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亭子邻居的意义
与葛老为邻,意为“葛老”,即明末崇祯年间文远馆进士徐光启,徐家汇一带人习惯称其为“许歌老”。
作者简介
李天罡,1957,生于上海,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研究系教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上海市宗教学会副会长。
著有《金泽:江南民间祭祀的起源》、《跨文化解读:儒家经典与神学的相遇》、《徐光启年谱更新》、《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学与意义》、《马与近代中国思想》等。,并主编了《徐光启全集》和《马系列现代思想家卷》等。2001年获香港华人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颁发“徐光启奖”,2019年获米兰大学颁发“利玛窦奖”。
内容介绍
本书汇集了教授近年来撰写的近30篇序跋,内容涉及徐光启和马两位沟通中西的灵魂人物的轶事和评论。有对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重要事件的梳理和思考,如礼仪之争、西文汉译等。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有沧桑和人事。
对海派文化有独特的解读和深刻的思考;对朱维铮先生也有很深的感情。多样的主题反映了作者广泛的学术兴趣和学术轨迹,凝练隽永的文字背后是当代学者对灵魂的深刻追问。
古代邻里关系
邻里关系自古有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普通人之间,比如互相借用生产生活用品,农忙时互相帮助合作,闲暇时互相看望,节假日互相看望,遇到困难互相扶持等等。
在古代,邻里关系非常重要。谁破坏了这种关系,谁就可能失去生存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谁就被动。在古人眼中,邻里关系的地位和价值是仅次于血族关系的更重要的地缘关系。
对于政治家来说,邻里关系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和谐的邻里关系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还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