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富可敌国、富可敌国的陶朱公是谁?

是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当越国被吴国所灭时,正是他提出了吴国复辟的计划,并随同越王勾践到吴国当奴隶,想尽一切办法让勾践回国,成为协助勾践灭吴的第一个谋士,官拜大将军。

但是,当勾践恢复国家的时候,他意识到勾践是一个可以荣辱与共,却不能同甘共苦的人,于是他勇敢地隐退了,毅然放弃了官职。首先,他去了齐国,改名为子怡。但是齐国的人知道他品德好,才华高,就请他当丞相。因为他已经决定退休到森林里,他很快就辞职了。他定居在当时的商业中心陶(今山东定陶县),自称“诸公”,人们称他为。他在这里既从事商业又从事农牧业。他很快显示出非凡的商业技能。19年,三次赚了几千块。但是他很慷慨地帮助有需要的人。他赚钱了就搞各种公益事业。他的行为为他赢得了“富可敌国,鞠躬尽瘁”的美誉,成为中国千百年商业的典范。

陶朱公很有商业头脑。他根据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判断价格波动,即“论其(商品)的过剩与不足,可以知道价格。”“他发现价格波动是有限度的,就是贵到极致之后才会跌;基数到了极致之后就会上涨,出现“一个贵一个贱,极逆”的规律。这是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就会生产更多,供给市场,这就为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相反,如果价格太低,就会挫伤积极性,人们就不愿意生产,市场上的货就少了,这就为涨价创造了条件。因此,他提出了一套“积累论”。就是价格便宜的时候,要大量收藏。他说“拿珍珠翡翠一样便宜”,就是像珍珠翡翠一样关注降价的物品,尽量卖入库。等价格涨了,再想办法卖出去。”贵如粪土”,即如弃粪土而不悔。

但是价格波动的原因在哪里呢?

陶朱公成长于农业经济时代,农产品是市场上最大最重要的商品。农业季节性很强,每年产量随气候变化,对市场价格影响很大。所以,满足农业需求,服务农业,就成了他创业的主要方向。按照季节规律,他提前储备物资,也就是所谓的“知桶即修器,用之即知物。”也就是说,就像打仗前的准备一样,我们可以根据季节的需要,预测市场需要的商品(知识)。

季节和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他引用中国一句关于气候变化规律性的古话,作为预测农业兴衰的依据。这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六岁受旱,十二岁受饥。”。“也就是说,每隔六年,就有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也有干旱的年份。每十二年有一个旱年和一个水年。

按照这个规律,他在好年景大胆收藏。因为不会年年丰收,收的货也不会担心没机会卖。同样,干旱年份物价上涨,他尽量多卖,怕以后没机会进货。这样,他不仅自己富起来了,而且为稳定物价,避免丰年贫下中农,荒年贫下中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陶朱公的故事告诉我们,气候资源的变化会导致丰收和歉收,从而对人们产生不利影响,而这种不利影响会通过商品交换扩散到整个国家和社会。但只要人们掌握了这种规律性,就可以通过商业手段,通过贱买贵卖来协调。陶朱公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注意到气候变化,注意到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对市场的影响,并在这方面的对策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

陶朱公做生意的秘密

做生意要勤快——不要偷懒。懒惰耗费一切。

货物需要修理——如果它们慢了,就很难检查。

花钱要节俭——不要大手大脚,那样你会把钱花光的。

用人要正直——避免滥竽充数,将难以托付。

虚心接受——避免轻率,交易就少了。

进出要小心——不要乱涂乱画,多出错。

买卖要警惕——不要拖延,你会失去理智。

货要当面验货——不虐就降价。

讨价还价要明确——不要含糊,会有更多的争执。

未来必须达成一致,避免错误的延迟和复杂化。

期限要约定——不要粗心大意,食言。

赊账要认识人——不滥用就要赔钱。

小心你的钱——不要糊涂,买命不好。

查账——不要懈怠,资本会停滞。

遇到困难时尽你的责任——不要放弃,你会失去力量。

分清好坏——不要浑浑噩噩地去判断复杂。

按规则说话——不要浮躁,会出很多意外。

内心要诚实——不要粗糙,不要生产劣质产品。

主心要静——心慌了别忘了做决定。

相处要坦诚——不要虚伪,那会害了自己。

陶朱公:春秋末期,帮助越王勾践一战灭吴的大智者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创造个人财富纪录的典范。《史记》载“苦干十九年,得三金,得巨富”。当然是入选并推荐为“中国十大富豪”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