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辩论例子?
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在好水的一座桥上旅行和交谈。庄子看着水里的小鱼说:“小鱼无忧无虑。这就是鱼的快乐。”惠子说:“如果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如果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说:“我不是你,我也不认识你。”你本来就不是鱼,可以肯定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始的话题。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之类的话,那就是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跃出水面的快乐问我,我是在好水桥上知道的。“我站得比鱼高。
2.白马不是马
《白马非马》是公孙龙成名的代表作。如果他要放弃,那他就不是公孙龙了。于是公孙龙回复孔川说:“先生,你说的不对。我出名只是因为白马论。现在如果我不得不放弃,那就没什么可教的了。”
接着公孙龙又批评孔川的读书态度:“想拜别人为师的人,总是因为智力和学术不如别人;现在你想让我放弃我的理论。这是先教我,再拜我为师。这是不对的。"
在前哨站,孔川已经处于劣势。公孙龙不愧为雄辩的逻辑学家。他教完孔传后,为孔传宣传自己的理论。公孙龙引经据典说:“白马非马之说,仲尼(孔子)也同意。”意思是:孔子赞同的东西,你还能不赞同吗?
3、两个孩子辩论。
孔子和鲁豫的两个孩子在争论太阳的距离,孔子拿不定主意。说明知识无止境,学习无止境。同时也歌颂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知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人敢于探索客观真理、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扩展数据:
辩论的三个要素:
1,辩论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持不同意见的当事人。只有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持不同意见的党派,才能实现意识形态上的对抗。一个人和自己争论是不可能的。几个方案或做法在一个人头脑中的平衡和比较,是思考或猜测而不是辩论。
2、辩论必须针对同一件事或同一问题,即有相同的话题。
如果各方讨论的话题不同,就无法实现有意义的辩论。比如一个人说“法律具有阶级性”,另一个人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因为两个人认识的对象不同,两种观点无法形成辩论。
只有一个人说“法律具有阶级性”,另一个人说“法律没有阶级性”,这样的两种判断才能构成辩论。因为这两个判断对象相同,思路相反,最多只能有一个为真,而不能两个都为真。这样就会出现一个谁对谁错的问题,必然引发争论。
3.争论的双方或多或少都有共同的认识或共同的认同前提,如思维的同一性、不矛盾律、排中律、充分理由律和正确推理的方法,以及社会公理、科学规律等真假标准和价值取向。
没有这些公认的东西,辩论只会是一场混战,不可能得出结论。总之,辩论各方有共同话题,但各有各的看法。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辩论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百度百科-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