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中,日本舰队击沉了英国运兵船。英国是如何反应的?

英国认为日本没有责任,责任完全是清朝的责任。

1894抗日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和英国有很大关系。可以说,英国间接推动了甲午战争的爆发,决定了清朝和日本的发展方向。这个原因是因为日本人击沉了英国船只。抗日战争前,日本和清朝都进行了一些改革。日本做了一个侵略清朝的长期计划。先是借口吞并琉球,后来又想占领台湾省。但由于实力不足,被清军击败,重启进攻朝鲜的计划。这个机会就是1894年朝鲜起义。当然,在1876之前,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但日本想吞并朝鲜。朝鲜起义后,朝鲜政府没有太大作为,只好向清政府求助。

清朝是朝鲜的宗主国,清政府无法拒绝附庸国的帮助,但日本也以条约为借口出兵朝鲜,很多人都能理解。1894年,我国政府雇佣英国人帮助美国向朝鲜运送士兵,在丰田县附近海域被日本Naniwa号巡洋舰击沉。船上大部分官兵遇难。船上的871官兵是李鸿章多年训练出来的淮军精锐,在阿山战役中是清军的三分之一。这一结果大大削弱了清朝的军事实力,一下子打击了清朝的士气。

在日本,进攻高升号可以说是一个长期计划。它这样做主要是试探政府的军事实力和底线,另一方面也是试探欧洲强国英国的态度。英国人认为,这件事日本没有责任,应该由清朝赔偿。这背后的原因是英国在俄国南进的压力下决定支持日本。自由放任让日本充满自信,随之而来的是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和日本的崛起。但英国的放任给世界(后来的军国主义日本)带来了隐患,也让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