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关羽温酒斩华雄”还是“孙坚斩华雄”?

历史上孙坚斩首华雄,“关羽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中的虚构。

华[胡]熊(?-191),中国东汉末年董卓麾下的一位军事统帅,是董卓帐下的统帅。公元191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任长沙知府的孙坚大败董,华雄在这场战役中被孙坚的军队杀死。

罗鸣·管仲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变了这段历史,描写华雄被刘备的二哥关羽杀死。这个叫“温酒杀华雄”的故事,也流传到了后世。

扩展数据:

公元189年冬,曹操为董浩文上书,关东联军成立,推举袁绍为盟主。关东联军,总兵力十余万,分三路缓缓向董卓所在的洛阳推进。

这期间,孙坚从南阳北上,加入了起义军。在当时的盟军中,几乎囊括了后来称霸三国乱世的主要人物,如袁绍、袁术、曹操、刘备等人。

孙坚的军队驻扎在庐阳,严阵以待,准备进攻洛阳。董卓对孙坚十分忌惮,于是命令大将胡真(地位高于吕布,甚至高于董卓的心腹李珏郭汜)率领凉州军攻打孙坚。

当时,孙坚刚刚抵达庐阳,正在城外设宴与人聊天,为部下送行。突然,董卓的军队兵临城下,大家都吓坏了,而孙坚临危不惧。他指挥部队有序而缓慢地入城,最后他从酒席上坐了起来,始终沉着冷静。

胡真见孙坚的军队如此纪律严明,组织严密,知道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不敢强攻,只得屯兵城外。

在随后的战斗中,孙坚吃了败仗。正准备主动进攻董卓时,被敌军大将徐荣偷袭。突然两军相遇,孙坚大败,损失惨重。

这是孙坚军旅生涯少有的失败,但这种失败并不太可耻。第一,徐荣太强,此人打败了曹操;二是凉州兵多;第三,孙坚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相反,他积极策划收拾残兵败将,东山再起。?

初平二年二月,胡真、吕布率军攻孙坚。胡真是凉州将军,董卓的心腹,吕布是并州将军。并州人长期受到凉州人的歧视,所以战前闹事,导致了董这次进攻的失败。

孙坚乘敌疲乱,主动出击,进行混战,大获全胜,在战斗中杀死董卓的统帅华雄。所谓“斩华雄”就是出于此,与关羽无关。

此战是关东联军对董的第一次胜利,孙坚名声大振。

百度百科-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