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上的道德和情感人物

本文从梳理康德的道德情怀入手,论证了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道德理论方面最能与中国儒学沟通的人。但是,到了道德实践,康德的道德情感、良知等等就成了外物。也许这个问题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哲学家可以解决的,而是东方意义上的圣人可以解决的。所以,本文以孔子的伟大教导作为结尾。

& lt关键词>道德情感;康德;实践理性;自由;孔子;任;幸福的

一个

道德情感在康德道德哲学中处于什么地位,或者说有什么功能?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什么是道德规范?康德在《德性的形而上学》中有专门的论述。他说:“道德情感是快乐或不快乐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我们的行为与这种义务法则一致或冲突的意识。”在这里,康德清楚地将道德情感与一般的感性或本能情感区分开来。道德情感是每个人作为道德的存在,自己拥有的;它只是主观的东西,不能充当知识;它与纯粹实践理性及其规律直接相关。& lt1 & gt;(SS.530-531),& lt2 & gt(437-439页)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在论述“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时,甚至把对道德规律本身的尊重也视为道德情感。

毫无疑问,人类作为有道德的存在,被赋予了道德情感。然而,为什么人甚至主要是有道德的存在或有道德的动物?借助现象学的“悬浮”方法,我们将试图找出人身上有哪些东西是不能悬浮的。一旦暂停,人就不是人了!金钱、财富、权力、荣誉、地位、名分、知识,甚至人们为获得它们而拥有的相应能力都可以被中止吗?我没有钱,没有财富,也没有挣钱的能力。那我就穷了,连生存都难以维持。我不得不生活得极其艰苦,但我仍然坚持不欺骗,不偷窃,不抢劫,甚至不乞讨...那么,即使我已经陷入了这样的境地,我仍然可以算是一个人!我还是值得被尊重的,不为别的,只为我的坚持。没钱是这样,上面提到的其他人就更是这样了。我们来看看身体和心理状况。本人残疾,截瘫,截瘫,内脏功能障碍...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生活,不放弃自己。只要有可能,我还是会关心别人。就算我痴呆了,只要我还能对善良傻笑,对邪恶怒目而视,我还是一个人!仍然有权被尊重。最极端的是失去一个人的生命。如果你能以他人为代价而活,却不为此而死,那么这个人就不仅仅是一个男人,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君子!是很可敬的。另一方面,如果我以损人利己为生,有健康的身体却自暴自弃,或者自私自利,我就永远不会关心别人,富而无情,争权夺利,名利双收...这样,我可能会让人恶心,让人害怕,但我永远不会被人尊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斩钉截铁地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没有羞耻心,没有人性;没有听天由命之心,是不人道的;没有对错,是不人道的。”(《孟子?公孙丑》)

我们知道,康德在哲学上一直坚持划界的立场,比如,首先,上帝与人的分离,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区分,感性与知性的区分,知性与理性的区分,现象与事物本身、现相与本体的一系列区别与区分。但是,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我们仍然可以意识到,他有一些或隐或显的东西。从纯粹实践理性的优越性和优先性出发,我们试图寻求这个东西。

首先,纯粹理性必然是现实实践的,它基本上是以提高和完善人自身的人格为目的的。它对人的道德行为有着直接的关注,保障意志自由,赋予人唯一的自然的自由权利,使人自由、独立、自觉、自律!& lt8 & gt所以,人类的完美,甚至完美,就成了人类的理想目标!通常我们会承认人类是理性的存在,人类是自由的存在。正因为我们是理性的存在物,所以我们是自由的存在物;如果我们失去了理性,那么我们也同时失去了自由。可以看出,上述两种说法在逻辑上是等价的。& lt1 & gt;但令人费解的是,人们不愿意承认人在本质上是有道德的存在。其实,说“人是道德的存在物”,说“人是自由的存在物”,说“人是理性的存在物”,都是逻辑等价的。因为康德也明确指出:“这种自由的确是道德律(ratio essendi)存在的理由,但道德律是理解这种自由的理由(ratio cognoscendi)。因为如果这个道德法则没有事先在我们的理性中被清楚地思考过,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认同像自由这样的东西(虽然这并不矛盾)。但是,如果没有自由,那么这种道德法则就不一定会在我们中间找到。”& lt3 & gt(S.108),& lt4 & gt(2页)由此,我们首先可以说,只有人是自由的,人才能是道德的。进一步说,根据自由本身的定义

其次,理性只能在纯粹理性及其理念的关注下进行,即使是在直觉或经验领域。“既然这种自由的概念已经被纯粹实践理性的绝对法则所证明,它就充当了这种纯粹的甚至是思辨的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基石,……”

