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对曹操的评价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创始人。他以汉武帝的名义征服四面八方,为曹魏立国奠定了基础。以下是我对曹操的评价。欢迎阅读学习。

历代名人对曹操的评价1

“宁可教我消极,也不要教我消极。”

这是曹操野心最突出的一面。他可以错,但他的下属不能错。有一句歇后语说曹操杀吕伯奢是不对的。为了夺取天下,依靠皇帝做诸侯,这就是孟德伟大才华的体现。他不急于求成,懂得韬光养晦,高瞻远瞩。但是,智者努力就会失败,多疑的心无意成为他失败的原因。

他的野心也可以从他残忍的本性中体现出来。为了给父亲报仇,他攻城掠地,屠杀数万人,无辜的残骸挡住了溺水的人。

然而,他的伟大才能仍然为我们传诵。

曹操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关于曹操一直众说纷纭。被歌颂的是服务天下的英雄,被消灭的叫汉奸奸臣。曹操统一北方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历史事实。在北方统一战争中,曹操作用突出,官渡之战奠定了北方统一的基础。我同意曹操是军事家。有学者认为曹操是诗人,我同意他的观点。因为“酒是歌,人生几何?.....“周公吐食,天下归心”这句诗,不是一般文人能达到的文学意境。

有人认为曹操是政治家,但我认为有些评论偏高。首先,曹操犯下了杀人的暴行。公元193年,曹操为父曹嵩报仇,一度血洗徐州和手无寸铁的雍、梁逃亡的百姓。战争是残酷的,人民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成为军阀之间战争的受害者。成千上万的人被屠杀。泗水不畅?(“曾经”?《陶谦传》)足见当时惨烈的杀戮场面。太残忍了。这件事暴露了曹操心中的残忍。也是曹操一生最大的污点。曹操也犯下了镇压农民起义军的罪行,双手沾满了黄巾军的鲜血。其次,曹操的个人作风也有很大问题。曹操很好色,虽然?圣人?有云:食、色、性?玄妙的说法,但是曹操真的为女人疯狂了。在张,他抓住了他的姑姑,当他打吕布,他抓住了他的妻子,秦。虽然不是很坏,但在道德问题上应该受到谴责。最后,曹操为了自己的权力?捧皇帝做群臣?并屠杀了许多文官和武将。孔融、杨修、崔琰等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也相继去世。验证了封建统治者能为我们所用,不用就杀的不良作风。中国文坛所谓的大亨郭沫若先生竟然写出“重蹈曹操覆辙”这样一篇毫无价值的文章,真是可笑。文章没有正视曹操屠杀百姓的一些罪行,片面鼓吹曹操填海。曹操的屯垦实际上是一种剥削性很强的制度,不值得后人效仿。我国人民崇拜的鲁迅认为曹操?至少是个英雄?曹操的英雄在哪里?但是不清楚。任何对曹操观点的极端评价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更加辩证公正地评价和认识曹操。

历代名人对曹操的评价2

曹操是典型的艺术家,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作为一个阴谋家,他权力无限,贪婪无度,与“仁者”刘备形成鲜明对比。他与阴险、奸诈、暴虐、多疑的人物交织在一起。他大权在握,为所欲为,是对诸葛等人形象的明显反叛。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汗狄咸成了他的傀儡,因此遭到反对者的责骂。为了突出刘备的正气,把他写成奸雄,但他的军事才能并没有被抹杀。在几年的讨伐西域中,他占据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个君主中最有才华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然后金能够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曹操打破了封建德才论资排辈的用人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并于公元210年春颁布了求才令。

曹操在阶初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开国皇帝和中兴王不是得了人才和他一起治理天下的,而且得了人才往往不出胡同。这绝不是一个机会,而是当权者寻求和拜访的。有鉴于此,曹操指出,现在世道不定,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刻。他希望周围的人不要考虑他们的出身。帮他发现和推荐那些出身贫寒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重用。后来曹操又在公元214年和公元217年颁布了两次求才令,反复强调他的“任人唯贤”的政策。他要求人事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员不要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事。只要你真的很有才华。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一大批人才。当时全国各地很多人投奔曹操门下,形成了猛兵如云,谋士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能的人,曹是不会忘记过去的。比如陈琳,原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为袁绍起草过讣告,骂过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向曹操投降。曹操问他:

