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中国与朝鲜的接触。两国的古代史是怎样的?!!!

中国古代的朝鲜族叫什么名字?

奖励分:15 |解决时间:2007年6月20日20: 53 |提问者:KAWAZOE521 |举报。

最佳答案

高丽民族

元朝一直与朝鲜保持着特殊的关系。从元世祖的忽必烈开始,朝鲜的国王几乎都是元帝的女婿(虽然他们的皇后不一定是他的亲生女儿),朝鲜的美女也成为了特别的贡品。元朝灭亡后,明朝继续接收这种贡品,后来的清朝也不例外。也成为皇帝赏赐朝鲜女子为大臣嫔妃的礼物。但是,这种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才逐渐形成的。

当时朝鲜位于朝鲜半岛,离蒙古人崛起的漠北不远。因此,蒙古人很快就和朝鲜结缘了。1216、叛乱失败后,一支原本隶属于蒙古的契丹军队逃入朝鲜,占领了高梁东侧,并以此为据点,到处烧杀抢掠。1218年,蒙古将军哈真率军追击契丹叛军入韩,韩王派将军赵冲率军,为蒙古军队提供粮草。第二年,江东城在防守中投降,哈珍和赵冲举行了宣誓,蒙古和朝鲜是兄弟国家。然而,蒙古人对这个兄弟国家显然一点也不客气。此后,他们每年都派使节到朝鲜索要各种物品(从皮毛、绸缎到墨纸),让朝鲜人觉得“蒙古在义帝中最凶”。蒙古年复一年的巨额勒索让韩国喘不过气来,对蒙古的敌意也逐渐升温。1225年,一名蒙古使者在出使朝鲜的归途中被杀。虽然凶手始终没有被查出,但蒙古人还是把帐算在了朝鲜头上。杀害使者在蒙古人眼中是十恶不赦的罪行,他们为此多次与他国交战。但由于蒙古军队西征,再加上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的途中去世,蒙古并没有立即对朝鲜实施报复。直到1231蒙古军第一次进攻朝鲜,连战全胜的蒙古军逼近朝鲜城。朝鲜高宗皇帝无奈派遣使节议和,蒙古军队勒索巨额财物撤退。但仍在朝鲜各首都、道府县留下72名大儒华池(近卫),间接控制朝鲜。

但朝鲜人并没有因此而投降,朝鲜人民的反蒙浪潮从未停止,很多地方的蒙古大鲁华池相继被杀。为了避免蒙古的报复,朝鲜政权大臣崔屹决定迁都江华岛。被激怒的蒙古军队再次入侵朝鲜。蒙古军队虽然在陆地上所向披靡,但在水中却别无选择,而朝鲜朝廷则坚定不移,绝不出岛。到1257年底,蒙古曾七次出兵征讨朝鲜,但均以失败告终。当然金银财宝和美女工匠也抢了不少。虽然朝鲜拒绝投降,但蒙古军队的多次东征给朝鲜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很多地方,害怕蒙古军队屠城,纷纷取城加入蒙古。韩国多位部长也对与蒙古对抗到底的政策提出质疑。与此同时,蒙古也在计划建立另一个来自朝鲜的质子作为新的君主,而一旦这成为既成事实,朝鲜朝廷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1258年,韩国大臣们发动政变,杀死了主张放弃鹿宝岛的权臣崔实,出师蒙古。1259年,蒙古与朝鲜达成和解协议,蒙古军队撤出朝鲜,朝鲜王室也承诺迁地,两国战争状态终于结束。

1259期间,高丽王子应蒙古要求入朝,到正在四川前线督战的蒙古可汗芒戈军营。到了六盘山,他得到了蒙哥七月死于钓鱼城的消息(官方说法,他是被传染的,也有人说他是被宋军围困时打伤致死的),于是改道南下,正巧遇到了从前线归来的忽必烈。此时的忽必烈正打算回去和阿里巴巴争夺可汗的位置。高丽王子此时来见他,无疑是个好兆头。他很高兴,对下属说:“韩国在千里之外。哪怕是像唐太宗那样睿智,亲征也不能让他就范。现在高丽王子自愿来加入我,难道不是天意让我流汗吗?””于是,忽必烈让国王带着自己北上,和* * *一起到达开平。不久,朝鲜皇帝高宗去世,高丽王子回到中国并即位。这是高丽元宗。然而,1260年元宗继位后,国内局势并不稳定,大权在握的大臣林炎和晋君一直把持朝政。由于蒙古多次入侵朝鲜,朝鲜国内的反元情绪不断高涨,人们对蒙古人建立的国王非常不满。此外,当忽必烈征服南宋时,朝鲜被迫制造战船并为蒙古军队提供粮草,中国人民对亲袁媛的宗的不满达到了顶峰。在这种情况下,1269年,朝鲜一位有权势的大臣林炎趁机废了元宗,立龚安庆为王。忽必烈立即派出使节询问。在蒙古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林炎被迫拖住了元宗。为了巩固高丽皇室的地位,高丽决定与元皇室联姻,在蒙古的帮助下挽救皇室,同时防止蒙古吞并高丽,保持半独立的地位。1271年,朝鲜再次派遣使臣到元,为朝鲜王子王琛求婚,同时派王琛入元为人质。忽必烈答应了的求婚请求,决定带着她13岁的女儿突然在卢走失的(后封为齐公主)嫁给已入元的王琛。公主年纪小,婚礼三年后才举行。。婚后一个月,元宗去世,王琛回到中国做了忠诚的朝鲜国王。

