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鑫古城墙

邓鑫古城的历史大致有三次变迁:

1,唐古城

据《新城县志》记载,邓鑫古称新城。三国吴五年(226),东吴孙权在富春设东安郡,分新城、县。

唐代古城“在县城东南300步处,相传为唐旭·叶静起兵时所建”。因为这个记述很模糊,而且徐敬业离新城很远,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城呢?历史上对此说法有质疑。所以没有定论。不过可以证明唐代有古城。是晚唐诗人方干写的一首诗,题为《上新楼赠蔡明复》:“杨真来此作官游,故到此卖忧。草地上的白色道路穿过村庄,树上的小溪照耀着刘国。四山望去,适宜阳光长存,六月如高秋。不知县上有无新户,只见川原之桑。”

据《中国历代名人词典》记载,方干出生于浙江富阳西南部。玄宗(847-858年)中进士,约888年前去世。凌渡在唐大顺二年(891)建东安城,所以当时的新城应该另有城池。

据宋宪春《邓鑫县地图》分析,“新城铺”位于大小东门与南门之间的侧边,其间有一条白色道路通往沙滩,极有可能是小东门至沙滩道路的前身。这也应验了方干的诗“草中白道过村”。那时候的葛溪河很宽。明代以前,南门为南渡口,故称南津。目前,双溪村位于宋歌双溪与邕江交汇的避水区,但容易被洪水和潮汐淹没。从县志的标识来看,今天的城墙都是丘陵和森林,唐古城只设置在东门和山的山坡上更合适。

没有唐朝古城的痕迹。那是因为当年钱镠命凌渡建东安城时,把黄成、秀山、黄山等高山夷平,以扩建城池,并挖坑填隙。城墙和城周围的城正好蔓延到唐朝古城周边地区。为了扩大眼界,也有可能把古城外的建筑全部夷为平地。而且城墙建成后不久,又发生了几次针对杨行密及其部下的大规模围城战,唐古城被彻底摧毁也是可以理解的。

2.东安镇古城

唐末天下大乱,杨行密在淮南屡侵江浙。此时钱镠八都的战争场景是:“资溪溃逃,要塞城失火,建宁失守,荆江无将。”钱镠紧急命令凌渡修筑东安城保卫杭州,加强杭州侧翼,保存临安府。

凌渡接到命令后,立即勘测了新城宋歌盆地的地形,并根据风水和八卦的概念制作了城市地图。唐昭宗大顺(891)第二年秋、七月开工,次年夏、四月竣工,历时十个月左右。

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世代相传的传说:为了保护首都,皇帝命令使者迅速前往新城,并吩咐大师杜立即在新城修筑一条长达70里的城防!情急之下,信使误听成了七里路的方圆,于是,新城变成了小镇。

那么,东安城到底有多大?据宋宪春记载:“郡因山为城,一周二千五百七十一步,高二尺三尺,为杜太师所建。”按照旧的度量体系,五尺为一步,今天鲁班的一尺是28厘米。新城周长约3599米,与传说中的七里相吻合。城内有四幽门,据嘉靖元之载:古云“宁海门”为观光门;“通江门”正在向远方的大门走来;“振安门”是新的城门;”富春门”是面向京城和祠堂的大门。

当时的东安城比现存的古城郭大一倍多,周围有许多制高点,即有九座山峰。它被称为鸽子(凤凰),古普,假山(秀山),宜丰,冬青,杜墓,多福(黄山),苍泉和朱宝。老城区的地形不一样。除了县衙和多福寺,都住在农村,中间隔着农田。只有在清漪,人们才有权利有诗说“九凸厨烟短长”,就是这个意思。如今城北的杜墓山也在城垛之中,所以杜大师在官塘开君水库,将库水引入城内,十分方便。

三年后,唐昭宗甘宁二年(895年),凌渡率领东安军由城抵抗淮南军,经过军民的激烈战斗和英勇抵抗,取得了东安之战的胜利。罗隐在《东安镇新建罗城》一书中也说:“为我而生者,四镇之命聚。”“知人非城,无防,城不固。没有城市,人怎么会安全?没有将军,城池如何强?”

