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建筑设计

首都博物馆新馆占地24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它地下两层,地上五层。北面设计绿色文化广场,东面设计下沉式竹园。该建筑(地上)东西长152米,南北宽66米,建筑高度41米。建筑外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长方形围护结构、椭圆形立面和金属屋顶。建筑内部分为三个独立建筑,分别是:长方形展厅、椭圆形主题展厅和条形办公科研楼。它们之间的空间是中央大厅和室内竹园。自然光的运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的竹院,流水,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兼具人文与自然情调的环境。

首都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集古典美和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艺术品,既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又有鲜明的现代感。巨大的屋顶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深远的挑檐;长长的石幕墙象征着中国的古城墙;广场的斜坡继承了古代高台的建筑风格;在大厅北门外的地面上,嵌有阿明王朝牌楼,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平面中轴线的特点。椭圆形的青铜展厅倾斜出墙,寓意古代文物破土而出。青铜、木材和砖石的广泛使用显示了悠久的历史。北广场和大堂所用的石材产自房山地区,自古以来就为北京的建设供应石材。广场展厅外部装修采用北京最常见的榆木;椭圆形展厅的外部装饰由青铜制成,并饰有北京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图案。钢屋顶、玻璃幕墙等。展现北京强大的时代步伐,大空间和通透的视觉效果符合当代建筑的国际时尚潮流。首都博物馆设计方案是经过两轮国际招标,从16中外知名建筑设计机构提交的22个设计方案中评选出来的。博物馆大楼建成后,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新楼占地24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建筑高度40米,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建筑本身就是建筑艺术的杰作,融合了古典美和现代美。它不仅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而且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感。比如向外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悬挑的屋顶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屋檐,青灰色的砖墙模糊了古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限。宽敞的广场和大堂也以皇宫的高层建筑为蓝本。博物馆中轴线上,厅外地面镶嵌清代单笔,厅内有明代牌坊,体现了中国传统中轴线的特点。在建筑材料方面,青铜、木材和砖石的广泛使用显示了悠久的历史;钢屋顶和玻璃幕墙也展现了北京强大的时代步伐,高大的空间和通透的视觉效果更符合当代建筑的国际时尚潮流。

佛展厅佛展厅* *陈列着262尊佛像,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看过这个展厅后,各种艺术造型让观众了解了中国汉藏地区佛像艺术的发展演变。展厅内一尊“皮瓦巴,青铜镀金大成”为明代宫廷造像,高18.5厘米。这么大的佛像非常罕见。佛像很传神,眼睛圆圆的,脸很亮。右腿侧身,左腿撑起,左手抬起,食指伸出作为上指。这种风格表现了皮娃巴和酒女打赌,定太阳的姿势。

玉器展厅

在玉器展厅* *展出文物181,向参观者展示玉器发展的基本脉络。王公贵族墓中出土大量刻有皇帝年号的御诗玉器。一些小件玉器前面配有放大镜,让观众更好地感受中国古代玉雕的高超工艺。在展厅里,最受关注的是甘龙玉玺。据了解,这枚玉玺是2004年首都博物馆从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以250多万港元购得。这枚用白玉雕刻而成的方形印章,是清朝乾隆皇帝在将禅位让给嘉庆皇帝,并以皇帝上位自居前不久所刻的印章。从“八卦掌心宝”印章来看,是乾隆八十寿辰管理的印章之一(1791),属于乾隆私印。乾隆皇帝在很多名家书画中都用过,所以也可以作为鉴别书画真伪的依据之一。

瓷器展厅

瓷器展厅展出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时期出土和流传下来的瓷器170个部件。2000年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球形瓶,价值10万元。此外,宋辽金时期丁瑶的白釉童子诵经壶、元代出土的青花凤头扁壶、甘龙绿松石绿地的粉彩莲花纹多木壶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展厅里还有一个明成化斗彩的葡萄纹杯。这对葡萄纹杯和吉刚杯是当代作品,都是明代官窑的代表作品。吉刚杯只有一个,葡萄粒杯是一对。这些杯子是在清初重要官员索尼7岁孙女的墓中出土的。

自习室展厅

书房展厅* * *展出文物149件,包括乾隆御墨、御春华轩刻纸、四大名砚、明代竹刻张山水亭笔筒等珍贵文物。走进这个有月门、精致花窗、画案、书柜、绣墩的展厅,就像走进了明清文人的书房。因为这里的展品大多是笔、墨、纸、砚等精致易裂的文物,所以为了保证文物的安全,在展柜和展厅里特意增加了几个加湿器。

该系列的主要亮点

乾隆御碑分为碑体、碑帽、碑座三部分,每部分两帽五座。纪念碑高6.7米,重40多吨。它由汉白玉和石头建成,保存完好。碑上满是用满文和汉文书写的罕见手书《帝都篇》和《帝都篇》。这两首诗生动具体地表达了乾隆皇帝的治国思想,即“德在不危”,“居安思危”。

这两篇文章也是这块巨型石碑最大的文化价值,是研究和展示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文献。碑座为束腰须弥座,刻有卷草花纹,精美异常。

