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织的历史有多久了?
根据考古发现,专家推测,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就开始养蚕、采丝、织布。真正表明蚕茧已被利用的是1926年陕西夏县尹喜村出土的半个蚕茧。根据考古学家李记和昆虫学家刘崇乐的研究,断定它是桑蚕茧。茧壳长约1.36厘米,宽约1.04厘米,用锋利的刀片切掉一部分茧。尹喜村生活在仰韶时期(距今约5600-6000年),为人们研究丝绸的起源提供了实物。
河姆渡遗址已经发现纺织工具,由此可以推断,丝绸的使用至少不会晚于良渚文化。最有影响的说法是1958年中国科学家做出的考古发现,5300年前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丝织品。
丝绸技术被中国垄断了数百年。由于其织造技术在当时是一项复杂的工艺,又因其独特的手感和光泽而备受人们重视,丝绸织物在工业革命前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国际贸易材料。最早的时候,丝织品只能供皇帝使用,但丝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丝绸文化从地理和社会上渗透到中国文化中。它已经成为中国商人在对外贸易中不可缺少的高档商品。
起初,中国严格控制丝织和养蚕的技术流通,禁止流向外国。但在中国移民的协助下,朝鲜成功实现了前200年养蚕技术的突破。此外,在和田河流域(500-300年前)和印度(300年前)也成功地进行了养蚕。然而,大约550年后,罗马帝国才得到蚕种,发展出养蚕技术。商代农业大发展,蚕桑业也形成一定规模。商代丝织品的考古发现虽然有限,但已经出现了提花丝织品,说明当时的织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
西周时期,统治者对工业生产有严格的组织和管理,丝绸生产技术优于商朝。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蚕桑丝绸业也得到了重视,发展农桑成为各国富国强民的重要国策。
战国时期,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农民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手工业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生产的专业化更加明显,有些技术代代相传,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生产丝绸,丝绸的品种也比较丰富,主要分为丝、绢、锦三大类。织锦的出现是中国丝绸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结合了丝绸的优良性能和美术。它不仅是一种高贵的材料,也是一件艺术品,大大提高了丝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影响深远。这时,中国丝绸也传入印度。印度政治家、哲学家考底利耶在《论政治》(又译《治国安邦》)一书中有一个词cinapatta,意思是“中国的捆绑式丝绸”。此外,从梵语中的许多词语可以看出,古印度人对丝绸的认识要比希腊人和罗马人准确得多。他们知道蚕丝是昆虫吐丝,从茧中抽丝(老N)。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巩固和发展的时期,秦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确立为汉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汉初的“与民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了大规模的官营丝绸业,其产品主要满足朝廷和政府的需要;私营丝织业也有很大发展,一些作坊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特色和知名度。与商周时期相比,丝绸产地发达。西汉时期,丝绸生产的重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自东汉以来,西南蜀锦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丝绸产品。
秦汉时期,丝绸业不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随着汉代中国的大规模扩张,丝绸的贸易和出口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控制了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连接了欧亚大陆。贸易的促进进一步发展了中原与边疆、中国与东西邻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条路从长安出发,向西经过甘肃、新疆,经过中亚、西亚,最后到达欧洲。126年以前,在汉武帝的西进政策下,中国的丝绸、丝绸源源不断地输出中亚、西亚,通过丝绸之路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大量丝织品是当时贸易繁荣的物证。中国的丝绸生产技术也在这一时期传到了中亚。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国家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剧烈的社会动荡,复杂的政治结构,不断的民族交融,广泛的国际交流,使丝绸生产难以发展,但内涵丰富,外观多样。这一时期,北方仍是丝绸制品的主要产地,四川成都的丝绸业一直很发达。由于三国时期的相关政策,江南丝绸业的发展有了新的提高,经过南朝的治理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唐中期以后江南丝绸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之间的长期战争,对黄河流域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到了隋朝,中国养蚕丝绸业的重心转移到了长江流域。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总的来说,国家强盛,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尤其是文化开放,表现了这个时代的大度和兼收并蓄的风格。