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文化传承与时俱进的例子?

端午节是中国非常盛大的民间文化节日。随着中华文明的延伸,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已远播至东南亚各国。

许多民俗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蕴含着传统文化对礼仪、道德、生态、宇宙的理解、思考、教育和学习。但是现在,我们似乎只知道它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

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反思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方向和内容。认识、了解、挖掘、整理传统民俗文化,当务之急是采取各种方法让群众熟悉各种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感情,汲取古人的精神和智慧,继承和发扬其合理的文化基因,为传承奠定基础。

继承传统习俗需要我们在扬弃中革故鼎新,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在看待传统习俗时,不能因为它们“传统”,就把它们视为“陈旧”、“落后”,甚至“无知”。

传统习俗沿袭了祖先的血脉和基因,很多习俗是科学合理的,不能全盘否定,但也不能全盘接受。比如端午节就是改良后的新形式,内容自然是纪念屈原。

扩展数据:

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正逐渐被遗忘或忽视,很多传统节日有沦为“吃”节的趋势。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各类习俗活动中,市民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吃”,吃年夜饭、元宵、粽子、月饼,比例远高于其他选项。

另一项数据也显示,上海居民每年在传统节日期间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节日食品”和“吃年夜饭”上,这反映出当代上海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很肤浅。

人的需求“与时俱进”,传统习俗却难以推陈出新。上海市民对传统节日的感受虽然还是更侧重于传统习俗,但他们喜欢传统习俗,追求一种符合当代社会的节日放松方式。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发展前景抱有期待。持乐观态度的人数明显高于持保守和悲观态度的人数,同时担心传统节日成为商业工具。一句话,上海人是“无法热爱传统节日”,或者说是“想爱却不知如何去爱”。

人民网-端午文化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