1935左右,纪念碑矗立在北京天桥路口西北的“斗姆宫”。由1915移至先农坛至1919;育才学校在1949进入先农坛时,仍位于内坛东北角;65438年至0958年大跃进期间,纪念碑被人为推倒,散落在地表。后来由于“文革”期间的各种工程,纪念碑的各个部分被埋在地下。根据这些线索,2003年,寻找古迹的工作开始了。工作人员先用探测仪进行现场检测,结果令人失望。后来根据一位老人的回忆,初步确定了皇陵的方位。2004年春节前,在北京方便食品厂院内一间办公室地下的先农坛内坛发现了碑的一角,随后发现了碑帽和底座。

乾隆御碑保存完好,但因年代久远,碑体有一些裂缝,但没有贯通裂缝。为了确保纪念碑不被损坏,纪念碑在竖立之前已经进行了修复。较大的裂缝用钢筋加固,并用胶水处理。为了避免风、雨和阳光对石碑的侵袭,今后整个石碑将用特殊的玻璃密封,玻璃罩上留有通风孔,便于空气流通。据介绍,选用的玻璃不仅坚固,还能防紫外线。

数字放映大厅

数字投影厅主要展示北京历史上的朝代更替和发展。2065438+2003年6月,首都博物馆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有实力的公司打造最现代化的数字投影厅,刚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升级,改造后的数字投影厅采用了最新的数字投影技术。展览的主要内容是辉煌的北京。

电影《辉煌的北京》将以全新的视角展现历史上北京的朝代更迭和发展,以三维动画和三维特效为主体阐释北京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变化,以影视节奏的视觉冲击和仪式化的视听表现烘托出一座历史气息和文化气息浓厚的北京城。在创作要求上,既要追求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手法的强烈张力,又要与历史契合,站在一定的高度,以审视的视角俯瞰整个北京历史,带领观众融入其中,渲染出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新首都博物馆不仅是重要的文化设施,也是北京文物保护和研究的基地,向公众和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历史和科学知识,是北京举行仪式和庆祝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人们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场所。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特定的功能需求,尽量以清晰、简洁、符合逻辑的方式处理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主要功能分为展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研究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保区、收藏区、设备区。文物安全环境监控:首都博物馆采用先进独特的智能空调系统,恒湿不恒温,将文物库房和展厅内相对湿度的变化范围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储存的安全性;同时使展厅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随外界自然温度而波动,给人以更好的舒适感。

礼仪和公共活动:举行仪式活动时,相关口号和背景信息将在仪式开始前在大厅的多媒体投影屏幕上显示。仪式期间,整个大厅的音响效果均匀而清晰。大堂配备新闻摄影电源和新闻发布信息终端,可根据会议和礼仪进度自动控制相关灯光、幕布、音响、投影等设备。室外广场的大屏幕可以同时直播仪式,并自行对仪式进行现场拍摄和录制。仪式后半小时内可提供相应的多媒体光盘。

对观众的现场服务:在博物馆的大门和大厅安装导游系统,让公众自由浏览和查询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参观信息。检票系统出售博物馆的全价、优惠价等各种门票,可以自动识别门票的真伪和面额,让观众即使当天临时离开博物馆也可以返回继续参观。

信息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将历史音像资料数字化,建立音像节目数据库和点播系统,观众可以通过电脑屏幕或电话拨号,自由点播自己想听或想看的曲艺、戏曲节目。

多功能报告厅:通过数字网络、广播电台、电视网络(有线/无线)和视频直播、数据网络互动广播、电子出版物后期制作,实现现场会议和网上会议相结合。互联网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浏览我馆局域网实时参与现场学术讨论。

中央礼仪厅——面积2000多平方米,高34米,是我国举行文化特色突出、富有现代气息的礼仪活动和大型文化活动的理想场所。

展厅——不同类型的展厅相对独立,既方便观众选择性参观,缩短参观路线,又方便安全管理。宽阔的展厅面积和足够的高度也为各种展览设计提供了理想的空间。3000多平方米的临时展厅将为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和安防消防系统为举办最珍贵的文物展览提供了条件。

文物库房——面积充足,分隔合理;安全消防设施先进齐全;利用10吨的液压电梯,文物运输车可以从地面运送到地下二层库房,这在现在的中外博物馆中是绝无仅有的。

多功能会议厅-拥有中国最精选的设施,如多语种同声传译、数字电影播放、会议投票系统、会议厅专用网站等。

数字放映厅——超广视角弧形屏幕,可播放高清数字电影。这台设备的分辨率是国内外最高的。现在第一部电影是《辉煌的北京》。未来将制作三维数字电影。

走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的首都博物馆,一股厚重的历史感和时代气息扑面而来。巨大的屋顶,长长的石幕墙,明代的牌楼,清代的单笔,现代而不张扬,传统而不乏味,这是这座建筑给每一个走近它的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首都博物馆作为老北京记忆的保管者和新北京精神的践行者,成为城市精神文化的栖息地。

《欢迎来到首都博物馆网站》是首都博物馆馆长郭晓玲在官网写的一篇演讲稿。在他看来,首都博物馆“重点展示北京50万年人居历史、3000年城市历史、800年京都历史及其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是新北京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从一个边陲小镇到拥有13亿人口的首都,首都博物馆成为了北京历史文化的记忆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