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历史典故
骊山的历史典故如下:
烽火台
西周末年,为褒博宠妃而笑,又采用奸臣的奸计,于是袁点燃了狼烟,引得四诸侯前来救援。当王子们汗流浃背地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他们看到了烽火台上的灯光和舞蹈,于是愤怒地离开了。看到各路诸侯的狼狈,他“一跳”笑了。
因为这个原因,周幽王非常高兴,他得到了他的女儿。公元前771年,狗军入侵西周,周幽王再次点燃篝火,却没有人来救,西周灭亡了。于是,就留下了“王友在篝火中扮演诸侯,夸其知一物而失天下”的典故。
唐玄宗和杨玉环
骊山地热资源丰富,因此也成为皇帝和妃子泡温泉的地方。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在骊山周围建城、建官殿,取名“华清宫”。其中有玄宗沐浴的“九龙汤”,杨贵妃沐浴的“海棠汤”。每年10月份运气好,开春后才回长安。因此,骊山的华清宫见证了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
地理位置和骊山简介
地理位置
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支,位于临潼区南部,蓝田县北部。东西向绵延25公里。因山形似黑马,故名骊山(古代称骊山)。其最高峰仁宗寺海拔1302米。
骊山孤零零地矗立在临潼县南部,因山形似一匹深蓝色的马而得名。一说是以李融古国命名。地貌类型属于流水侵蚀的中波状低山,海拔1000 ~ 1200m,仁宗寺最高点1302m。因为突出于渭河平原,与渭河平原相对高差800多米,看起来还是挺拔的。
骊山简介
骊山东、西峰广植松柏,林木葱郁,阳光灿烂,故名东西绣岭。
在唐代,东绣岭主要由石瓮寺、红楼绿亭、旁边的骊山瀑布等建筑组成,包括兰芝谷、余睿峰等观赏区。
西秀岭有三峰:第一峰有周朝遗址烽火台;第二峰上有太后殿,唐代华清宫耀眼的城墙——洛城南门就在这里。第三峰上有袁超亭,顶上有结古楼,底上有永生堂。华清宫的山楼多在西秀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