他的才华出众,善于招贤纳士,还在于他的虚怀若谷,胸怀宽广。在赤壁惨败后,曹操并没有感到无助,而是笑着说:“时至今日,北方仍在我的掌握之中”,他的三笑显示了他对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也是一个对文学很有兴趣的人,他喜欢写诗,即使战争迫在眉睫,他的兴趣也不变。他的许多诗在乐府中都很有名。

历史上的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在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崛起,在短时间内迅速击败了众多地方割据军阀,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之后积极推动北方的经济生产,曹操为魏晋时期中国北方的相对稳定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统一了北方,为金朝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文学上,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合称“三曹”,是东汉末年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在诗歌方面,曹操代表了东汉末年诗歌的最高境界,而在章法方面,曹操主张理解和摆脱自汉以来华而不实的文章之弊。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曹操也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文学《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写的就是两个字,奸诈。《三国演义》把曹操和刘备看成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曹操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维护了中国北方的安定繁荣,在《三国演义》中得到肯的称赞。另一方面,《三国演义》也把他塑造成一个狡猾、多疑、残忍、野心勃勃的小人来批判讽刺。

国剧里的曹操是一个反面脸的曹操。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曹操的才华和贡献被完全否定,被刻画成这样一个贪婪、残忍、野心勃勃、可怕且经常出丑的小人。

曹为什么会称霸?不可否认,他相当足智多谋。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善于使用有能力的人,欣赏重用忠诚的人。如果他只是一个董卓那样狂妄邪恶的弟子,将来也不会有更大的成就。他珍惜人才,即使是敌对阵营的人才,他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他对关云长和赵云的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郭嘉和典韦早逝的遗憾甚至超过了对自己儿子的爱。他钦佩的人是忠诚和勇气。对于那种小人,即使背叛了原来的主子,投降了自己的阵营,也会被毫不留情的处死。吕布很勇敢,但是位置飘忽不定。曹操处死了他。陈宫坚决反对他,忠于原主人。曹操被他的忠诚深深折服,行刑时亲自为他送行,不忍叹息。可见他是睿智的,善恶分明。当然曹操也有一些不值得提倡的地方,比如残暴,偏执,肆无忌惮等等。客观来说,他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历代名人对曹操的评价3

第一是:知人善任,适其才。

是于迅和郭嘉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有才与知人善用或知人善任是统一的。知人善任是什么意思?包括三个内容:第一,知道谁是人才;第二,知道这些人是什么样的人才,或者说是什么样的人才;第三,知道把这些人安置在哪里。这叫知人善任。知人善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善任,善任靠的是才能。比如我们反复提到的崔岩和毛杰的特点是什么?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曹操让他们主持组织部和干部部的工作,选拔官员。果然他们两个选拔推荐了德才兼备的。我们以早佐和任俊为例。他们有什么特点?辛辛苦苦,曹操让他们去屯田。由此,曹操的屯田制度得以推行和实施,曹操获得了丰富的粮草和经济基础。这是曹操用人的第一个特点,知人善任,适其才。这个特点,就连最讨厌曹操的人,比如写《容斋随笔》的洪迈,也承认洪迈对曹操的用人也有这样的评价:“一官英明有效,权分一郡,无论大小,都是出类拔萃。”也就是说,不管他安排谁做什么事,他都是非常适合和胜任的。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推诚取信,选人不疑。

这是一般的用人原则。怀疑人的人不需要,懂得用人的人不怀疑。但是曹操在这里有点特殊。哪里特别?第一,曹操身处乱世。乱世有什么特点?人心浮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真诚。用曹操的话来说,这叫“猜忌之秋”,大家都不信任。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曹操的双重角色。用周瑜的话说,曹操叫“韩翔,其实是汉贼”。当然,现在还不能肯定曹操是不是汉贼。至少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曹操前期还是想维护汉朝,后期个人野心膨胀,成为汉奸,想取而代之。但即使在前期,曹操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名义上是为汉朝招贤纳士,实际上是希望这些人才为他所用。但这样一来,他还有一个优点,他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曹操的“侍奉天子以令诸侯”或者“倚仗天子以令诸侯”。他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他的优点是什么?他可以用中央政府、汉朝、现任皇帝的名义,用这个政府的官职、头衔、俸禄来吸引人才,比刘备、孙权更方便。他的缺点是什么?就是他搞不清楚自己招的是谁,到底是效忠皇帝还是效忠他,难免有所怀疑。第三个特点是曹操阵营复杂。有原东汉的官员,有新招选的官员,有曹操自己带出来的人,也有投靠曹操、投降曹操、归降曹操的其他阵营的人。那么这些人之间也是互相猜疑的,也就是说对于曹操来说,信任和真诚在这个时候,在这个环境,这个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时候,作为一个* * *,曹操必须表现出自己的包容和真诚。

