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材料全集
宣彤元年(1909)夏回国,应邀在杭、浙师范任教。次年夏,任绍兴附中督学兼博物教师。工作后,收集整理古籍和农村文献,编写了《会稽县旧书杂集》和《勾古小说》。参加越南青年组织的聚会,并作为会议主席发表讲话。武昌起义后,他带领绍兴府中学师生走上街头宣传,带领群众欢迎革命军进驻绍兴,并以极大的政治热情积极投入到收复绍兴的实际斗争中。绍兴光复后,绍兴军政分署总司令王金发任命他为山惠初级师范学校督学,支持绍兴军政分署采取的革命措施。不久,王金发腐化堕落,鲁迅深感后悔。他支持麝月青年创办《越多日报》,监督和批评政府与军队分离的错误行为。民国元年(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几天后,他被首席教育官蔡元培邀请到教育部工作。同年5月随教育部调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处第一科科长。7年,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之后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结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8年,五四运动爆发,站在运动的最前沿,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文学创作已经全面展开。除了《孔乙己》、《阿q正传》等名篇外,还发表了大量杂文抨击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从1999年开始,他在23年后的文化“围剿”和反“围剿”斗争中作出了特殊贡献,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5438年6月+10月,24日,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后到达陕北。消息传来,他和毛敦托经由巴黎向中共中央发来贺电:“人类和中国的前途寄托在你们身上。”25年,重病。4月底,他会见了奉中共中央之命从陕北来到上海的冯雪峰,了解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6月,他生病并口述了《答托洛茨基的信》,以反驳托洛茨基对中国共产党的诽谤。8月,他口授《答徐懋庸并谈抗日统一战线》,表示他无条件地支持和加入这个战线。16至25年,以散文为主,先后编成《正义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调北动员》、《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七节亭散文》等几部专题集。在此期间,他还致力于翻译和介绍外国进步文学作品《毁灭》,为传播马列主义文学思想、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关心教育战线上的斗争,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他多次应邀到上海、北京等地的大学讲学,热情接待来访的青年,为他们答疑解惑。战斗木刻艺术的热情倡导者,是中国新木刻运动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卒于上海,享年56岁。他的名句“瞧不起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可以成为人生的写照。遗体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并于1956移至虹口公园,墓碑由毛泽东题写。毛泽东称赞鲁迅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策划者”。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奴性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品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情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敌人冲锋陷阵。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我一生翻译了很多。《鲁迅全集》有许多版本。他的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在国内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