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街的历史发展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在成都设成都郡。秦至唐,大丰地区隶属于成都郡郭。宋元时期,大丰有蚕丛镇、西施乡,明代有王嘉乡、沙桥乡、玉溪乡,都集中在蚕丛镇,蚕丛镇乡由成都县管辖。明末清初战乱之后,蚕丛镇开始萧条,随后崇义桥崛起取代了蚕丛镇。崇义桥起源于元末明初第一波移民潮,兴盛于清初第二波移民潮。崇义桥成为建制后仍属成都县管辖。1952年成都县撤销,大丰(原崇义乡)划归新繁县,属温江区管辖。1965大丰(原崇义乡)与新繁县划入新都县。1986大丰随新都县划归成都。

清代,移民在芙蓉渚畔修筑街巷。当年十多条沟穿街过巷,村民们要么捐款,要么出资修建木桥、石桥。街上有一座崇义桥,人们把它命名为地名。后来崇义桥的地名就出名了。1959期间,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田家英在崇义桥调研,看到当地群众在自然灾害和吹牛的影响下,生活十分困难。为了鼓励大家克服困难,赢得丰收,田家英提议将“崇义”改为“大丰”,意为赢得丰收。经社员代表大会和县政府批准,“崇义”更名为“大丰”。从大丰人民公社、大丰乡、大丰镇到大丰街道办事处,“大丰”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大丰原名崇义桥。毛泽东同志的秘书田家英于1959在此做调研工作时,将崇义桥改为大丰,意为“丰收”。2004年,经10省政府批准,大丰正式由镇改为街道管理模式。大丰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工商业发达,工业为主,商业为辅。大丰人从田间地头、作坊里走出来,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土地,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吸引着中外投资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