我们多次说过曹操对背叛他的人如此宽容。他对张绣、钟伟、陈璧以及那些恶意攻击过他的人,如陈琳,都很宽容。他为什么对这些人如此宽容?他只是想向全世界表明,我曹操是真心希望天下英才来此报国的。我很真诚。就算你背叛我,我也不在乎,我不后悔,我不在乎,我甚至不惩罚你。只要你再来,他就是想表达这种诚意。那么这样的信任和真诚,他得到了什么?以换取忠诚。比如宇金,就是曹操自己从兵卒提拔上来的将军。曹操第一次南下张绣的时候,张绣不是投降了曹操,然后造反了吗?造反的时候,曹操有点落花流水。此时的曹骏很乱,但被禁的队伍很整齐,一路整理自己的队伍,一路击鼓,有序撤退。回来的路上,我遇到了其他几个士兵,衣冠不整,狼狈不堪。于进问他们怎么回事。他们说,我们被青州兵抢了。什么是青州兵?青州兵就是投降曹操的黄巾军。黄巾军投降曹操后,曹操把他们编入青州兵,曹操对他们特别宽容。这些人看到曹操战败,就起来作乱,抢曹操的其他队伍。乍一看还行。既然都是曹公的队伍,怎么能这样!然后车队开过来惩罚青州兵,然后撤退。这时候青州兵得到了整个宇金,赶去找曹操告宇金。等到于禁回到大本营的时候,已经是群情激奋,但是于禁还是先收拾了自己的队伍,安营扎寨,没有及时去见曹操。当时有人告诉宇金,青州兵状告你了。为什么不跟左宗棠说清楚?你现在在露营做什么?宇金说,敌兵说来就来。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好,我们怎么能迎敌呢?生意要放在第一位,个人荣辱要放在后面。况且左宗棠是何等智者,怎能听信谗言?安顿好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后,我去故宫见曹操。曹操称赞他,说你真有古代好将军的风范。太好了。这是什么?信任换忠诚。

*曹操曹参因材施教,搭建与人才相互信任沟通的最佳桥梁,曹操的人才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所以曹操往往能够和大将齐新一起共渡难关,尤其是在一个奸诈的乱世,足见曹操的真诚和气度。但宽容只是表现了曹操的人情。一支有人情味的军队能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吗?曹操依靠什么样的用人方法来树立自己的权威?

曹操用人的第三个特点是: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曹操治军非常严格。他多次发布各种命令,要求严明军纪。因为曹操很清楚,没有纪律的队伍是无法战胜敌人的。而曹为树立了榜样。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观众可能很熟悉。那就是曹操曾经下令行军时不得践踏农田。他想保护农民。谁的马要是踩了麦田,那就是杀头之罪。于是曹操的骑兵全部下马行走,一手牵着马,一手用兵器,用什么东西盖着麦子,小心翼翼地走着。曹操自己没有下马,结果马吓了一跳。一个家伙跳进了麦田,曹操的马踩在了麦田上。曹操马上下马,把军法官叫来,说:怎么办?军事法官说,斩首。曹操说你应该被处死。唉,这怎么可能呢?反正古代就有这个传统,统帅不能惩医,不能治庶人,不能对尊者适用法律,就不能斩首。曹操说没办法,就剪了一把头发。他拔出剑,割下一根头发扔在地上,表示他受到了惩罚。这个故事记载在一本对曹操非常不友好的书里。这本书的名字叫《曹操传》,道出了曹操的虚伪奸诈。他说你踩了麦田就杀了你的头,你却掉了一根头发。其实不是的。曹操也受罚,这叫刑。惩罚就是把他的头发剃光,因为古人认为受此身皮之苦的父母不能罢休,惩罚就是侮辱,所以他还是被惩罚了,这还是表现了曹操执法之严。

