中国的特点,可以补充a股的基本面;4.小市值型;5.股票价格类型
技术理论
技术上可以分为:1。趋势类型,2。趋势反向转换,3。缩量反弹,4。指数旋转,5。时机。
风险套利
风险套利(或轮动):不断买入更便宜的,卖出更贵的。
注意:
有些理论基础不扎实,不能很好的解释(这也导致各种投资学派意见不一)
有些量化跳过了理论基础,直接根据历史统计数据进行量化(本文不再讨论)。比如统计两会前后的涨跌情况,一季度历史表现最好的板块。
战略理论解释:
基本面策略可以定义什么是被低估的,比如低PE,低市值,低股价,高ROE,高成长。还可以自定义低估,PB*PE低估,总市值*流通市值低估。
基本面理论提供了一个同质且不稳定的股票组合。一些基本面策略的股票波动较小,比如PE最低的股票,一段时间内总是少数银行股;有的波动较大,比如小市值型。
有些技术理论很难定义什么是低估,比如趋势型;有些好像被低估了,比如偏差最小,最大跌幅在20号,其实不然。
风险套利是可以定制低估的策略,统计是不能定制低估的策略。
如果基本面本身能上涨,就能获得beta回报。
我得出的结论是,风险套利策略的核心是自我低估的轮动,即持续获得α收益!!
如何获得α收益:基本面策略的大部分收益是因为风险套利而获得的;即不断买入更低估值,卖出更贵;也就是说,由于调仓期间不同股票的波动,适当缩短周期有利于提高收益;所以一年内交易次数越多,alpha的收益越大(投资大师说减少交易次数不适用于套利)。
理论本身的β收益不多,甚至是负的(基于价值的市场估值这几年一直在降低,如果不调整仓位,收益就是负的)
我们要寻找的是基本面理论本身能够上升,能够提供一个同质的、波动的策略(即获得α和β)
统计策略的内在逻辑不太有说服力。是用过去的概率来预测未来吗?
(2)历史回测:回测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欺骗自己用历史回测中的一个哲学思想,叫做奥卡姆剃刀:更简单的理论比复杂的理论更好,因为它们更可测试。
更改测试开始时间。对于仓位调整期超过2天的策略,要尝试每一个开始时间,得到平均收益,这是最接近策略真实历史回测的,因为理论上一两天开始时间的变化对策略收益影响不大,如果变化大,就意味着过度优化。
不要创建静态股票池。历史上每个阶段都有大牛股。完全可以收集大牛股作为股票池,计算仓位调整周期。每个阶段买最牛的,收益能高到不可想象。
不要用PE。PB等指标来准确的逸出顶部和底部,用它们最多确定一个大概的范围。每次大顶点的位置都不一样,这样的计时是没有意义的。
先测试25只以上的股票,确定策略的有效性,再减少数量做策略。如果25次测试无效,那么一两次就算收入不错也要放弃。?
更改条件权重。如果权重略有变化,收益变化较大,那么就降低策略的预期未来收益,不要期望策略未来表现那么好。
争取2007年开始测试。除非你能确定每一次行情的风格,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同样的择时系统,如果策略1回撤30%,策略2回撤15%,你肯定会选择策略2。如果策略1和2本质上是类似的策略,就不要太高兴了。未来策略1和2谁的表现更好谁更差还不好说。
(三)寻找黑天鹅:每一个战略都有一个黑天鹅价值导向、成长导向和质量导向的战略。黑天鹅已经过去了一个季度,财务数据可能已经完全变了。所以岗位数量不能太少,行业要分开。
小市值,低价格,低交易量策略,黑天鹅是只仙股。
统计数据,技术策略,黑天鹅理论本身都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