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为什么在元代如此兴盛?

元曲是中国戏剧史上的里程碑。

在古代,戏曲的雏形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在奴隶社会,歌舞分为宫廷“雅乐”和民间“俗乐”。自秦汉以来,音乐逐渐流行,更有雅俗共赏的诗词配以音乐,到处传唱,脍炙人口;到了宋金时期,已经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歌唱音乐,称为散曲。元曲的广泛流行,标志着中国戏曲音乐在继承宋金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新的历史时期。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作为一种韵文文学,其歌词与词的歌词相似,但在字数上可以加衬,更加自由,更多地使用口语;曲牌也更加丰富多彩,深受人们的喜爱。散曲,包括诗、导歌、散集,用于清唱剧。散曲可分为北曲和南曲。北曲的声韵以《中原之韵》为基础,无入声,音乐上有七个音,音色浑厚朴实,以弦乐器伴奏为主,故称“和弦调”,也有笛子伴奏。南曲的韵以南方(今浙江地区)语音为基础,从平到上有四个声调。明中叶以后,也是出自中原韵。音乐上,用了五个音,音色柔和流畅,并伴有笛声。南北歌合在一首歌里,叫做南北合。此后,把几首或十几首宫调合在一起唱同一个故事的对联就叫做朱功调。

如果说散曲是诗乐结合的艺术,那么元曲中的杂剧就是由散曲组成的,是诗乐戏剧的结合体,相当于今天的音乐剧。杂剧名称最早见于中唐大臣的表演,宋代教坊中也有杂剧名称。

在中国戏剧史上,以杂剧为名的表演形式很多,历代都有杂剧。宋杂剧是宋代各种滑稽表演、歌舞和杂剧的总称,金元时称为本元。北宋时流行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时流行于临安(今杭州),宋元时逐渐发展为南戏。温州杂剧,又称永嘉杂剧,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南戏是宋元时期用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故称南戏,又称“戏”,现存已知剧本170个。

元杂剧是元代流行的一种戏剧形式,与北曲一起演唱。它是在金和腔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充分发挥散曲的优点,广泛吸收各种唱词和技法的特点,发展成为角色齐全的新剧种。元杂剧,不仅有每个角色的故事、人物、唱腔、歌词,而且每个角色的动作、仪态、道具都讲得清清楚楚。如“丹”,包括郑丹、肖丹、查丹;“杂”是扮演杂活的人物;“介绍”是关于行动要求的暗示;在砌的最后,是对所需道具的描述。

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殿明洪殿东南墙上,有一幅元代绘制的戏曲壁画,宽约3.15米,高约5.38米,面积约16.95平方米。图中上方约1/5处为“绘北火渠东墙”题词,图中其余部分为一个非正式音乐班上台表演的场景。舞台上画着11个表演者,分两排,前五排,后六排,包括四女七男。命、丹、静、墨、丑的角色已经分了开来。伴奏乐器是鼓、笛、拍板,演员手里拿着刀、牙、贡山。

元杂剧的兴起、演出活动的频繁、演出团体的众多和“三乐班”社团的活跃,标志着中国戏剧艺术的逐步完善,也见证了当时元杂剧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