然后曹操的惩罚很重,赏赐也不含糊。曹操对下属的赏赐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像某些美男子,不靠一时之利。我们知道军阀混战的时候会有很多所谓的帅哥。一场战斗打完之后,这场战斗就胜利了。来,来,来,你们,分了它。这是给你的,这是给你的,这是给你的。随便拿。看似很慷慨,其实没什么意义。曹操要赏一个人,必须有两样东西。第一,这个人一定有很大的贡献。第二,曹操的赏赐必须到位,也就是曹操的赏赐必须超过你的希望份额,他加码。他奖励你的时候很体贴,可能是你想都想不到的体贴。曹操是一个很体贴的人。他不做,也会做好。人情一定要做到充分。作为统帅,曹操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从来不和部下争风、争脸、争功劳,功劳全归部下;第二,他的奖励绝对不会走过场,一定会让你受益。曹操是一个非常非常真实的人,也正是这种真实的风格,让大家觉得追随曹操确实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第四个特点是:心胸开阔,见贤思齐。

曹操就更不用说了,不跟下属争风争脸争功劳,下属给他出主意。如果他不采纳,他一定会检讨,会为自己的错误责怪自己和别人。当然,很多时候曹操是虚心可教的,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作为一个人,他当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和智慧来换取应有的回报,这是他的希望之一,但是他希望自己能够施展才华,他的建议和计划能够被采纳。当我们阅读历史书籍时,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这样的记录。毛听他们的话,跟他们走,做好事。当然,也有毛不听的时候。如果他不听,犯了错误,曹操肯定会检讨。有一次曹操攻打孙权的时候,曹操做了一个决定,把淮南所有的人都北移。当时有一个叫江吉的人不同意。曹操说:“你看,上次我和袁绍在官渡打仗,把白马人都搬到演金去了。”蒋济说:“曹公,现在的情况和你和袁绍争白马时不一样了。而且,人民是想家的,想家的。谁想四处走动?不要移动它们。曹操不听,一听说曹操要北移,都去找孙权。所以后来姜姬去见曹操,曹操一听说姜姬要来,马上就出去迎接。然后他笑着拉着姜姬的手说,哦,姜姬,你看,这东西是我做的。我本来想让他们避开孙贼,结果我把他们都赶到孙贼的地方去了。看看我做了什么,回顾一下。而且,我们要向他学习,就是复习的时候不要总是愁眉苦脸。现在我们的一些领导犯了错误,不想检讨是因为检讨的时候好像会哭,深刻解剖自己,检讨也有各种感受。还可以笑着复习,复习的时候也不丢脸。接受你点评的人依然认为你是真诚的。

这就是曹操用人的四大特点。根据这四个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八句话:

真诚的,感性的;敞开心扉,真诚待人;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依法禁止和统治人民的命令;设身处地的去包容;年轻人自责,功德回报他人;通过奖励人们的优点来奖励他们。

*曹操作为一个好老板,经常用人,他很清楚“欲争天下,必先争他人”。但在乱世,妻子选择人才,人才也选择老板,类似于今天的双向选择。所以,要赢得人才,首先要征服人才的心。而易中天先生则认为曹待人厚道,善于自我批评和关心他人。这是曹操赢得民心的独家秘诀吗?那么,曹操如此多的用人之术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其实重要的不是曹操怎么做的,而是他为什么要做。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用人的技巧,而是用人的方式。道是什么?道是人性,是人心。曹操用人之道的核心是:洞察人性,洞察人心。他太了解人是什么样的了,他知道他的手下跟他打仗是为了什么,所以有了“功成身退以回报人”的想法。他知道每个人都有弱点和缺点,所以有“法治,容人”。他也知道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讲道理的,所以才有了“以理服人,以信取人。”他也知道人是有感情的,有时候感情的维系比利益的维系更重要更有效,所以才有了“以诚待人,以情待人。”所以曹操的伟大不在于他的技术和具体做法,而在于他的道,而在于他对人心和人性的透彻理解和把握。

