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传统剧种之一,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在徽剧、汉剧的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等一些剧种的优点和特长而逐渐演变而来的。

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徽剧开始进入北京。最早入京的徽剧团是久负盛名的安徽三清剧团,其后是四喜、合春、春台,史称“徽剧四家”。当时徽班唱的曲子主要是黄儿。黄儿发源于长江中下游,在徽剧“吹腔”和“高腔”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变化。四个徽班和陆续进京的徽班,以优美的唱腔和出色的表演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19世纪初(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刘莉、王洪贵进京,在徽班演出。汉剧唱腔里除了黄儿还有西皮。西皮源于甘肃、陕西,传入湖北襄阳后,结合当地民间曲调演变而来。回汉艺人的合作,和西皮的同台演出和相互影响,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当时,昆曲虽已逐渐衰落,但由于艺术水平高,又有当局的支持,在京剧舞台上仍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还有秦腔、京剧(进京后由弋阳腔演变而来)等北京地方剧种,都有一定的观众。为了与昆曲、秦腔、京剧等剧种竞争,满足北京观众的需求,徽班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变革。它在继承徽州和刁寒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优点,特别是昆曲和秦腔的一些剧目、曲调和表演艺术,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1840(道光二十年)后,京剧正式形成。此时,京剧的各种唱盘已经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色已经形成,角色行业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批具有京剧特色的剧目已经具备,第一代京剧演员也已经出现。其中有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他们被称为旧学生的“三丁家”。程长庚为京剧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对其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清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舞台上活跃着著名的“三杰”、、孙菊仙、香、旦角梅巧玲、于子云。其中,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开创了影响很大的京剧谭派,一度形成了“学谭无腔”的局面。后世老一代的流派很多都是从谭派演变而来的。此时,京剧常被招入宫廷演出,逐渐取代昆曲在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数百年的主导地位,成为风靡全国的一大剧种。因为北京改名北平,京剧一度被称为“评剧”。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唱是黄儿和西皮,所以京剧又叫“皮黄”。黄儿曲调苍凉深沉,善于表达悲伤和愤怒,可分为积极的黄儿和反黄儿。西皮曲调活泼浑厚,善于表达昂扬的情绪和欢快的感情。京剧中常用的唱腔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排子、吹腔。总之,京剧曲调丰富,旋律优美,跌宕起伏,变化分明。

京剧的伴奏和配乐可以分为文场和武场。文昌是管弦乐,主要有胡琴(京胡)、北京二胡、月琴、小三弦(以上简称四大件),还有笛子、笙、唢呐、海底鼓。武场是打击乐,主要有鼓、锣、小锣、钹,还有鼓、水钹、钹、锅、铃。

京剧传统剧种1000多种,经常演出三四百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