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应对?

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于管理领域以来,管理信息系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网络、从单一功能到功能集成、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顺序和特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

1服务型EDPS

EDPS是一个用计算机处理代替人工操作的计算机系统,比如!资金结算、报表统计等。其特点是面向运营层,以单一应用为土壤,数据资源不能共享,以批量处理为土壤。EDPS较少涉及管理问题,而且是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初级阶段。

2面向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MIS逐渐走向成熟。MIS的特点是:(l)一个组织内的大量数据和信息可以高度集中,快速处理,统一使用。拥有一个中央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m is的一个重要标志。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数据库和网络的分布式处理。(2)运用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整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是从EDPS发展起来的。与EDPS相比,MIS更强调信息处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不仅要求事务处理的高效率,还要求对组织内部各部门间管理活动的支持。早期的MIS是指面向中层管理控制的信息系统,主要用于解决结构性问题。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研究决策支持系统DSS,以解决管理中的平面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3面向决策的决策支持系统

DSS旨在帮助高层管理者进行决策,强调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决策者和决策分析者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指导,详细了解和分析其决策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激发其思维创造力,从而在DSS系统的帮助和指导下逐步深入地看透问题,最终做出有效决策,即通过人机辅助完成最终决策。

DSS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不具备管理和控制的功能,但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MIS能够将数据库处理与经济管理数学模型的优化计算结合起来,为管理者解决更复杂的管理决策问题。虽然它不是管理信息系统,但它使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更加完善。与早期的MIS相结合,成为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高级阶段。

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其内容的扩展可以看出,它始终以中小企业的管理活动为核心,不断融合新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完善系统功能,以提高更好的服务或满足新的需求。这一发展过程也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统不断融合新技术、扩展系统功能的发展特点。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将朝着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二、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中小企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其复杂的管理活动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典型的应用环境和广阔的应用舞台。

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算机作为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和手段,开始在中小企业的管理中得到应用。50年来,中小企业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经历了从简单、局部的应用到先进、全面解决管理问题的发展过程。任何一个中小企业MIS都包含管理系统和管理模式。由于系统中的信息处理和输出方式与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密切相关,任何一个MIS都是其特定管理思想的缩影。

中小企业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本质是各种管理思想的信息化实现。

2.1国外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1954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安装的第一台商用数据处理计算机,开创了信息系统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EDPS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型企业,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来部分替代手工劳动,进行一些简单的单项数据处理,如计算工资、统计产量等。

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报告系统应运而生。这种系统的特点是根据预先指定的要求提供各种报表。如可以反映库存数量的库存状态报表和反映生产进度的生产状态报表。在此期间,为了解决生产中的库存控制问题,在1965中,美国管理专家提出了物料需求计划(MRP)这一新的管理思想,即根据产品需求和产品结构,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数量和订货时间,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库存。这一思想对今后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借助计算机这一强有力的工具,这种管理思想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中小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将中小企业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还可以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整和控制等手段,用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来支持决策。在此期间,研究人员在MRP的基础上增加了产能需求计划,使系统有了生产计划和产能的平衡过程,形成了闭环MRP。

20世纪80年代,一个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MRPⅱ(制造资源计划)被应用于中小企业。MRP II在1977提出。它以MRP为核心,将制造、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工程管理、采购供应、信息管理等部门纳入整体管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营体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MRP ⅱ逐渐发展成为新一代中小企业资源系统(ERP)。ERP以MRP ⅱ为基础,将供应商和中小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和客户视为一个紧密联系的供应链,通过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中小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综合管理,以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追求中小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提高中小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以MRP II/ERP为代表的中小企业现代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支持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业务。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管理思想和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如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电子商务(EC)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MIS)。中小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将逐步发展成为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集成系统,集成各种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享和充分的灵活性,以适应网络经济。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ERP的应用已经比较普及。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已经采用ERP系统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很多年了。目前,他们正在为中小企业实施全球供应链管理技术和敏捷后系统,许多中小企业也在应用ERP系统。

2.2中国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MIS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主要集中在单机操作和单个业务的数据处理和辅助管理。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许多中小企业建立了人事、工资、库存、生产调度和计划等管理子系统。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系统集成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一些大中型中小企业已经将过去各自独立存在的子系统集成起来,形成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引入MRP II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目前,大约有数千家中小企业建立了自己的MRP II系统。近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小型企业都开始实施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