与元朝的联姻给了朝鲜皇室一个意外的收获。元朝和大鲁华池的使臣原本对高丽国王粗鲁专横,现在居然开始讲礼仪,对这位忠烈的国王表现出特别的尊敬,这是元宗在世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显然,这与忠君成为大元皇帝忽必烈汗的附马有关。尝到甜头的朝鲜皇室,把娶一个元朝公主作为保住皇位和生命的首要任务。韩国忠君之后,其他国王都娶了元朝的公主,除了钟母和钟定,在位时年纪太小,不能结婚。其中,苏中去世前后娶了三位元朝公主。但很明显,忽必烈之后的元朝皇帝对朝鲜并不重视,这些“公主”也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然而,这些元朝的公主在朝鲜享有很大的特权。一旦他们嫁给了高丽国王,不管高丽国王有没有妃子,元朝的公主立刻被册封为皇宫的皇后,她的儿子自动获得长子的地位,优先成为太子。同时,元朝的公主们依靠元朝廷的支持,掌握着内廷的权威,甚至多次插手国家大事,决定人事任免。自忠君以来,韩国国王普遍患有妻管严症(与现在的韩国男人形成鲜明对比)。据史书记载,虽然齐国公主出嫁时只有16岁,王中烈39岁,但齐国公主并没有改变蒙古妇女的火爆脾气。她经常伸手打王忠烈,张口就骂,甚至还加棍子,但王忠烈一点也不敢得罪公主的妻子,只是掩面而泣。当然,这种隐忍也带来了很多好处。当骁勇的齐王和公主第一次出现在面前时,他提议废除元朝专门设立的高丽大儒华池一职,忽必烈满口答应。后来,朝鲜还收复了元朝占领的两块领土。为了表示对元朝的尊重,原本与中原汉族保持一致的朝鲜王室开始在服饰和发型上模仿蒙古。忠烈王平时不仅穿蒙古服,头发也扎成辫子。韩国人看到都会摇头叹息,甚至会哭。1278年,忠烈王甚至规定朝鲜的衣服要按照蒙古的样式制作,以至于忽必烈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惊讶,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

当然,元朝不会一味纵容朝鲜,做奴隶总要付出代价的。除了提供一些粮食、牛、马、人参,唯一让蒙古人看重的特产就是女人。当时达官贵人对比韩国女奴的数量和数量。那些女奴少,素质差的,经常被戏弄。所以元朝一直向韩国要女人。1287年,元世祖颁布法令,韩国处女必须先向官方报到登记,否则不得结婚。1307年,高丽朝廷下令,13以上,16以下的女子,不得擅自结婚,以此优先让元朝选择。从1275年到1347年,韩国* * *派遣使节到元朝供奉处女16次。因此,韩国生女儿往往是保密的,连邻居也不知道,以防被政府送到元朝。(当然生儿子的结果不一定好,甚至更差,因为元朝也需要大量的宦官,韩国的宦官特别吃香。为什么?我不知道。但即使朝鲜极其配合,也无法满足元朝对女性的需求,因为除了元朝皇帝和王公需要朝鲜女性作为嫔妃或侍女外,元朝还需要大量女性配给士兵作为配偶。因此,韩国专门设立了婚姻监狱和寡妇处女监狱,到处搜刮已婚妇女和孤儿、盗贼的妻子、僧侣的女儿、罪犯的妻子和女儿等。以满足元朝的需要(估计韩国人也很能生育。)。而朝鲜皇室女子的高官之女,更是以献给元朝皇帝或王公大臣为荣。这样一来,两家的姻亲就更近了,以至于元朝的皇帝虽然变化很大,几个皇帝的家族互相敌视,但是和朝鲜的关系还是很密切的。朝鲜朝贡妇女的地位在元顺帝达到顶峰。通过一婚一免,韩国靠女人活了下来,最后没有被蒙古军队消灭。对于韩国皇室来说,应该还是很划算的。