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就是官渡之战后,曹操缴获了大量袁绍的书籍、资料、文件和书信,发现其中有自己人写给袁绍的书信。按照普通人的反应,这是通敌的证据,这是背叛的证据。我们要把这些信一封一封地拿出来,找出所有的汉奸、二心、动摇者。曹操没有。曹操发现这么一堆书信后,看也不看就立刻下令烧掉。曹操做的太漂亮了。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就问曹操,你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证据都销毁了?曹操说,哎呀,得了吧,说实话,我跟袁绍打仗是以弱胜强,袁绍强,我弱。当时连曹操自己都不确定我能不能打胜仗,更别说所有人了。很正常!曹操的手真巧。聪明在哪里?他很清楚当时的情况就是他说的那样,所以既然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当时和袁绍有秘密往来的绝对不是一个小数,不是一个、两个、三个、五个,也可能是几十个、几百个。你不能清算所有这些人。既然不能清算,那还不如干脆不清算。我不仅不会清算他们,甚至不会把把柄握在手中。我会在你面前做。不知道是谁和袁绍勾结。我现在就烧掉所有的证据。你放心吧,只要你以后跟着我,忠心耿耿。我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我会尽力的。曹操很清楚,在如此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有时候是需要装聋作哑的,而只有装聋作哑才能容人,也只有容人才能得民心,得天下心。所以叫老白姓,“不哑不聋,不做爷爷”,有时候还得装傻。了解人心和人性不容易,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更不容易。更难得的是,曹操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比如说,他毁灭证据,他奖励他的将领,他检讨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感谢给他出主意的人。他做这一切的时候,坦诚、大气、自然、写实,一点也不摆架子。

*曹曹参洞察人性和人心,掌握了用人之道。曹操掌握了用人之道,他也知道自己的才能最需要什么。曹操知道了人才的需求,也就知道了自己能给人才什么。所以曹操的用人之道,归根结底也是他的做人之道,那么曹操的做人之道是什么呢?

曹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几个原因。第一,曹操聪明。他知道,一个从事政治斗争的人,一个在战场上战斗的人,不可能完全说真话,也不可能完全说假话。这样的人一定要把握好什么时候说真话,什么时候说假话,对谁说真话,对谁说假话。对敌人,你必须说谎,兵不厌诈,你不能说真话;但是你的顾问都是聪明人,所以你得说实话,只有说实话才能获得信任。在你获得信任后,他会尽力给你出主意,你就能战胜敌人。曹把握住了真假之间的这个度,这叫聪明。

第二个原因是随和。曹操性格好的一点就是他是性情中人。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一个诗人。他既有军事将领的素质,又有诗人的气质。只要不是在正式的办公室,不是正式的战斗,他都很随和。他会讲笑话,会开玩笑,会找乐子,所以很有亲和力。一个领导,太认真不好,太认真,人家觉得你不能亲近;太随便不好。太随便就没有威信。不如像曹操那样。当他需要威望的时候,他不生气,不恐吓。平时为人和善随和,让下属尊敬爱戴。曹操也很好地把握了这个分寸。所以曹操经常拿正经事开玩笑。比如他有一个仇人,他的父亲被曹操囚禁。曹操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父亲在我监狱里的日子还不错。但是,国家不可能总是为别人的父亲养老买单。你看着办就很好玩。

第三个原因是他的真诚。曹操真心诚意地希望很多人帮助他。他真的觉得自己很孤独,很弱小。这是他的道理。曹操有一首诗叫《短歌行》,里面有这么一句话:“青青,悠悠我心。但为了君主,至今我已深思熟虑。”翻译过来,是你的衣服是绿色的,我的爱是悠闲的。只是因为你,我才怀念到现在。你想念谁?不是情人,不是蜜糖,而是能帮他成就一番事业的朋友。这种感觉是真实的,所以第三个原因是他的真诚。

第四个原因很深。曹操是一个很深沉的人。让我们来看看这首简短的歌曲。他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当酒之歌,人生几何。比如朝露,去日本就难多了。”人生很短,我们要用这短暂的生命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业,所以需要很多人才和朋友来帮助我。所以他的用人之道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之上的,绝不是一般的用人之道。所以曹操很随和,很深沉。郭嘉对曹操有这样一个评价,叫“外易内明”,就是表面上随便看他。其实在内心深处,他可以和你握手,他可以和你一起笑,他可以和你一起笑,他可以和你耍花招,但是请注意,当他和你握手的时候,他是在看你,在看人。

读《历代名人对曹操的评价》的人也读到:

1.曹操的成功故事

2.谁是为了荣耀而背叛祖国的英雄?

3.三国志七篇。

4.河南南阳武侯祠导游词

5.论唐代的规范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