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奇闻:3700年前的“诅咒”。
公元前1300年,商朝国王盘庚率领本部落数十万人从黄河东岸向太行山脚下、九水河畔进发。“殷商”时代开始了。273年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这片土地成为一片废墟,史称“殷墟”。“殷墟”这个词在古籍中经常出现,但它在哪里呢?王朝的魅力被隐藏起来,最终成为一个文化谜。清光绪二十三年,1899年的秋天,一个山东的古董商急匆匆地敲开了东城王府井大街西拉胡同一间深宅的门。这家医院的老板很不寻常。他是满清王朝的高官。当时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主持当时的最高学府。他不仅身居高位,而且精通夏商周的金文。他就是王。王像一个古董商一样,小心翼翼地打开皮夹,轻轻地把东西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出人意料的是,那是一些断了的老骨头,和王都有些失望。商人无动于衷,就拿出一块放在烛光下,用放大镜戴上。透过镜片,在这块看似不起眼的骨头碎片上,王居然有着刻着影子的东西,有着奇怪的形状,就像是天书的奇怪符号。这些符号密密麻麻,它们之间似乎有某种联系。王看着它越来越吃惊。他完全被这些奇怪的图案吸引住了。这些符号是他从未见过的古文字吗?甲骨文当时,中国已知最古老的文字记录在青铜器上。这些字符存在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因为文字的载体是青铜器,所以后来人们把这种文字称为金文,意思是在金属物体上流通的文字。金文·金文是一部非常成熟的作品。在它出现之前,文字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变阶段。现在,这些骨头碎片出现在世界上。他们能描绘出早期原始中国的文字吗?这位商人告诉王,这些奇怪的龟甲来自一家药店,这家药店把它们当作叫做“龙骨”的药材出售。于是1899下半年,京城古玩圈传出消息,国子监的王大仁以每版“两银子”的天价买下了带字龙骨。就这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获得了1500多块带有文字的石板。王翻开史书,仔细比较了一下关于“龙骨”的描述。这些“龙骨”上的文字与青铜器上的铭文完全不同:笔杆细长,多折少转。于是他把《尚书》中记载的“惟殷先民,有书有录”这几个字联系起来,认为应该是殷商之言。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将汉字的历史直接推至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期。就在王开始逐步解开甲骨之谜的时候,中国发生了一场历史性的巨变。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随光绪出逃。当时,他是史静应永的大臣,而这座城市已被攻破。他写了一个绝望的字,服下毒药,投井自尽,享年55岁。甲骨文不就是想让世人揭开他的神秘面纱吗?王是个清官,死后家境贫寒。为了还债,他的儿子王汉夫卖掉了所有的甲骨。幸运的是,这些甲骨文大部分都转给了一个真正对甲骨文感兴趣的学者。他就是王的好朋友刘鄂。刘鄂和刘鄂一样,是《老残游记》的作者。我买了这些甲骨,接手了研究甲骨的重任。从那以后,他收集了成千上万块甲骨。1903年,刘鹗翻遍5000多块甲骨,选出1058块字数较多的稀有甲骨,印成一本书。5438年6月+10月,浸透了他心血的六卷本《铁云藏龟》终于印刷出版了。这是中国第一部公开记载的甲骨文著作,是对甲骨文的第一次研究。甲骨文第一次从私人收藏变成了对公众开放的文物。《铁云藏龟》在《铁云藏龟》中,刘鹗首次提出甲骨卜辞是殷人的“刀笔”,为甲骨卜辞正确地确定了朝代,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然而,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此前,在1900年庚子国难中,他为了救助饥民,低价向盟军购买太仓粮食救助灾民,本该是功德无量的善举。不料1908年,他突然被以“太仓散粟”的罪名流放到新疆,住在一座寺庙的戏台下,靠给人治病为生。他死于1909年8月。从1900年发现甲骨文到现在不过十年,两位研究甲骨的先驱相继去世。这里隐藏着诅咒和厄运吗?刘鹗死后,他的儿女亲家罗振玉扛起了甲骨文研究的大旗。罗振宇和罗振宇一样,也是一位大学者。对敦煌莫高窟的石刻、古文字、汉晋简牍等都有深入的研究。罗振宇曾协助刘鹗编撰铁云藏龟。虽然他也鉴定为“殷人剑毛笔”,但这些甲骨文是从哪里来的呢?因为只有搞清楚发掘的位置,才能了解这些铭文的背景和脉络。长期以来,古董商为了垄断甲骨市场,往往对甲骨的出土地点秘而不宣,所以王和刘鹗都不知道甲骨的确切位置。1908年,正好是王发现甲骨卜辞的10年后,罗振宇终于从一个古董商口中挖出了甲骨之乡:河南安阳市西北五里洹河边的一个叫小屯的村子。在河边?据史书记载,洹水在南,阴虚在上,而据《唐书·史记·正义》记载,安阳、襄州为盘庚都城,即北葬为阴虚。经过研究,罗振宇很快得出结论,小屯是商代晚期最稳定、最长的殷墟遗址。1911年,罗振宇派其弟罗振昌等人前往安阳搜寻、购买甲骨。这时候安阳就成了解开甲骨之谜最重要的一环。按照罗振宇的命令,他的兄弟此行不仅查明了甲骨来源的殷墟的确切位置,还在小屯展开了大规模的收购,* * *收购甲骨多达654.38+0万片。罗振宇一下子成了中国收藏甲骨最多的人。后来,罗振玉收集了数万块甲骨,出版了多种专著,成为最早的甲骨研究权威。然而,他渊博的知识并没有帮助他与时俱进。清王朝破裂后,他投身于溥仪主政的日本傀儡满洲国,曾任伪满督军、满清文化协会会长等职。于5月1940在辽宁旅顺去世,令人惋惜。《人间花刺》的作者王国维比罗振宇小11岁,两人关系密切,亦师亦友。王国维在罗振玉甲骨文研究的基础上,一直试图以甲骨文为工具研究殷代史。1917年,王国维发表了《殷卜辞所见旧男旧王考》和《续考》,证实了《史记·殷本纪》所记载的殷朝世系。在甲骨文研究的基础上,他撰写了《殷周制度论》,将甲骨文研究推向了当时的高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王国维延续了甲骨文大师的悲剧命运。1927年6月2日,王国维在颐和园昆明湖溺水身亡,享年50岁。甲骨文所携带的战争气还没有消散吗?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928,王国维自杀的第二年,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开始对殷墟进行科学发掘。在15大型科学发掘中,收获最大的是1936发现的甲骨洞。甲骨文为我们呈现的是商代,有司母戊大方鼎的奢华韵味,有木浩墓出土文物的精致大气,有青铜时代早期的自然与神秘。”“天命玄鸟,生而入行,满屋阴土。这些优美的诗篇提醒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要忘记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