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什么是美?
什么是审美?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哲学经常会探讨一些看似简单却很根本的问题,美学也是如此。
比如,美学家经常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是“美”。
不同时期的西方哲学家对“美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希腊时期,总体上是理性的;第二阶段,从中世纪到17、18世纪,总体上是感性的。第三阶段,189世纪,德国哲学将这些感性和理性的审美观结合起来。
第一阶段:
古希腊哲学家主要有四种观点,即美在于和谐、美在于实用、美在于理念、美在于有机整体。
第一种观点主张“美在于和谐”,以毕达哥拉斯学派为代表。
这个学校的大多数人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们以自然科学的态度看待世界,试图在自然界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到一个支配一切的原理。他们认为这个原则就是数。“美在和谐”就是“数的和谐”。
毕达哥拉斯学派把音乐中的和声扩展到建筑和雕塑领域,探索什么样的数量比例会产生美的效果,他们画出了一些规律。比如“黄金比例”。
第二种观点是苏格拉底提出的“美在于功利”。
他把美与实用联系起来,认为美一定是有用的。一个东西是美是丑,取决于它的效用,是好是坏,取决于使用者的立场。
所以,美不完全是关于事物本身,而是关于人。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标志着古希腊美学思想的重大转变。
在他之前,人们主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待美的问题,试图为美找到自然科学的解释,但苏格拉底来到这里,人们主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待。
第三观。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学生柏拉图认为“美在于理念”。
这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把“美”的概念从美的事物中分离出来,讨论“美本身”的问题。
在柏拉图的心目中,有三个世界:观念的世界、现实的世界和艺术的世界。
在他看来,理念的世界是最高级的,也是最真实的,是柏拉图所向往的。
“美本身”存在于这个观念的世界里。它是永恒的,优于一切美好的事物。如果把“美本身”加到任何东西上,就可以变成美的东西。
但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具体的美,不是在现实世界,就是在艺术世界。
我们只能通过思考和理性,通过抽象思维来探索美本身。至于我们的感觉,我们根本达不到美本身。
第四种观点。到了柏拉图最杰出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更进了一步。为方便起见,我们称他的美学思想为“美在于一体”。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朱光潜先生认为自己是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因为他澄清了“摹仿”的美学概念,为文学艺术正名。
亚里士多德的“模仿”最初是指叙事诗或戏剧对人的动作的模仿,后来扩展到其他艺术形式。
诗歌和戏剧的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原则紧密排列,没有任何冗余和缺失,艺术作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美就在其中。
第二阶段:
到了中世纪,神学家们改变了柏拉图的“理念”,将柏拉图最真实、最美好、最完美的理念描述为上帝。我们可以把这种观点称为“美在于上帝”。
中世纪之后,14、15世纪,西方社会迎来了文艺复兴。人们更关注人的感性体验。
到了十七八世纪,大家干脆暂时绕过“美是什么”的问题,转而讨论“审美经验”的问题。
最具代表性的是经验主义,认为“美即快感”。美是如何让人感到快乐的?这是人的经验使然。经验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来源的思想。这种观点认为,我们知识的来源主要是感官经验。
第三阶段:
然后在18、19世纪,以康德和黑格尔两位哲学家为代表的德国哲学试图将经验主义哲学和理性主义哲学融合在一起。
康德认为“美在于形式”。审美只是一种欣赏形式,不涉及功利目的、利益或实践活动。
美的形式产生美感,使人快乐,这与情感有关,是感性方面;这种快乐是因为事物的形态符合我们的认知功能,是独立于人的意志的,是超越感性维度的,是理性的。
黑格尔认为美是“观念的感性显现”。
柏拉图的理念是超越感性客观世界的永恒真实的存在,而黑格尔的理念实际上指的是概念,概念指的是什么,必须与感性的事物相结合,不可分割。
这也统一了理性的观念和感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