在这个社会基础上,丝绸业也经历了一个发展高潮。当时有三个重要的丝绸产地:一是黄河流域,以河北、河南为主;二、四川巴蜀地区,建南路、山南路以西可纳入此区域;第三,长江以下的东南地区基本形成了三强鼎立的局面。安史之乱后,江南地区的重要性大大增强。此外,西北地区丝绸的发展在边远地区首屈一指,并表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唐朝是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产量、质量还是品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丝绸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规模较上一代大大扩大。与此同时,丝绸的对外贸易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丝绸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条,而且贸易的频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丝绸的生产和贸易为唐朝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朝的丝绸贸易非常发达,陆上丝绸贸易路线使用迂回的道路北上。海上丝绸之路也在这一时期兴起。丝绸产品出口到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印度,甚至由阿拉伯商人通过东海线和南海线传播到欧洲。丝绸贸易的繁荣导致了丝绸技术的传播。到了7世纪,丝绸东起日本,西至欧洲,西南至印度,基本奠定了以后丝绸产地的格局。宋元时期,随着养蚕技术的进步,中国丝绸有过短暂的辉煌。不仅丝绸的花色品种明显增多,特别是出现了晋松、丝绸、金饰布三个各具特色的新品种,而且在蚕桑生产技术的总结和推广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北宋时期,黄河流域、江南地区和四川地区是重要产区,中后期生产重心向江南地区转移,但北方仍保持着生产高档丝绸产品的优势。南宋时期,丝绸产地基本集中在长江流域,江南丝绸生产占据绝对优势。浙江成了名副其实的“丝绸之府”。夺取十六州后,辽开始发展养蚕和丝绸生产。金代的丝绸业虽然被破坏了,但还保持着一定的规模。
在宋代,官方的丝绸作坊规模相当大。北京有少府管辖的金玲书院、染织书院、司文书院和文绣书院,在重要的丝绸产区还设立了官方织造机构。东京在真宗时期有400多台织布机,润州织造服务年产量为1万台。梧州,丝织业的新兴中心城市,素有“衣遍天下”之称。太湖流域“茧立于山上,人力车声声闻”。宋代民间丝织业非常发达。除了是农村的传统手工业,城市里还涌现出大量的丝织作坊,民间机器使用者的力量不断壮大。在对外贸易方面,由于陆上丝绸之路的封锁,海上丝绸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的生丝和丝绸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到世界各地。
元代丝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元初丝绸生产被战乱破坏,但产区仍有一定规模,以中书省管辖的“肚皮”地区和江浙省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最为繁盛。历史上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农书《农桑瑶姬》也在全国发行。元代中期以后,产地格局大变,北方地区丝绸生产衰落,江南地区更加重要。寒冷的气候一方面使北方不适宜蚕桑生产,另一方面棉花的种植也使蚕桑业趋于集中。由于蒙古贵族对珍贵手工艺品的特殊兴趣,元代设立了大量官办作坊,集中了大量全国各地的优秀工匠,招募丝绸原料,进行空前的大规模生产。庞大的官营织造体系是元代丝绸生产的重要特征,对民间丝绸生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明清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丝绸的生产和贸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丝绸生产的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丝绸海外贸易迅速发展。江南苏湖地区已成为最重要的丝绸产地,发展了一批典型的丝绸专业镇,官营织造日趋成熟。这时,中国丝绸已经发展到最活跃的时期。
明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调农业和节俭,蚕桑、丝绸业的产地减少,但形成了以江南为中心的区域集约化生产,其中苏州、杭州、松松、嘉兴、湖州为五大丝绸重镇。明朝中期以后,社会风气逐渐奢靡。在商品经济和专业化分工的条件下,江南地区的丝绸工商业获得了极大的繁荣。
明代官办织造业规模较大。除了在南京和北京设立中央染织机构外,还在苏州、杭州和全国二十多个地方分别设立了地方染织局,每年供应朝廷和政府所需的布匹。生产方式有“本土织造”和“外来主导织造”两种。当地织造是轮班徭役制,主导织造的是民间机修店。工匠的人身依附性比元朝宽松。明朝实行海禁,对外贸易是政府控制下的朝贡贸易。丝绸产品以御赏的形式流入周边国家和地区。明朝中期以后,海禁逐渐开放,中国的生丝和丝绸经由澳门销往日本和欧洲。
丝绸业在清初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当康熙采取鼓励措施后,丝绸生产迅速发展,并进一步集中在太湖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业的中心,在规模和水平上。
清代官方织造制度废除了明代的工匠登记制度,原料主要靠购买。整体规模较明代有所缩小。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合称“江南三织造”,负责供应朝廷和政府所需的各类丝织品。民间丝织业生产规模扩大,专业分工和区域分工更加明显。出现了一批繁荣的丝绸专业镇,产品种类繁多,国内市场繁荣。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朝严格执行海禁,加强对外贸易的限制,实行一条龙贸易。尽管如此,中国对日本的生丝出口和对欧洲国家的生丝及丝制品出口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
晚清时期,中国丝绸业在苛捐杂税和洋厚倾销的双重打击下,陷入了十分凄惨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