再次,在反思性判断(审美判断和目的论判断)领域,自由的理念也贯穿始终。作为自由的存在,自然也是被制成自由的,即理性由于其“自由”的性质,使我们作为理性的存在不是从世界(现象世界)中“取”出来,而是可以(被允许)进入事物本身。从而达到“不可能规律”或“无序秩序”的和谐完美状态因此,这个世界的成员——“我”与“你”(他人)、“他”(自然)不是“臣民”,而是平等的、活生生的“自由人”。& lt9 & gt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结论中说:“有两件事。越是沉思久了,心中越是充满了千变万化的敬仰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心中的道德法则。”& lt3 & gt(第300条),& lt4 & gt(第177页)有学者将此处的“Bewunderung”翻译为“惊人的赞美”。作为一个自由的存在,我所推崇的自然的“奇迹”和“头顶的星空”,不是通常理解的“自然的必然性”,而是指“自然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贯穿康德哲学的是自由与实践或道德的主体性原则。正是在这一点上,康德甚至超越了整个西方哲学的逻辑,独自与我们的儒家思想沟通。

道德是一个实际问题。无论我们如何讨论和追问道德的动机,甚至到了先天先验和形而上超越的层面,道德总是要落实到我们当下的生活中。既然人是道德的存在,人当然要按照道德原则生活。康德在这方面为我们贡献了两条原则。一个是康德反复强调的道德命令:“只根据你可以同时制定一个普遍法律的行为准则行事。”& lt3 & gt(S.51),& lt7 & gt(第72页)另一个是判断我们行为道德性的标准,即只有出于责任(Pflicht)的行为才被赋予道德价值。& lt3 & gt(第22-26条),& lt7 & gt(第46-49页)前一个原则是孔子在儒家学说中恳切表达的:“欲立而为人者,欲成也。”& lt3 & gt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lt4 & gt《论语》中的对话和叙述,既实用又实用,最重要的是,它们可以成为原则。在它之下,在实践中就不会有差距。真的,只有在孔子那里,道德才成为人类的故乡,道德实践才真正成为一种自由、独立、自觉、自律的行为。与康德对德性的判断相对应,《论语》有如下表述,如“求仁得仁有何怨?”(第七篇引言第14章)< 5 >“我要仁者,我也仁者。”& lt6 & gt“仁靠自己,而靠别人?”& lt7 & gt“古代的学者都是为了自己,……”(《宪文十四》第二十五章)< 5 >;(第155页)“君子自足,……”< 8 >(卫灵公第十五章第二O节)

康德至少在理论上知道道德情感、良心等概念对道德实践的毋庸置疑的重要性,但他不知道这些概念从何而来。& lt3 & gt(S.31),& lt7 & gt(第53页)所以当他讨论它们的时候,他往往在理论上理解它们,但在实践中却有一些差距,所以很难给人提供立竿见影的帮助。谈到如何培养和扩大自己的意识和自律,如何通过教育和教养来培养和扩大他人的良知和道德情感,康德显得更加无力和无奈。孔子从不否认他的快乐和烦恼。这是宋儒以来人们一直在谈论和推崇的。孔子和晏子...他们高兴什么,又担心什么?或者说,他们为什么又喜又忧?我们先来看看孔子自己的说法。

子贡曰:“穷而不谄,富而不骄乎?”子曰:“是。不穷则乐,富则礼。……”& lt;9 & gt(学习第15章)< 5 >(第52页)

子曰:“不善之人,不能久约,不能享其长。仁者仁心,知者仁心。”(《立人四》第四章)< 5 >(第69页)

子曰:“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 lt10 >(永业六章第18节)< 5 >;(第89页)

子曰:“好,回来!一勺食物,一勺饮料,在肮脏的小巷里。人不忍则忧,回去不改其乐。贤哉,你回来!”(永业六章第九节)< 5 >;(第87页)

子曰:“吃喝水,屈臂枕之,其乐也。”。不义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第七篇第十五章引言)< 5 >(第97页)

孔子自言自语道:“他也是人。他生气的忘了吃饭,他开心的忘了烦恼。我不知道他会老。”& lt11 & gt;(第七篇引言第18章)< 5 >(第98页)

很明显,贫穷,简陋的房间等等。,普通人不快乐,孔颜亦不快乐。但这是普通人担心的,却不是孔颜所担心的。富贵是人之所欲,孔颜所不拒。孔子也说:“富贵可以自求。虽然你是鞭子,但我会为你做的。你要不到,就按我说的做。”(第七叙述的第一章)< 5 >(第96页)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也就是“富贵是人之所欲,而非所得,无处;贫穷和吝啬是人类的罪恶。如果你不按他们的方式得到他们,你就不会去。君子去仁,出名不好吗?君子无终食,则违仁,反反复复。”(《立人四》第五章)

