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天文学简史

恒星天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F.W .赫歇尔通过对恒星的大量观测和研究而开创的。1783年,他通过对恒星本身的分析,首次发现了太阳(在太空中)的运动,并确定了运动的速度和方向。J.F .赫歇尔继承并发展了他父亲开创的事业,在恒星计数、双星观测和编制星团和星云清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837年,вя·斯特鲁夫等人测量了恒星的三角视差,从此开始测量恒星间的距离。1887 ло斯特鲁维通过对恒星本身的分析,估算出了银河系自转的角速度。19世纪中期天体物理学建立后,恒星光谱的分析为恒星天文学提供了重要数据。1907年,k .史瓦西提出了恒星局部速度椭球分布理论,开创了星系动力学的先河。1912年,Loewit发现了周期-光度关系,一颗造父变星,成为测量遥远星团距离的有力武器。由此,人们对银河系的整体形象和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有了正确的认识。1905 ~ 1913年,hertzsprung和H.N. Russell创造了Herograph,为理解恒星的演化和计算它们的距离提供了有力的手段。1918年,shapley分析了当时已知的100个球状星团的表观分布,用周期-光度关系估算了它们的距离,得出了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透镜状天体系统,太阳不在中心的正确结论。1927年,荷兰的奥尔特根据观测到的运动数据证实了银河系的自转。此外,星系二级系统、恒星家族和恒星联合体等概念的建立和确认,对变星、星团和星云的研究以及恒星系统结构的讨论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射电天文学的发展为恒星天文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1951年,人们开始利用中性氢21 cm谱线研究银河系中性氢云的分布。1952证实了银河系的旋臂结构。1958年发现了银河系中心的复杂结构和银核中的爆炸现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了数十个星际分子的射电辐射。这些用光学方法无法获得的观测结果,对于研究银河系的自转、旋臂结构、银核和银晕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银河动力学有了很大的发展。1942年,林德布拉德为了克服旋涡星系形成和旋臂维持的理论困难,提出了形成旋臂的“密度波”概念。1964年以来,林家翘等人发展了密度波理论,并讨论了星系激波成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