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科书是怎么写中国历史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灿烂的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历过繁荣和屈辱,但这些都成为了历史,这些历史会以各种形式被人们铭记。过去的历史,无论是繁荣还是屈辱,都应该以真实的方式被铭记,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尊重。历史不应该被掩盖,更不应该被铭记。
美国和日本对中国历史的描述让人愤怒。
现在我们记忆历史的方式是让大家从书本等资料中学习。在中国的史书里,自然是实事求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国家在繁荣昌盛的时候自然需要被尊重和记录。即使有屈辱的历史时期,我们也会勇敢面对,绝不隐瞒任何历史真相,因为我们问心无愧,但一些国家的历史书上所记载的,恐怕很难令人满意。
例如,在美国、印度和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中,它们对中国历史的介绍和描述很难令人满意。比如美国的教科书,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记载一般都是中立的。虽然他们认同一些历史事件,但也有不喜欢的,而美国还是好的。说到日本和印度对中国历史的记载,中国所有人可能都会反感。
首先是日本,他们对中国历史的描述总是马马虎虎。即使在甲午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犯下的一些暴行也无人问津。总之,他们不愿意明确承认自己的罪行,甚至有些暴行还直接否认,真让人气愤。在印度历史教科书中,他们大胆地把我们当成竞争对手,充满了对中国的不认可,这也让人很无奈。
俄语描述很实用。
但是,有一个国家对中国历史的描述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和上面提到的三个国家相比,这个国家很良心。这个国家就是俄罗斯。俄罗斯的历史教科书叫“世界文明史”。这本书记录了大量的中国历史故事。甚至在这本书的第四章,整个故事都是关于中国的历史。看过这本教材的人都知道,俄罗斯对中国历史的描述还是比较公正的。
本书第四章开头,第一句话就谈到了中国的文明,内容是:“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简直是奇迹。”因为这句话,很多人可以看到中国的历史是被俄罗斯公平对待的,这句话也得到了很多中国人的称赞和支持。毕竟这是事实。
这句话之后,中国古代史分三部分叙述。第一部分是中国古代的一些制度,第二部分是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第三部分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就。俄罗斯史书对这三个方面的描述还是很公允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
在俄罗斯史书中介绍的中国古代制度中,它们的描述与我们史书中的描述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是,它们侧重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而在第二部分描述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时,它们似乎比我们历史教科书中所写的更全面和详细,而在第三部分,它们也与我们国家所描述的大致相似。
总之,看了俄罗斯历史教科书的一面,让人觉得很舒服,不像日美印国家对中国历史的记载那么一般。在俄罗斯的史书中,编写者认为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大部分是自己创造的,没有吸收他国文明的经验,更谈不上模仿。
此外,他们在对待世界上其他文明时也非常小心。所以他们也培养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可以一直传承下去。在书中,他们还对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做了一些比较。他们认为中国文化更注重礼仪和情感,而西方文化更注重理性和实用主义。这是他们最大的区别。他们对中国的孔孟非常着迷,花大量时间讲解孔孟。
懂得居安思危,保持忧患意识。
除了关注中国文化中的礼仪之外,他们还研究和描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就。在俄罗斯的历史教科书中,他们大赞中华文明的成就。除了世界著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还详细介绍了中医、针灸、瓷文化、茶文化的成就。
他们在介绍中国文化时,言语中充满了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他们甚至认为中国人创造事物的能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这一点足以说明问题。俄罗斯确实认同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俄罗斯也是世界上少数认同我们中国文化的国家之一。
对于他们的认可和赞扬,我们自然要向他们表示感谢。毕竟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到今天也不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表扬,自然是很欣慰和兴奋的,但是高兴的时候也要理智,不要太激动。当我们被赞美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千万不要只在赞美中自得其乐。毕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高。
标签
任何一种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眼里,都可能是不同的画面。雅各布·巴克哈特
中国有句古话叫“居安思危”,意思是在和平年代,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心里一定要有紧迫感,时刻保持警惕。毕竟人心复杂,任何地方都会成为短板,包括他们介绍我们的时候说的话。中国的古代文化更注重情感和礼仪,而不是理性和实用主义。是啊,中国有多少灾难是因为冲动造成的?你怎么想呢?
参考
世界名人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