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很简短。
端午节吃粽子的小故事如下: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人民悲痛万分,纷纷涌到汨罗江边祭奠屈原。渔民划着船,在河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一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扔到河里,说鱼龙、虾蟹都吃饱了,不会咬医生的身体。人们看到后纷纷效仿。
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在这一天,人们把大米装在竹筒里扔到河里以示敬意,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粽子筒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另一个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娇树”、“粽子”。历史悠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小米就被茭白(zinia latifolia)的叶子包裹成角状,称为“角粟”;用竹筒包装的大米密封烘烤,称为“筒粽子”。东汉末年,小米用草木灰水浸泡,裹成四合院,煮熟,就成了广东酸水粽子。
历史渊源:
古代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古代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象、历法等人文和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根据现代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是对天地的信仰和对祖先的信仰。古代的节日大多是在古人选择吉日祭祀以感谢天地之神和祖先之恩的活动中形成的。
早期的节日文化体现了古人崇尚自然、固本求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祭祀活动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如尊德、礼乐文明等。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和普及的过程。
古代南北风俗不同,先秦时期的端午活动在中原文献中鲜有记载,无法直接考证现存文献的出处。据有关端午节的文字记载,“龙舟节”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代的地方习俗中,但端午节的习俗早已有之,如赛龙舟、祭祀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