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县概况
楼板寨乡一直是原平市(鄢县)的贫困乡镇之一,也是省级贫困乡镇。2013,大部分荒坡、荒山未治理。郭县的历史名称已经不存在了。马县曾在山西浑源马庄(西晋以前)和山西原平阜阳(隋朝至解放后1958,历时1350年)统治。据史书记载,战国中期,赵国逐渐强盛,至武陵王二十年(公元前306年),北破、娄烦,方圆数千里,才建立马县,属赵国。秦朝时,有两郡建入旧郡境内:一是在境内西北设郡,属雁门郡;另一种是在境内东南设置平朔县,隶属戴军县。西汉时仍在马县和境内,均属雁门县。(当时马县治在浑源以西二十里马庄,樊氏治在浑源以北二十里)。西末王莽改制为新,郡改漳郡,属常山郡。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因边境不宁,移官民于内地,设常山谈狐,弃张喜安。然后再设置一次。东汉末年废除。三国时,曹魏又建立了一个郡,属于魏国。西晋,晋怀帝在永嘉四年(365,438+00)。因为鲜卑拓跋路易在白部帮助刘琨破了刘虎,他凭借自己的功绩,把音罚以北的土地作为自己的封地。刘琨无奈,只好将雁门县的娄烦、马邑、阴关、樊氏、浑源(今山西省浑源)等地的百姓南移(而空出的五县则划归拓跋姚橹,北魏到来不久原或名罗县改为罗山县),一部分划归山西省原平县。孙杨(后为孙贤县)十六国初期位于雁门县原平县,东晋元兴二年(410)位于石城县,属修容县。武定四年(547)改括州,领广安、永定、建安三县。北齐时,北周宪属宾省,北周时,石城县属宾总政。隋开帝五年(585),石城县属代州,十年(591),平口县改为代州县,属雁门县。大业二年(606年),杨过正式改为国语县。唐朝贞观初,马县由河东道代州管辖。五代以后,马县由河东北路管辖,金(1128)改马县为马山军。元太祖十四年(1220),崩县升为崩州,属集宁道。至元三年(1266),属太原府。明代洪武二年(1369),又改为马县,洪武八年(1375),属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直隶县为代州。民国时,延县属燕门路。抗战时期,浑县按太同(太原-大同)公路分为东、西浑县,1946并入浑县。解放后仍由今平阳管辖,但毁于地震。
1959至12,县级机关从县城迁至元坪镇。1993年6月7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称原平市。1937,“七七事变”后,9月底,侵华战争烧进了马县。5438年6月+10月,在这片土地上打了三场战役,分别是县城保卫战、原平镇保卫战和忻口战役。中国军队在* * *和八路军的配合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65438年6月8日+10月,65438驻马县老窝村的359旅716团伏击雁门关,炸毁大同至忻口的辎重车300余辆。65438+10月19日,驻扎在马县苏龙口村的129师769团三营,在当地群众的引导下,夜袭阳明堡机场,炸毁敌机24架。忻口战役全过程中,驻扎在马县西山地区的120师,从雁门关进攻通往大同的要道,多次占领雁门关,收复宁武、羊坊口,切断了敌人的后方联系,有力地支援了忻口正面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
激战之际,原平人民揭竿而起,、* * *成员邢集结,组成第一支抗日义勇军,杀敌,拉开了人民抗战的序幕。忻口战役后,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上级决定以太原至通道公路为界,将县城一分为二:东濮县为晋察冀边区领导,西樵县为晋绥边区领导。在八路军的宣传和组织下,全县人民迅速行动,运动委员会、西盟会、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儿童等各行各业的抗日救亡协会相继成立,民兵、武装、游击队和地方部队都勇敢地加入了战斗网络。8年来,全县有3万多名青年参军入伍,走上战场杀敌。八年来,为了反击侵略者,全县两万多人死于敌人的刀枪之下。在这25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洒满了战斗人员的鲜血。八年来,敌人进行了无数次扫荡,但郭县县委* * *董、和他领导的十几支地方军,始终没有离开一直战斗的郭县人民。在八年抗日战争中,马县始终是一个坚固的敌后根据地,英勇的马县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英勇的延县人民立即投入到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并于7月1946年解放了全境。
1949年6月,马县人民派出200多名优秀干部随军南下,继续为解放中国而战。
古老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在英明的党中央领导下,正在向现代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