当第一次即位时,朝鲜宦官和元的大使杜曼第尔向皇帝赠送了许多礼物,其中包括朝鲜的贡品“杞石”。祁聪明的天性很快得到了皇帝的宠爱。秦桧制革厂的皇后因其兄弟谋反而被废黜后,提议立齐为皇后。但权臣伯颜认为,皇帝必须按照成吉思汗“弘姬拉家的女人应该是公主之前的女儿”的规定,让弘姬拉家的女人成名为皇后。

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三月,元顺帝根据伯颜的遗嘱,建立了他的第二个皇后。她的名字是伯颜·胡杜。女王曾经生过一个儿子,可惜两岁就夭折了。然而,齐国却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李智·达拉。于是,齐国被封为第二任皇后,为她日后接任皇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为皇后不喜欢管事,宫里所有的权力都落在齐手里。因为自己的宠物,岸信介嚣张跋扈,与儿时邻居一个叫朴步华的韩国太监勾结,做了很多坏事。齐家为了控制其他大臣,从家乡弄来许多漂亮的朝鲜女人,分发给王公大臣。这些女人依靠女王的影响力,在夫家为所欲为,很快就取代了原来的妻子。眼看着依达拉成了太子,将来很有可能登上皇位,而韩国的齐家也逐渐从贫寒之家变成了恶霸,严重威胁着韩国皇室的统治。此时正是元朝末年,中原大地硝烟弥漫,反元叛军此起彼伏。1356年,高丽恭城王借机以谋反为名,杀了齐家。岸本决心要报仇。她说服元顺帝派出10000军队,准备废除高丽王,结果却被打败了。1365年,42岁的伯颜突然去世。追封祁氏为皇后。1369年,明太祖起兵攻开平,舜帝逃到鹤林,后漂流到应昌。不久,51岁的舜帝死于痢疾。王储喜欢李答拉的继位。这是北元的赵总。他的皇后也是高丽人权世家。此时逃往漠北的元朝已经对韩国没有任何影响,韩国转向明朝。

然而,元朝的灭亡最终给朝鲜皇室带来了灾难。只是这个根早就埋下了。1351(元顺帝郑智11)五月,刘福通首次在颍州举起义旗,江淮一带纷纷响应。起义军裹着红领巾,故称“红领巾军”。为了消灭红巾军,韩国出兵协助镇压,但开局不利。几位将军相继阵亡,但韩军并未离去,而是在江淮等地烧杀抢掠,这也激起了红巾军将士对朝鲜人的愤怒。1357年6月,刘福通指挥三路大军北伐,兵直指大都。三路红巾军转战千里,声势浩大。关、破头潘率领中路军从出发,迂回包围大都。1359年1月(元顺帝郑智19年),西凉军攻克辽阳。为了避开红巾军的锋芒,元顺帝决定在朝鲜的罗达(济州岛)修建宫殿,想投靠朝鲜。为了切断朝鲜对袁的军事援助,巩固辽阳省,围困大都,红巾军决定东进朝鲜。1359年,红巾军统帅毛帅渡过鸭绿江,开始了他的第一次东征。红巾军虽然接连攻克益州、林州,并在宣州大败韩军,攻克定州、西京(平壤),但由于天寒地冻,红巾军冻伤人员较多,不得不撤离西京,退守龙岗、仙丛。第一次世界大战留下的咸味。红巾军战败,不到一千人渡过鸭绿江,返回西部。1361年10月,管峻先生、盘头、刘莎率领20万大军第二次进攻朝鲜。165438+十月,两军在安州交战,韩军大败。几天后,红巾军攻占并打开了北京。但此时红巾军将领只顾四处劫掠,忘了追捕敌人残余。朝鲜人用大量女性贿赂红巾军的将领和士兵,使他们沉迷于温柔的乡村。正当红巾军将士在高丽城内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高丽连长郑率领二十万大军,早已在郊区驻军开设天寿寺。一场大雪,红巾军正在大营以上取暖的时候,韩家李成桂(后来的朝鲜太祖)率领两千兵出其不意地进攻北京,城里的朝鲜群众向他打招呼,随后韩军迅速出击,红巾军大败。关先生,二手下十万人战死,破头潘带领剩下的人逃出鸭绿江,回到辽阳,在辽阳被元军俘虏。虽然红巾军被打退,但立下汗马功劳的李成桂逐渐掌握了军权,并最终废王自立为王,朝鲜国因此灭亡。称王后,李成桂拟定了“朝鲜”和“和谐”两个国名,请朱元璋决定。朱元璋选用了朝鲜一词,这是朝鲜名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