3.明代古城

自东安城建成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5),历经五百余年风雨侵蚀,人畜受损,已“久倒无圬工遗留,土淤泥平,不足以限制出入。”此时,侵华日军大规模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国家内忧外患与日俱增,国力日渐衰落。为了保护国家,朝廷下令各郡以建城为首要任务。

嘉靖三十二年(1553),新城县令范永龄,时任松江府莲舫,获得了筑城抗日的经验。范县令根据的计谋,劝百姓“扶砖砌石”;对于大户,会采用查税的方式互相告知,从而“巨室会被大风搅起,会坚决把事情办成。”嘉靖三十四年(1555),知县范永龄依山建城。这次建造的城市,在周三,计有1213级台阶(约1,698米)。城墙高十英尺六英尺,有570面墙。设四门,东:元初;南岳:恒通又称嘉辉;西:李穗;北:镇城。

范县令建城,是在所建东安雒城的基础上,依山而建。城墙坐落在宋歌希尔环绕的河谷盆地中,矗立在盆地中央的五座小山中,犹如“一朵莲花高耸于蓝天之上,两条分水岭通向群山”

这座古老的新城的大门在过去的朝代里已经换过几次了。大多有四门,还说“老东门第二,第一堵”。万历元年(1573),莲舫出资重开老东门,因偏东门,又称小东门。总共有五扇门。《邓鑫县(民国)》载:“有五塔,每门有敌塔。此城建于嘉靖至嘉靖间。”据旧书记载,小东门被称为“昭阳门”。

《邓鑫县志(民国)》载:“万历三年,知县温朝佐筑女墙,高三尺五寸,四周水池如城。”

同治元年前后,城北角被“洪洋(太平军)”士兵破坏。“同治二年(1863),县令姚要钱修建”,光绪二十五年(1899),县令管中亨修建城北角。

新城古城五塔,下有城门,上有城楼,十分壮观。塔前有三扇窗户,可以眺望远方。后面只有一扇小窗,对着城市。塔的两侧有小门,连接着莲城墙的内通道。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轰炸了几座城墙。为了防止日军空袭,方便疏散,驻军和邓鑫县政府召集民工将古城的城楼和垛口全部拆除,并将墙砖搬到东岳庙修建烈士祠。由于民间强烈的反拆呼声,只有西门塔没有拆。

1945年春,国民党第79师进驻邓鑫,城内外修建了数十座碉堡,均为拆除墙砖而成。从那以后,邓鑫的古城墙矮了四五英尺。

十年动乱期间,有人在城墙脚外占了一块地方建窝棚,打着“破除资本主义”的幌子,把城墙的砖石拆了随意建房,导致一些人跟风,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把城墙撬下来,运到外地建私房来争墙脚,却无人敢问。更有甚者,为了促进私人住宅的扩建,擅自将靠近城墙的何澄河的石脊向外移动,进一步缩小何澄河的宽度,在何澄河上铺路,甚至封锁何澄河,借用何澄河上的空间作为自己的地盘。短短几年间,邓鑫古城西北和东北的两段城墙被撬得粉碎。拨乱反正后,有关部门及时制止了拆城墙的不正之风。

1980年,阜阳市人民政府将新建古城墙何澄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政府多次拨款指示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现在,城墙完全被包围了,但五门中没有城楼,石制城墙之上也没有雉堞状的女墙。

1100多年的古城还基本完好,这在全省,加上新建的两处。因此,这座新建古城的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绝非一般。

关于邓鑫古城的保护,邓鑫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镇人民代表大会上,有人提出了一些保护古城的建议。现在,我镇已经委托上级城建、文物部门编制了《邓鑫镇古城保护规划》,同时,我镇正在积极要求市级相关部门加大对邓鑫古城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在资金投入方面。进一步保护邓鑫古城