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乐器的历史了解多少:唢呐起源于哪里?

最初的唢呐是一种流传于波斯和阿拉伯的乐器。甚至唢呐这个名字也是古波斯Surnā的音译。唢呐在3世纪出现在中国,演奏唢呐的形象见于新疆拜城基齐尔石窟第38窟的艺妓音乐壁画中。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期,就传到了中国的中原地区。

先后被翻译为“唢呐”、“平纳”、“苏尔奈”、“唢呐”、“唢呐”。

关于唢呐的起源,据说在三世纪,新疆拜城柯尔克孜族石窟(约265-420)的壁画中就已经有了演奏唢呐的乐师形象。另一方面,在金元时期传入中原,又称“捶击”、“吹打”。明清时期在民间广泛流传,多用于婚丧喜庆的打击乐队,也用作民歌、舞蹈、戏曲的伴奏乐器。

唢呐史料在明代开始出现。王铭齐《三故事会》:“锁奈,其制如角,七孔,首尾用铜,管处为木。”“为军之乐,今亦为民所用。”

清代的唢呐在宫廷中被收入回部曲,还被用来写卤书。因为两端都是铜做的,所以又叫“金角”。后来又衍生出大唢呐、中唢呐、小唢呐的形制。

各个民族和地区的双簧乐器,大小和名称都不一样。相对较小的称为“海堤”。

从缅甸引进的较大的一种叫“聂江豆”。藏传佛教使用的唢呐也叫“德利”。唢呐音量大,音色高,穿透力强。适用于表现热烈欢快的音乐风格,但许多民间艺人也可以用嘴唇按哨,控制气息,吹出柔和微弱的声音(也称“笛声”)来表达抒情或悲伤的情绪。

到了明代,古籍中有关于唢呐的记载:明朝郑德时期(1506 ~ 1521),唢呐在中国广泛使用。明朝武将戚继光(1527 ~ 1587)在军乐中使用唢呐。他在《吉孝舒心五碑志》中说:“谁吹喇叭,谁就是在吹唢呐。”

明代王磐的《咏角帝》是形容唢呐最好的文章:“小号,有大有小。公务船乱七八糟的,涨价就看你的了。军队忧军队,人民怕军队。哪里可以区分官员和节假日?看到这个,我把这个房子吹倒了,把那个弄伤了。我只是把水吹走了。”

明代后期,唢呐在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于伴奏唱腔和演奏切牌。在以传统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乐器。

清代,唢呐被称为“苏尔奈”,被编入宫廷的《归部曲》。如今,唢呐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广泛使用的乐器之一。

中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