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玄学,它是如何产生的?关于历史条件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历史条件:
东汉末年,统治集团分裂,社会危机日益尖锐。在意识形态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开始动摇,儒家经典和占卜的内容空洞而荒谬,根本无助于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于是经学反而应运而生。同时,由于选举名不符实,欺世盗名、贿众的现象比比皆是,明教理论开始破产。当党派之争的灾难发生时,传统的价值体系开始崩溃
之后董卓废帝,群雄并起,东汉灭亡。“自然”、“无为”的思想开始兴起,人们开始提倡重生命、避世。黄老的思想也开始兴起,如王充的《论衡》,公开反对神学的目的论,名法思想开始产生影响。
举荐制与官僚家族的政治因素、尊儒尊经的文化因素、庄园经济和乡村豪强的经济因素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士绅阶层。庄园经济自给自足和多元化经营的特点影响了士绅的人格独立性,一种相对平等的社会关系开始在士绅知识分子中形成。在这个班级平面里,要求学术上平等对话,自由见面;在思维方法上尊重理性;在人性论中,它要求“自然”;政治上要求君主“无为而治”。这些变化是“魏晋玄学”和“魏晋风度”产生的社会背景。
而贵族社会对个人自由和封建秩序的双重诉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则表现为魏晋精神世界“明教与自然”的学术主题。建安时期,以曹石为首的建安名士,思想复杂。他们具有反儒家传统的精神,推崇黄老的“从众”原则,践行李明。同时,他们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主张开放。源于建安宴的魏晋谈资是玄学的摇篮。魏晋有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求理,一个是娱乐,平等原则贯穿其中。当时谈话的主要议题是圣人、德治与法治、人才标准、君父之序等。,打破了天命论,认为人事为根本,天道为末,君主无为。这些都对魏晋玄学思想产生了直接影响。
品评是汉魏之际士人社会最重要的学术活动,清谈、言意之辨、玄学重“无”的思想都源于此。刘劭在魏文帝时撰写的《人物志》,融合了道家思想和著名学者、法家思想,将人物评价的一般原则上升到哲学层面进行讨论,是研究魏晋玄学形成的重要材料。《人物志》中的全材与偏材关系理论,从人材的角度发展了黄家的"合"的政治哲学,为道家思想与儒、法、艺的融合提供了理论途径,对魏晋玄学产生了直接影响。魏晋玄学政治理论的核心论点是“从众”时代的需要,灵活运用儒、法、术治国,表现为圣人无为,各类人才尽其才。
作为儒家学说的根本之学《易经》,此时由于其含义晦涩,有必要重新探讨《易经》。在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想发展的背景下,魏晋出现了玄学思潮。玄学之名最早出现在《晋书·陆云传》中,说“云(陆云)无玄学,自此谈老。”魏晋时期玄学一词并未广泛流行,其含义指的是言与行两个方面,言之玄妙,行之优雅,影响深远,心胸宽广。“轩辕”指的是“超越文字和图像”的本体论问题,远离具体事物。所以对空性、玄学、玄学的研究,可以称之为玄学。玄学学者多为当时名士。他们标榜自己的家世、外貌和含糊不清的“谈吐”而成为一时的风气,所谓“神秘之风”大多数玄学家主张破坏礼仪,但少数仍维护封建礼教。
特点:
①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用老庄诠释《易经》。
②围绕“有无”这个辩证问题。玄学以言和、王弼为代表,视“无”为世界之本,世界之统一;崇拜存在的理论家裴頠认为,存在是自我生成的,而自我生成的是通过某种东西来体现的。
③他的哲学的基本内容是探索世界本体论。贵非子把“无”作为“有”的存在基础,提出了“无本”的本体论思想;而郭象则主张个体化理论,认为“有”是单独存在的,不需要“无”作为自己的本体。
④其哲学目的是解决明代宗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王弼用释儒的方法诠释了易经和《论语》,调和了儒道两家的关系。他认为名教是“端”,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二者是端与体的关系。郭象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学说,认为道法自然与儒家的道法一致。阮籍和嵇康提出了“顺其自然”的思想,表现出反儒的倾向。
⑤以“得意忘词”为方法。针对汉儒复杂的解释方法,王弼、郭象强调论证问题时要注意公正原则,反对坚持言与象,提出了“得意忘言”和“寄言表意”的方法。
⑥以“辨名析理”为其哲学思维形式。玄学非常重视名与理的区分,善于分析和推理概念,名与理的区分是其思维形式的基本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