孔子的一生是“十之五立志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从耳,七十而不逾矩。”& lt15 >(治理II的第4章)(五四版)孔子也说:“不怨天,不特待人。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认识我真是太好了!”(《第十四宪问》第三十七章)朱评论说:“你不能怨天尤人,你不能与众不同,但你可以从学校学习,自然就能达到。“这就是自我批评,自我修养,一步一步来,没有什么比别人差那么多,自己都知道。但是,如果你深刻理解它的含义,你就会看到,它们中的一些不如知道的好,在性质上是独特的。”& lt5 & gt(第157页)钱穆进一步指出:“本章重在‘学’字。论语。都在说学校。如果你能上学,你就能到达。不抱怨,不抱怨,你也会去上学,但这已经是成就的标志了。孔子修行自律,循序渐进,所以他知道。知道的越深越反感,至于没人能知道的情况,那只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圣人可以做到人事之忠,天命之托。圣人的知识被普通人所重视。如果是高不可攀,那也是忠心耿耿,渴望在一个十室的城市里学习来达到这个目的。所以,学习从忠诚开始。如果你不忠,不相信学问,你就永远逃脱不了小人的命令。至于离校登顶,不晓人事,成就天命,不是孔子之学。”& lt15 >(383页)于是我发现,康德的道德情怀完全是外在的,却与孔子的人生融为一体。16 >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我们依然可以强烈而真实地感受到孔子鲜活的一生,仿佛孔子那句优雅的话还在耳边回响:“如是山,不可完成,吾将止步;比如平地上,虽然盖着,我也会去。”(《子涵》第九章第十八章)< 5 >(第114页)

& lt参加考试并提供>

& lt1 & gt;曼努埃尔·康德。西顿的形而上学。第八波段理论-Werkausgabe。威廉·魏斯赫德。美因河畔法兰克福。苏尔坎普。1982.

& lt2 & gt康德的道德哲学。反式。牟宗三。台北:台湾省学生出版社。2000.

& lt3 & gt曼努埃尔·康德。《实践的批判》,《形而上学的批判》。第七乐队。威廉·魏斯赫德。美因河畔法兰克福。苏尔坎普。1974.

& lt4 & gt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 lt5 & gt朱。四本书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6。

& lt6 & gt陈箓。质疑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 lt7 & gt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反式。苗田丽。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 lt8 & gt陈箓。在人类自由权利的基础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 lt9 & gt叶秀山。无法言说的康德哲学。哲学研究,1995,(9)。

& lt10 >叶秀山。重新理解康德的“头顶星空”。哲学动态,1994,(7)。

& lt11 & gt;曼努埃尔·康德。《城市的批判》。卡尔·沃尔?恩德。汉堡出版社。1954.

& lt12 >康德。判断力批判。反式。邓晓芒。杨祖涛学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lt13 >曼努埃尔·康德。对未来的批判。菲利普出版社。1966.

& lt14 & gt;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反式。魏卓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 lt15 >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店。2002.

& lt16 >& lt美女>赫伯特·格莱特。孔子--皆是圣人。彭国祥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 lt1 & gt;人们一般说人是理性的存在,主要来源于人与兽、人与相。西方也强调人与神的分离,特别是说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康德把理性分为应用于理论思辨的理性和应用于实践道德的理性,简称“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只有实践理性,更确切地说,纯粹的实践理性,才能使我们永远不被任何外在条件和内在欲望所逼迫,只按照同时能够成为普遍规律的行为准则行事,而不管失败与否。也就是说,我们成为了自由的存在。一般的理论理性必然会受到经验等因素的制约,所以不是自由的。脱离实践理性的理论理性将是不道德的,甚至是极端不道德的。即使是纯理论理性,充其量也是道德中立。如果一个人不理性行事,那么他就不自由,也不道德。我们说他像一只动物。而如果一个人仅凭理论就做出理性的行为,比如一味的求利害人,那么他不仅不自由,而且极其不道德,所以我们不得不说他禽兽不如!动物本身不应该受到指责。是人的不道德行为,甚至是极端不道德的行为,不仅让人失去了尊严,也给动物带来了耻辱!所以我下面讲的,在逻辑上等同于“人是理性的”“人是自由的”“人是道德的”,应该特别是指“人是实践理性的”甚至“人可能具有纯粹的实践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