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发展史
这些实践经验很多都流传至今,比如喝酒止痛,大黄催泻,印楝除虫,柳树皮退烧等等。
后来,毒品也在宗教迷信与邪恶的斗争中,在封建帝王追求享乐长寿中发展起来。
但更多的是将民间医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传播融入草药医学,在中国、埃及、希腊、印度等都有记载。比如公元一世纪左右,中国的神农本草经,埃及的埃伯斯草书等等。
明代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1596)在药物发展史上有很大贡献。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全书52卷,约654.38+0.9万字,含药物1892种,插图165.438帧,方剂65438+个。
西欧文艺复兴之后(14世纪开始),人们的思维开始摆脱宗教枷锁,认为凡事皆有因,只要客观观察就可以理解。
瑞士医生帕拉塞尔苏斯(1493-1541)批判了古希腊医生盖伦的唯心主义理论,结束了医学史上1500多年的黑暗时代。
后来,英国解剖学家W·哈维(1578-1657)发现了血液循环,开创了实验药理学的新纪元。
意大利生理学家f·丰塔纳(1720-1805)通过动物实验测试了千余种药物的毒性,得出了客观的结论:所有的天然药物都有其活性成分,选择性地作用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引起典型的反应。
这个结论后来被德国化学家F.W .瑟土纳(1783-1841)首次从罂粟中分离纯化出吗啡所证实。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后期,不仅促进了工业生产,也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其中,有机化学的发展为药理学提供了物质基础。植物药物的活性成分不断被提纯,得到高纯度的药物,如吐根碱、奎宁、士的宁、可卡因等。
后来人工合成了新药。例如,德国微生物学家P.Ehrlich从近千种有机砷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对治疗梅毒有效的新胂(914)。
药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从德国人R·布赫海姆(1820-1879)算起,他建立了第一个药理学实验室,编写了第一本药理学教材,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药理学教授。
其学生o . schmied Berg(1838-1921)继续发展实验药理学,开始研究药物的作用位点,称为器官药理学。
受体最初是由英国生理学家j . n . Langley(1852-1925)提出的药物作用理论,现已被证明是许多特定药物作用的关键机制。从那以后,药理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二战结束后,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药理领域和新药,如抗生素、抗癌药、抗精神病药、抗高血压药、抗组胺药等。
近年来,药代动力学的发展使临床用药从经验走向科学计算,促进了生物药剂学的发展。
药效学逐渐深入微观世界,阐明了许多药物的分子机制,促进了分子生物学本身的发展。
展望未来,药理学将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开发针对病因的药物治疗,进而能够进一步收到药物治疗的效果。
基因药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是随着基因和受体理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也是一门边缘科学。
临床上经常可以发现,同样的药物和剂量对患者A有效,对患者B无效,对患者c可能有副作用。
在药理学中,一般报道药物作用于受体,从而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和一定的治疗作用。
两者之间的差异,或者说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需要用基因来解释,这就是基因药理学要解决的问题。基因药理学的基本观点是,患者对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反应是由他们之间不同的基因引起的。
基因药理学是未来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的一场革命,从中可以衍生出各种诊断剂、治疗药物、不同治疗剂量的规格、不同剂型。
首先,诊断试剂制造商将开发更多的诊断试剂盒来诊断患者的遗传状况。
当然,目前诊断剂只是用于诊断疾病,但用于诊断基因的诊断剂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广场。
这样的基因可以称为药物反应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